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萬存銀行,5年後卻隻剩34.7元,兩次起訴都敗訴,錢哪兒去瞭?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中國人凡事都喜歡未雨綢繆,正所謂“手中有糧,心裡不慌”,這種民族性格反映在經濟領域就是存錢。我國是儲蓄大國,存款金額年年都在增長,根據中央銀行於今年5月份發佈的消息來看,我國的存款總額再創新高,已經達到222.76億元,相較於去年同一時期上漲瞭8.9%,在這其中,住戶存款與上月相比增加瞭1072億元。這個數據分攤下來,我國每天的住戶存款將增加約35.7億元左右,由此可見國人是非常熱愛存款的,且存錢能力也很強。

人們的存款大多都存在銀行裡,出於對銀行的信任,一般存進銀行的錢並不會時時去關註,而這也給瞭一些不法分子可趁之機,儲戶存款丟失的事也時有報道。有位客戶,存款1900多萬元,但最後去查看時餘額竟然僅有30多元,這名儲戶當然不會吃悶虧,很快訴至法院,但兩次起訴都以失敗告終。

這名儲戶姓胡,而賬戶是以妻子葉女士的名義開的,經過胡先生的數次轉賬,賬戶中累計金額已經達到1928.8萬元。這筆巨款被胡先生交予銀行的經理葉某打理,而出於對銀行以及葉經理的信任,胡先生甚至把賬戶的賬號及密碼告知瞭葉某,以口頭委托的形式讓葉某幫他理財,卻不曾想,這一委托便出瞭大事。

五年後的胡先生發現自己賬戶上本該1900多萬元的存款隻剩餘30多元,後來才知道,在這五年期間,胡先生委托理財的葉經理多次將存款轉出用於自己投資炒股等,原本想著賺瞭就把錢還回去,卻沒想到虧的血本無歸,1900多萬元的坑也就再也填不上。

面對34.7元,胡先生隻好起訴處理,最後法院的判決結果是葉某賠償胡先生1900多萬元的損失,同時也有相應的懲罰,葉某還需繳納10萬元的罰金。

但血本無歸的葉某已沒有資產可以賠償這1900多萬元的損失,胡先生的妻子葉女士隻好將銀行也告至法院,然而法院卻沒有給他們夫妻二人一個滿意的結果。他們要求銀行承擔過失,賠償1900多萬元的同時還要承擔500多萬元的利息,但兩次起訴,兩次均落敗。

起訴法院的判決是有法可依的,是公正的。胡先生委托葉某代為理財,而葉某從其賬戶上轉走存款完全是在“代理權”范圍之內的事,從法律上來看這是合法的,是被本人允許的。相反胡先生將賬戶的賬號和密碼主動告知葉某,這種行為才是不符合規定的,因而在這件事中,銀行方面是沒有過錯的,無需擔責也無需對葉女士進行賠償。

隻能怪胡先生防范意識不強,不僅主動將信息告知他人,五年的時間多次被葉某轉賬也毫無察覺。這也為廣大儲戶提瞭個醒,賬戶信息不要輕易告知他人,同時也要定期查看自己的賬戶金額是否正確,提高防范意識,否則吃虧的就是自己。

除瞭要註意存款以外,在選擇和辦理金融產品時也要多加小心,面對金錢,誰的思想都有可能有所動搖,甚至如今的某些銀行為瞭利益也可能侵害儲戶的權益,防范意識不能少。

在今年五月份,有五傢金融機構上瞭銀保監會的名單,分別是華夏銀行、東亞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以及渤海銀行。這五傢銀行存在著違規行為,比如違規發放並購貸款、出具的理財投資清單與事實不相符等,都對消費者的權益造成瞭損失,因此被處以高額罰款,五傢機構共計罰款3.66億元,相關負責人也受到瞭相應的處罰。

如今,銀行職工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儲戶的錢已不是新鮮事,反而時有發生,所以作為儲戶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識,不能掉以輕心,哪怕事後的相關人員會有相應的懲罰,但辛苦攢下來的錢能不能回來還是一個未知數。因此,防止賬號信息泄露,凡事多加個心眼才是防止此類現象出現的好辦法。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