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企業“撤離”中國?走的時候有多囂張,如今就有多狼狽

曾幾何時,來自日本韓國的企業在中國可是風光無限,傢電領域的松下、三星,汽車裡的豐田、現代……無數品牌深深地烙印在瞭中國人的潛意識裡。在電視廣告鋪天蓋地的宣傳下,日韓品牌質量過硬、技術水平高、價格相對合理似乎已經成為瞭一代人抹不去的記憶。因此,那時候的中國傢庭仿佛都會以擁有一件日韓品牌的傢電、開上一輛日韓品牌的汽車為榮耀,夢想著能過上“先進又優質”的生活。

然而,隨著中國制造業的日漸繁榮,日韓品牌產品在中國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曾經一騎絕塵的市場占有率也逐漸被中國本土企業超過。隨著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逐漸消失,我們身邊的日韓品牌也已經越來越少,曾經耳熟能詳的名字如今都已經不太常見。日韓企業也意識到中國市場已經“不再買賬”,紛紛選擇撤出中國,將生產基地和設備轉移到東南亞地區。這些日韓企業在離開時中國十分囂張,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現在已經不是中國離不開他們,是他們離不開中國瞭。

離開中國的洋品牌

日本東芝宣佈將關閉建立在中國大連的東芝工業馬達生產基地。大連是東芝在中國的“大本營”,鼎盛時期曾經有數千名中國工人為東芝工作。此番東芝馬達工廠關閉後,東芝在中國的業務僅僅還有電梯和鐵路零件相關工廠在“茍延殘喘”。

其實東芝在中國的頹勢已經持續瞭數年,早在2015年,日本東芝就因入不敷出,通過捏造半導體產業的營收以覆蓋核電部門的巨額虧損。東芝的虛假報表很快“暴雷”,由此深陷“造假門”之中,因此導致瞭大量虧損。受到財報造假事件的延燒,東芝一度陷入破產漩渦之中,因此選擇“變賣傢產”來保全其主幹業務。所以,東芝大刀闊斧地砍掉瞭在中國的大部分產業,傢電產業被美的集團收購,東芝引以為傲的電視業務則被海信收入囊中,電腦相關的板塊則出售給瞭擁有富士康的臺灣鴻海,與同樣曾經是日本品牌的夏普合並。這樣看來,這次東芝的“撤離”完全是因為自身出現瞭嚴重的經營困難,不是東芝不想在中國繼續,而是它已經沒有能力繼續下去瞭。東芝不得不離開中國,轉而向成本更為低廉的東南亞地區尋找機會。

不僅日本,離開中國的同樣還有韓國企業的身影。有新聞曝出,韓國三星也將目光對準瞭旗下的寧波三星重工,準備將相關資本撤出該公司,實現三星對中國業務的又一次剝離。據統計,短短幾年時間內三星已經關閉瞭一傢在華工廠和一傢研發中心,此次剝離將是三年之內三星的第三次行動。

除瞭三星以外,其他如LG等韓國巨鱷企業也在針對在華汽車業務做出動作,種種跡象表明這些企業將放棄在中國的汽車業務。從韓國企業的一系列動作來看,似乎意味著它們的對華戰略已經悄然發生改變。

離不開的中國

對於日韓企業來說,撤離中國前往東南亞似乎是“不得已”的決定。在深耕中國多年後,突然放棄現有的廠房和設備對於企業來說是不劃算的,但是中國逐漸水漲船高的人力成本似乎成瞭壓垮這些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為瞭壓低人力成本,日韓企業隻能選擇將生產基地遷往近勞動力成本更為低廉的東南亞地區,以謀求更多的利潤。不過,這些日韓企業大搖大擺地離開中國,前往“發展前景巨大”的東南亞後才發現,現實完全沒有那麼美好。東南亞地區的工業產業鏈幾乎可以說是七零八落,極度不完善。勞動力的技術水平和工作態度也是一言難盡,工作效率低下。這就導致許多東南亞根本無法應付零件和產品生產的技術要求,到頭來還要大量從中國進口半成品和相關設備,運到東南亞進行組裝和包裝。

折騰一大圈之後,這些囂張的日韓企業才明白,這些在東南亞“節省”出來的人力成本,還是通過采購、運輸等不同的形式,原封不動地拱手還給瞭中國。狼狽的日韓企業“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倒讓自己元氣大傷。

中國的制造業在幾十年的發展之後早已經今非昔比,已經連續十一年穩坐世界頭把交椅。完善的供應鏈和有力而全面的工業水平就是中國挺立的“脊梁”,不僅不用對日韓企業的撤退產生畏縮,更支持瞭中國國貨的逐漸崛起。從前以質量好、價格低作為口碑的日韓產品早已在中國失去瞭競爭力,在中國基礎工業厚積薄發的強力支持下,過去“粗制濫造”的國貨搖身一變,成瞭價廉物美、質量保證的新代表。在中國制造業強力實力的保證下,國貨的崛起壓縮瞭日韓企業的生存空間,“中國制造”又讓日韓企業根本無法擺脫中國。

復興遙遙無期

日韓企業在撤離中國之後,將所有的希望幾乎都寄托在瞭東南亞國傢的身上。不過,東南亞勞動力的素質和技術水平與中國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更加事與願違的是,突如其來的疫情令日韓企業的如意算盤落瞭空。由於東南亞的疫苗接種率始終在低位徘徊,許多日韓資企業的海外工廠受制於疫情擴散的影響,遲遲不能開工或全速生產,這就導致這些企業無法及時為日韓本土供應原料、零部件等商品。因此,東南亞所謂的成本優勢早已蕩然無存,反倒成瞭日本韓國經濟復蘇甩不掉的“大包袱”。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