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特種兵為救中國記者犧牲,記者為報恩娶其遺孀,結局皆大歡喜

中國自古有一個傳統:做人要講誠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倘如是在戰場上,你的手足兄弟突然中彈,垂死之際留下遺言,希望你可以幫他實現,你能拒絕嗎?

中國記者盧宇光就碰上瞭這樣的事情,俄國特種兵因為要救中國記者而失去瞭自己寶貴的生命,但盧宇光為什麼要去俄國,而俄國士兵臨終時究竟說瞭什麼,又是什麼需要讓中國記者盧宇光用一輩子來完成,而盧宇光究竟有沒有按照他說的做?這一切都還要從源頭說起。

戰爭爆發,戰地記者異國調查

1991年蘇聯解體,那個冬天格外的寒冷。而當時蘇聯加盟國的主體是俄羅斯,這對於俄羅斯來說是巨大打擊,其中經濟直線下滑,百姓的生活質量更是極度下降。

車臣作為俄羅斯境內的小地區,由於存在歷史遺留問題迫切想要獨立,在如此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俄羅斯政府果斷采取暴力鎮壓的態度。

車臣共和國戰爭就此爆發,不過蘇聯解體對各加盟國產生瞭巨大傷痛,俄羅斯軍人發現自己的敵人居然是曾經的好友,他們對於作戰的渴望也並不強烈,同時間他們經濟也是一團混亂,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徹底失敗。

三年後,因為兩地的矛盾不斷惡化,俄羅斯對車臣再次采取瞭果斷的措施,開始武力行動。目的雖然達成瞭,但是對於俄羅斯的各個方面傷害很重。

這場從1991年遺留下來的戰爭自然吸引瞭世界各國的目光,各國的戰地記者都出動,實時跟進戰況。

但戰場上子彈不長眼,所以戰地記者所處的環境是十分危險的,更何況他們基本上都是手無寸鐵,最多舉著攝像機進行拍攝,同時為瞭記錄最珍貴的影像,他們往往要跑到戰爭前線,經過槍林彈雨,將戰爭最真實的一幕匯報給全世界。

盧宇光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一名海軍,在漫長的軍旅生活中,發現自己對於文字產生瞭濃厚的興趣,於是他在閑暇的時間就開始自己鉆研,文化水平不高的他,文化素養卻很高。

他早早地看完瞭中西名著,對於社會上發生的熱點新聞,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在隊友的鼓勵下,他開始自己創作作品,將自己的日常生活融入作品裡,在不斷的創作過程中,他漸漸發現他已經深深愛上瞭文學。

後來,盧宇光熱愛文學這件事傳到瞭部隊管理員的耳中,在得知他還寫瞭些散文,小說後,趕忙召開會議,決定將盧宇光調轉到新聞部。

就這樣盧宇光開啟瞭自己的新聞之路,在新聞部的日子裡,他學會瞭撰寫新聞的正確格式,同許多志同道合的人一同討論文學,在這裡他學到瞭許多。

但很快,新聞部對於文章的要求太過苛刻,有許多他想表達的思想和內容他沒有辦法表達出來,而這與他作為一個文學者的初衷大相徑庭,他開始更加向往廣闊的天空。

在盧宇光輾轉反側幾個夜晚後,他決定離開隊伍自己一個人進行新聞報道。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成為自由新聞人的盧宇光便開始施展自己的才能,以前當兵的經驗讓他對戰爭有更深入的瞭解,而他對於文學的熱愛,又給予瞭他厚實的文字功底。

1994年,他毅然前往俄羅斯進行調查研究。

赴俄調查,受邀前往戰爭一線

剛到俄羅斯的一段時間,他深入人群中進行調查,發現瞭許多有趣的事情,於是腦海中就萌生瞭一個念頭,那就是創辦一傢報紙,讓所有人都知道。

於是他自己經營瞭一傢報社,自己開始創作,印刷。但他的精力有限,沒有辦法兼顧方方面面,在營銷方面做得不到位,報紙印瞭但是賣不出去,最後隻能以破產告終。

後來他又輾轉去瞭幾傢報社工作。因為對於軍事的熱愛讓他在軍事專欄寫的文章頗受觀眾好評,就連報社編輯也推薦他做一個戰地記者。就這樣他在眾人的勸說下,成為瞭一名戰地記者。

1999年,第二次車臣之戰爆發瞭,俄羅斯派出軍隊鎮壓車臣的恐怖分子,而盧宇光也受邀前往車臣來對戰鬥一線進行報道。俄羅斯軍方考慮到盧宇光來自中國,就專門特派瞭幾個身手矯捷,訓練有素的特種兵給保護盧宇光在戰地一線的活動。

到瞭出發的那天,所有人整裝待發,驅車前往戰地一線,但開到距離目的地還有四分之一的時候,中瞭敵軍的埋伏,駕駛員發現瞭路面上的地雷,但無奈地形崎嶇,根本無法躲避,在壓上地雷一瞬間,地雷就爆炸瞭。

爆炸所產生的火花瞬間淹沒整個車內,而當時汽車急停轉彎的那一刻,盧宇光旁邊的士兵就察覺到事情的不對勁,趕忙飛身撲到盧光宇,在爆炸的一瞬間,為盧宇光承受瞭所有的沖擊。

而盧宇光隻是受瞭一點輕傷,在士兵的彌留之際,盧宇光聽到士兵在他耳邊低聲說幫我照顧我的妻兒,盧宇光答應瞭他後,士兵立馬就斷瞭氣,盧宇光雖然悲痛交加,但無奈當時情況危急隻能匆匆離去。

心存感念,使命必達

戰爭結束後,盧宇光費盡心思去尋找這位士兵的妻子,為他照顧他的妻兒,而一來二去兩人也有瞭感情,女方覺得盧宇光溫柔體貼,盧宇光也對女方照顧有加。

最後兩人也修成正果,對於士兵的兒子自己也是盡心盡力的照顧,不久之後,兩人更是有瞭一個女兒。

但後來女方酗酒,導致感情不和,兩人最終還是分開瞭。但盧宇光卻依然盡瞭自己的責任,每月都會給他們寄生活費,士兵的兒子也接到中國念書。女兒也在中國定居。前者考入瞭黑龍江大學,後者則考入瞭雲南大學。

小結:

一句話的答應,一輩子的承諾。這就是中國男人的擔當和骨氣。婚姻雖然結束,但盧宇光依舊遵守著承諾,對這位遺孀多有照顧,每個月的生活費也沒有少。而這位遺孀和特種兵的兒子,以及她與盧宇光的女兒則跟著盧宇光來到瞭中國學習。這就是擔當吧!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