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和日本不會師?原因很現實,隻是雙方都不說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德國、日本以及意大利發起的,在戰爭前期的時候,除瞭意大利外,德國和日本表現得的確十分兇悍;在歐洲,包括法國在內的大部分國傢都已經淪陷,而在東亞,除瞭中國還在堅持外,其他的都已經淪陷。

在歐洲,德國如果想繼續擴張,唯有攻滅英國或蘇聯;而在東亞,面對中國的頑強抵抗,以戰養戰的日本已經堅持不下去瞭,必須要立即開辟新的戰場以掠奪資源。此時最好的做法是德日會師,而會師的地點其實都已經早就想好,那就是中東地區。

德國似乎一開始就沒想過和日本會師,因為在對英國作戰受挫後,他便悍然撕毀當初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調轉槍頭對蘇聯發動瞭突襲;當時的蘇聯有多強大呢?雖然工業和科技雖然比不上德國,但面積大、人口多,而且工業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個等級,都是機械化部隊。

“戰鬥民族”這個名頭當真一點都不虛,百萬級的大戰役和德國打瞭不少,雖然傷亡比德國大得多,但蘇聯人口多,所以好歹撐下來瞭,並且逐漸扭轉局勢,最終反攻德國。其實德國和日本是盟友,所以不可能不知道日本在諾門罕戰役時被蘇聯“爆錘”過。

面對蘇聯人的鋼鐵洪流和強大國力,日本人打心底裡不想惹、不敢惹,加上廣袤的西伯利亞荒無人煙,是日本人最不想去的地方之一;但德國不去打通去中東的道路,卻打蘇聯,難不成是想拿下蘇聯後從西伯利亞或者中亞與日本會師?這難度比直接去中東難太多瞭吧。

或許日本一開始是有和德國會師的想法,否則也不會在偷襲珍珠港後迅速奪取東南亞;東南亞對日本可謂是十分重要,不說別的資源,就拿石油來說,日本當時每年需用石油約500萬噸,而其自給能力尚不足十分之一,而荷屬東印度是東亞的石油寶庫,年生產量約800萬噸,完全可以滿足日本的需要。

而更為關鍵的是,占領東南亞既可以切斷美英等國援華的兩條重要的陸上交通線:滇越鐵路和滇緬公路。而且可以向西進入印度洋威脅印度,並與德軍在中東會師,向南則可以攻占澳大利亞,稱霸西太平洋。但是日軍在奪取東南亞後,卻停止瞭向西的腳步,轉而開始奪取太平洋上的眾多島嶼,直至中途島戰役。

日本不僅偷襲瞭珍珠港,更是奪取瞭美國在東亞的殖民地——菲律賓,這讓美國十分惱火,但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事件後受損嚴重,因此讓日本海軍猖狂瞭一段時間,但當時的美國終究擁有世界上最完備、最強大的工業規模,加上在歐洲,英國海軍就足以壓制德國海軍瞭,所以美國可以將大部分的艦隊調往太平洋。

很多人說,日本人占領中途島後就可以繼而奪取夏威夷群島,最終登陸美國西岸;這實在有點想當然,美國造飛機和航母及其他軍艦的速度和規模遠超日本;可以很明顯的從太平洋戰爭中爆發的多次海戰可以看得出來,美國艦隊和飛機的數量正在快速增加,而日本沉沒一艘,要很久才能補上。

此消彼長之下,日本海軍的傢底逐漸被打光,美國在奪取制海權和制空權後,所有留守在各個島嶼上的日軍,已經淪為甕中之鱉,在美軍猛烈的炮火轟擊下,傷亡慘重,據不完整統計,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陣亡超過150萬以上。而蘇聯在消滅德國後,也是揮師東進,以迅雷之勢消滅日軍七十餘萬。

意大利的結局就不多說瞭,究竟是戰敗國還是戰勝國,眾多網友現在還在爭論不休,因為意大利後來投降得很幹脆,而且加入瞭對德作戰的序列。而德國,說實在瞭,主要是被蘇聯擊垮的,蘇德戰爭,德軍傷亡1180萬(蘇軍傷亡2960萬),不僅精銳基本被打光瞭,而且青壯年男性也消耗得差不多瞭,畢竟當時德國的總人口不會超過八千萬。

其實即便蘇聯不參加對日作戰,美國也贏定瞭,畢竟都拿下瞭沖繩島,下一步就可以直接進攻日本本土瞭,日本除瞭昭和天皇所發出的“一億玉碎”口號外,已經拿不出什麼手段來抵抗瞭。所以日本敗得很幹脆,很直接,這是發動不正義侵略戰爭的必然結局。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德國和日本真的在中東會師的話,並非沒有一戰之力,拿下印度,英國就廢瞭一大半,拿下中東,就不用擔心石油的問題瞭,雙方可以互通有無的相互幫助,在蘇聯不參戰的情況下,還是有機會的。那為何雙方高層會十分默契的選擇不會師呢?

其實所謂的結盟,隻不過是因為雙方有共同的目標,也就是說三觀比較一致;但實際上,德國從未真正看得起日本,而實際上,德國也有看不起日本的資本。而且雙方的目標都是統治世界,兩個完全不同語言、文化、思想的國傢,又如何實現共存?

所以雙方高層都知道,在德國擊敗蘇聯,日本擊敗美國後,雙方必然會為爭奪世界的最終控制權而發動全面戰爭,雙方隻不過是暫時盟友而已,所謂會師?根本不可能會師。也因此,雙方都是孤立作戰,所以敗瞭,敗得很直接,敗得很慘,這也是邪惡勢力的必然結局。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