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民眾,負債萬億,形象破產萬億巨企死到臨頭,政府為何不管?

文 | 華商韜略 吳蘇

對於日本,時下流行的說法是“失落的二十年”,但此前,日本可以說笑傲全球,連美國也不放在眼裡。

準確地來說,在80年代中後期,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後,土地交易量大幅增加,地價隨之猛漲,東京的股票幾乎每天都呈現瘋漲態勢。

當時流傳一種說法:“賣瞭日本,可以買下整個美國!”事實上,那段時間,日企確實大規模並購瞭美國的企業和銀行,彰顯美國國力的巔峰之作洛克菲勒中心也被日本三菱拿下。

公開數據顯示,日本對外直接投資以驚人的速度瘋狂增長,其規模於1989年達到675.4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你以為美國人很淡定?媒體援引美國人的說法稱,“這是另類的珍珠港之戰,唯一不同的是,這次襲來的不是日本的零式飛機,而是堅挺的日元。”

日本迅猛的發展勢頭和狂熱的股市交易,不隻是對美國產生深遠影響,也讓證券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其中,創辦於1897年的日本證券巨頭山一證券就是典型例子,這一波股市熱潮中,公司規模不斷擴大,擁有資本超千億日元,吸收客戶資金超過20萬億日元。

截至1990年3月的財年,山一證券一舉攬下5735億日元巨額收益,當時約合180億元人民幣。

證券公司大賺,“財源”當然是老百姓。為瞭從股市掘金,更多人被吸引進來,眾多企業抵押房地產,或者從銀行貸款入市炒股,傢庭主婦紛紛拿出積蓄搶購股票。

誰也沒有想到,過度炒作與透支將日本經濟推入瞭懸崖,股市泡沫首先破裂,無數買在高位的人被“套牢”,山一證券的經營也深受沖擊,因為股票買賣手續費收入劇減,經常收益變為赤字。

如果這時候山一證券能夠及時止損,積極應對,故事結局可能截然不同,現實卻是,山一證券高管們走上瞭一條違法犯罪之路。

以行平次雄為代表的山一證券高管先是將自己公司控制的股票,通過山一集團下屬的公司或關聯公司來進行自我炒作。

然而,股市跌勢不止,這樣的操作隻是將自己進一步套牢,損失慘重。

山一證券又拋出“損失補償”策略,對一些大客戶的炒股損失進行“補償”,以鼓勵他們繼續炒股,從而增加手續費收入。

與此同時,面對各種虧損,山一證券采取轉嫁交易的方式,隱瞞虧損實情,使一切看上去依舊風光。

他們還進行內幕交易,代政治傢炒股,想方設法賄賂各路要員,予以“利益捆綁”,更為黑幫“總會屋”等長期輸送非法利益來堵上他們的嘴,以求全面形成外部“安全防線”。

但無論怎麼粉飾,山一證券的債務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內幕開始被媒體曝出。

從1997年4月開始,東洋經濟新報社的記者木村秀哉先是捅破瞭“損失補償”的秘密,很快又得到多位與山一證券違法交易相關的內幕人士的“支持”,一共發佈三篇報道。

這些文章給山一證券帶來致命一擊,其形象跌到谷底,股票大瀉不止。

關鍵在於,事發前,對於山一證券的債務危機,日本最高財政機關大藏省的領導稱會全力支持,但文章發出,違法等事實被曝光後,得到的答復是“希望你們自主廢業”,“作為主管金融機構,不可能許可失信公司繼續經營”。

日本政府“見死不救”,負債一度高達3萬億日元(約千億人民幣)的山一證券最後一絲希望破滅。此後,“自主廢業”、“結束營業”、“破產”紛至沓來,“百年老店”徹底涼涼。

在記者會上,山一證券社長野澤正平公然痛哭,他把罪責都攬瞭過來:“全是我的過錯,員工是無辜的!”但其實,他上任僅僅三個月,這個“鍋”不該他背,他也背不起。

全世界范圍內,山一證券的故事常談常新,這是因為警鐘不隻為日企而鳴,也為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而鳴。

高歌猛進時忘乎所以,乃至違法犯罪,到大廈將傾時,卻希望政府出手相救,中國同樣不乏其人。不是嗎?

參考資料:

1.《日本對外投資如何穿上紅舞鞋?》,中國財富

2.《“泡沫”破滅之後,這傢“曾經排名日本第一”的企業是如何垮掉的?》,馮侖風馬牛

3.《萬億金融巨頭死到臨頭,政府為何見死不救?》,酷玩實驗室

——END——

歡迎關註【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