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二戰期間的烏克蘭極度痛恨俄羅斯?

20197月,普京在接受紀錄片《揭露烏克蘭》導演斯通采訪時表示: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一個民族,本質上是一個國傢。

普京的言論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他覺得俄羅斯又要對烏克蘭做點什麼瞭。

其實普京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至少在13世紀之前,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同屬一個傢族,屬於東斯拉夫人的一個分支,在古代被稱為俄羅斯人。

隻是到瞭14世紀,連年的戰爭才將古羅斯部落一分為三,逐漸分裂為三個分支: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

無論如何,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系仍然厚。

直到現在,俄語還是烏克蘭的官方語言之一。

然而,大多數烏克蘭人似乎並不看好俄羅斯人,反而懷有根深蒂固的仇恨。

尤其是在二戰期間,烏克蘭人的表現令人難以置信。

二戰期間,蘇德戰爭爆發後,許多烏克蘭人把入侵的德軍視為解放者,並送酒送花。

不僅如此,烏克蘭人還在德國的支持下在利沃夫建立瞭烏克蘭國傢,許多烏克蘭男子加入瞭該國的民兵組織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烏克蘭起義軍,拿起武器參加瞭對蘇聯的戰爭。

看到這裡,你一定不解:烏克蘭人瘋瞭,為什麼分不清敵人和我們?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或無緣無故的仇恨;烏克蘭如此討厭俄羅斯人是有原因的。

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之間的恩怨糾纏瞭幾個世紀。

烏克蘭人雖然在14世紀形成瞭一個獨立的民族,但一直未能建立獨立的國傢,被波蘭、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等國瓜分和統治。

但向往自由的烏克蘭人一直不屈不撓,沒有放棄建國夢想。

1922年蘇波戰爭結束後,根據波蘭與蘇聯簽訂的《裡加條約》,東部的烏克蘭加入蘇聯,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西部的烏克蘭成為波蘭領土。

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在這之後就發生瞭爭執。

準確地說,是1932-1933年發生的烏克蘭大饑荒。

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和鞏固期間,烏克蘭人不理解政府奉行的政策,抵制政府要求他們加入集體農莊的號召,不願與蘇維埃政權合作。

當時的烏克蘭共產黨第一書記S. Kosiol對此非常生氣,他在1930年指出:烏克蘭農民不願與蘇維埃政權合作,企圖扼殺蘇維埃政權,但蘇共政權的敵人打錯瞭算盤。共產黨幹部的任務就是到烏克蘭農村去收藏糧,讓農民也嘗到饑餓的滋味。

當局首先將數千名負面分子歸類為富農,並將他們送到西伯利亞改造他們的思想。

1931年,就有26.6萬戶富農傢庭搬遷到偏遠地區。

結果,許多農田荒蕪。

烏克蘭素有歐洲糧倉之稱,擁有世界三分之一的黑土地。

1932年,烏克蘭遭遇自然災害,烏克蘭糧食減產。

1933年春,烏克蘭多地發生旱災,爆發瞭史無前例的饑荒。

此時,當局采取各種手段封鎖烏克蘭地區,禁止那裡的饑餓民眾逃離饑荒。

當局還向烏克蘭農村地區派出糧食搜查隊,沒收農民的所有剩餘糧食、口糧和種糧。

1928年,烏克蘭中央政府收繳的糧食占蘇聯收繳糧食總量的42%。

要知道,烏克蘭的國土面積約占蘇聯的3%

當局後來還頒佈瞭《麥穗法》:隻要在集體農莊的麥田裡拔出幾穗麥穗,就犯瞭破壞集體財產罪,可以送去勞教所10年。

與此同時,大批政府工作人員被派往烏克蘭,強行沒收烏克蘭境內的所有農具和牲畜。

政府還發佈瞭一份文件,禁止將任何谷物和制成品運往烏克蘭農村。

拒不執行者,將受到嚴懲,最高可判處死刑。

截至19333月,已有8.5萬農民因違法被捕,其中4700多人被判處死刑。

1933年大饑荒達到頂峰,烏克蘭農村甚至出現瞭人吃人的現象。

即使是埋在地下的人,晚上也會被挖出來吃掉。

直到1933年冬天,饑荒才基本結束。

許多人在這場饑荒中餓死。

由於沒有官方統計數據,大饑荒造成的死亡人數尚無定論。

對烏克蘭大饑荒死亡人數的描述從300萬到1500萬不等,2002年初,烏克蘭政府解密瞭1000多份與饑荒有關的秘密文件。

烏克蘭前總統尤先科宣佈,烏克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死於饑荒。

當時烏克蘭的人口約為3000萬。 按照這個比例,應該有700萬人死於饑荒。根據俄羅斯官方數據,在大饑荒中喪生的烏克蘭人數量在350380萬之間。

即便如此,當時人口僅為該國八分之一的烏克蘭,卻占瞭當時蘇聯饑餓死亡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以上,這是不合理的。

除瞭饑荒,1932年至1933年,蘇聯還清洗瞭持有民族主義觀點的烏克蘭知識分子、作傢和其他民族文化精英。

正是大饑荒加深瞭烏克蘭人對俄羅斯人的仇恨,成為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

因此,在二戰期間,烏克蘭人會把侵略者視為救世主,拿起武器攻擊蘇聯紅軍。

烏克蘭人希望德國人能夠幫助他們擺脫蘇聯的統治,從而獲得獨立和自由。

但很快,他們的夢想就破滅瞭。

因為他們發現德國人不想解放,而是想奴役自己。

換句話說,德國人與俄羅斯人沒有什麼不同;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拿起武器抵抗德國人。

肯定會有人嘲笑烏克蘭人說他們沒有腦子。

然而,烏克蘭人把希望寄托在劫匪身上,難道都是他們的錯嗎?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