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徹底吃定一個男人,最佳方式不是對他好,而是在3方面對他壞

圖/來源網絡

在夏洛特·勃朗特的《簡·愛》裡,有段經典名言:“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與對方不分伯仲且勢均力敵,唯有如此,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因為太強的對手讓人疲憊,而太多的對手,則讓人厭倦。”

在作者看來,太強或太弱,都不利於感情的長久發展,唯有保持在相同或相似的水平線,才能更好地前行。

這就警醒我們,想要徹底留住一個人,最好的方法永遠不是迎合、討好和取悅,而是想辦法提升自身,以保持和對方同等的水平,並處在同等的位置上。

隻有這樣,才能讓對方平視自己,給予同等的愛與尊重,從而更加穩定的相處下去。

很可惜,道理雖然簡單,真正做到的人卻不多。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人,因為愛上一個人而慢慢失去自我,甚至不惜為瞭對方而百般妥協,以至於讓自己的姿態,變得越來越卑微。

正如張愛玲曾說:愛一個人,姿態會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然後在塵埃裡開出花來。

可是她沒有說,會不會有人愛低到塵埃裡的你。在你看來,你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心甘情願且不求回報的,隻要你願意,便可以甘之如飴。

隻是愛情並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如果一味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裡,時間久瞭總會累得,而且這樣得不到回應的愛情,換來的不過是自我感動。

若想真的留住對方,拴住對方的心,最好的方法不是竭盡所能、甚至失去自我的對他好,而是在幾個特定的時刻對他壞。隻有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才能變成一個更加強大的人,你優秀瞭,自然無懼失去瞭。

畢竟,愛情裡最好的態度永遠是:先自愛而後再去愛人。

一:在付出方面對他壞一點,盡可能地多愛自己

在任何一個時代,我們都不應該將男人或婚姻當成自己的全部,少付出一點,多愛自己一點,反倒更容易讓感情更加平衡。

民國時期,徐志摩和張幼儀的故事便是典型的案例。

在旁人看來,兩人或許是羨煞旁人的金童玉女,可天不遂人願,新舊時代思想更迭,徐志摩無法接受封建的包辦婚姻,對於張幼儀滿是嫌棄。

而此時的張幼儀,女性思想尚未覺醒,依然處於任勞任怨,不懂得為自己而活的階段,她在傢孝敬公婆,料理傢事,活得沒有自我。

在徐志摩遠去國外留學期間,她不辭千裡前去照顧,結果卻發現彼時的徐志摩,早已愛上他人,即便如此,她還是懷瞭他的孩子。

一個不愛你的人,又怎會愛你肚子裡的孩子呢?正如徐志摩後來絕情的跟張幼儀說,打掉吧,我不可能要的。

直到這一刻,張幼儀才徹底醒悟,眼前的這個男人當真薄情,當真對於自己沒有任何的情意,既然如此又何必念念不忘呢。

後來的張幼儀不再圍著他轉,而是開始為自己而活,直到後來成為出色的銀行傢,活出自己原本就應該有的強大的樣子。

女人在感情裡少付出一點,多愛自己一點,表面看這樣做對男人很壞,可從長遠看,反倒更有利於感情的長遠發展。

二:在日常相處中對他壞一點,適當地保持距離感

無論曾經愛得多麼熱烈,相處的時間久瞭,總會慢慢變淡的,所以很多人覺得,世界上不存在永遠不變的感情,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

然而,即便永遠不變的愛情很少見,卻也不代表不存在。同樣是一段感情和關系,不同的人經營,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局。

正如俄國作傢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傢庭大抵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傢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如果懂得在日常相處中的一切技巧和方法,無論時間過去多久,都會甜蜜如初戀。畢竟成事在人,謀事在天,你努力瞭自然會有好結局的。

想留住男人的心,想徹底吃定一個男人,不要想著拼命對他好,適當地對他壞一點,往往更能激發他內心深處的挑戰欲和征服欲。

不要聯系如此緊密,適當地保持一點距離感,不要什麼事情都告訴他,適當地保留一些神秘感,更有利於感情的升溫和長久保鮮。

三:在原則問題上對他壞一點,堅持活出自我

作傢阿蘭德波頓曾經說:“你越是不喜歡一個人,也就越能信心百倍且輕而易舉吸引他。”

而他之所以這樣說,無非是因為對應瞭心理學上的一些法則。你越是喜歡一個人,對方越不珍惜,你不喜歡瞭,他反而會想著來征服你,吸引你的註意。

從這一角度出發,女人想徹底吃定一個男人,就不要凡事忍讓和妥協,在原則問題上堅持自我,可以讓他更加敬重你,為你著迷。

因為這時候的你是獨立的,是和他平等的,當你和他同處一個位置,且能平視著對話時,他便再也不會輕視你,看不起你。

有時候,男人的高高在上不過是女人慣出來的,如果你從一開始就讓他知道,某些原則上的問題自己不會退讓,他也不會在後來的日子裡,越來越得寸進尺。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應該樹立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尤其是在感情的世界裡,更應該有明確且清晰的底線。

即便再愛一個人也不要想著討好他,始終保持獨立和平等,這段關系才能健康的,穩定的。

想吃定一個人,就別對他好,適當地壞,可以讓他對你更加深愛。

END.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