恒大代表不瞭中國經濟,實體企業才是星辰大海

作者:藍色多瑙河編輯:小市妹

恒大的問題很大,但其問題的根本在於自身,而不在行業。其風險暴露和解決,對合規良性經營的房地產業,對整個經濟發展,應是“利好”,而不是“利空”。

恒大隻是恒大

恒大暴雷事件,已讓市場恐慌情緒蔓延。

中秋正常開盤的港股市場就已因此上演瞭一場“中秋劫”。

9月20日,恒大概念股繼續大跌。其中:中國恒大盤中大跌超18%,收跌10.24%,總市值跌破300億港元。恒大物業跌11.3%,恒大汽車、恒騰網絡盤中跌幅均超10%。

地產股似乎理所當然地成瞭重災區。當日,港股主要地產股如恒基地產、中國奧園、新世界發展、融創中國收盤跌幅均超過10%,被傳公司陷入債務危機的新力控股集團更暴跌87%。

地產之外,銀行股,優質白馬股,乃至績優民企指標股,比如,招行、格力、美的、海爾智傢、包括剛剛發佈瞭亮眼業績報告的復星,也都大幅下跌。

資本市場之外,擔憂恒大會引起更大風險的聲音也不少,甚至有輿論將其與雷曼事件相提並論,認為其會引發整個地產業,乃至更廣層面的風險。

我們認為,恒大的問題的確不小,但將其問題等同於整個地產業的問題,甚至因此看空和憂慮中國經濟,是嚴重不符合客觀事實的錯誤判斷,是看問題的根本邏輯都出瞭問題。

因為,恒大的根本問題,是它自身的經營發展出瞭非常嚴重的問題,而不是所謂房地產行業宏觀調控,以及“三道紅線”導致的問題。換句話說,即使在形勢最好最景氣的行業,按恒大這種經營管理,它出問題也是必然的。地產業的調控,隻不過加速瞭它的風險暴露。

從暴露出來的諸多事實看,恒大早已不是一傢正常的典型的房地產企業,甚至也已不是一傢按正常商業邏輯經營發展的企業。它既代表不瞭房地產行業,也更代表不瞭中國民營企業和中國經濟。

合規經營才是王道實體經濟更加星辰大海

從地產業而論,中國房地產業雖然已告別高增長時代,但無論是改善需求,還是城市化進程,都依然有相當的空間,可讓行業持續發展。

國傢對房企進行“三條紅線”管控,也正是為瞭管控風險,甚至暴露和解決風險,進而有利於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真正有長遠發展意志的地產企業,也早就高度重視風險管理,並未雨綢繆於未來。曾經因為高喊“活下去”而被視為“危言聳聽”的萬科,就是個典型例證。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發佈的《2021上市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研究報告》就顯示:在覆蓋的A股、H股的122傢房地產企業中,僅有17傢觸及三條紅線政策,多數房企較去年同期降負債明顯。

國傢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回應恒大事件時也表示,未來隨著國傢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持續穩定價格預期,整個房地產行業運行,將保持平穩態勢。

由此也可見,恒大的危機,非但不是整個地產業的危機,反倒應該是整個行業利好。具體到企業而言,加速這類高風險和問題企業的糾偏甚至出清,也是有利於合規良性企業的發展。

今日A股開盤,萬科、保利等優質地產企業股價大幅上漲,可算是及時地劃清瞭界線,有助於讓不必要的恐慌早日消去,尤其是讓整個行業為恒大而背鍋。

就整個經濟發展而言,控制房地產過熱和炒作,讓房地產不再是居民財富的吸金池和蓄水池,不再是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事實上也是在為整個經濟向消費和科技驅動的轉型升級提供支持。

過去這些年,房地產業吸納過多的資金流入,導致房價高企,居住成本高企,不但為本行業積累瞭風險,同時也讓實體經濟,尤其消費和制造業相對失血。

如今,房地產業減少吸金吸納,正可讓更多資本和居民財富回流到實體經濟,讓實體經濟更好的發展,尤其讓產業結構得到更好的優化,進而讓中國經濟在共同富裕之下更行穩致遠。

事實上,產業經濟的實際發展,也已展現出地產退潮,實體經濟向好的趨勢。率先洞察到這一趨勢,並且展開瞭紮實佈局的企業,也已經嘗到這一趨勢的甜頭,步入新的增長通道。

比如,在此期間被殺跌的復星,就是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這些年,曾以資本驅動著稱於行業的復星,持續聚焦實體產業,並大力度向科技和消費兩大新的增長極轉型,也推動自身進入到嶄新的發展階段。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復星國際錄得營收704.1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1%;歸母凈利潤為40.6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02%,繼續實現著業績營收和利潤的雙增。

復星國際的資金結構也在不斷優化,截至到今年上半年,公司計息債務占總資本比率為55.7%,較去年同期下降1.2個百分點,現金及銀行結餘及定期存款1060.8億元人民幣,流動性充裕。

綜合而論,恒大的問題不代表房地產業,也更不代表中國民營經濟和整體經濟發展的趨勢。甚至可以說,類似恒大這樣企業“不好”,恰恰是實體經濟,尤其消費、制造業的“利好”。

所謂恒大會影響和拖累整個地產業,乃至整個經濟發展,這不是事實,也不會發生。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