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和工齡掛鉤?35年工齡能拿多少退休金?2021計算方式公佈瞭

辛苦工作一輩子,就盼望著早點退休,拿著養老金安享晚年。那麼問題來瞭,養老金該如何計算呢?其實養老金是有固定計算公式的,如果已知條件充分,參保人可以自己估算養老金,通常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由三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第一,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有統一的計算方式=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其中全省職工的平均工資由本省份統計局公佈,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是跟本人繳費基數掛鉤,繳費基數是根據社平工資的60%-300%確定,如果是按照最低基數繳費,繳費指數就是0.6,如果按照最高基數繳費,繳費指數就是3,如果按照社平工資的100%繳費,繳費指數就是1。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個人繳費本息總額÷計發月數。養老保險繳費分兩部分,單位繳納16%,進入統籌賬戶,個人繳納8%,進入職工個人賬戶,並且計算利息,等到退休老人停止繳費,辦理退休手續時,個人賬戶的本息餘額就已經確定瞭。而計發月數是跟退休年齡有關,不同退休年齡和人群,對應不同的計發月數,普通女職工,正常是50歲退休,計發月數就是195個月;男職工60周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

第三,過渡性養老金

隻有滿足條件的人能領取過渡性養老金,其中包含部分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

針對企業退休職工,國傢於2005年發佈瞭《關於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其中明確提到,在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在本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過渡性養老金。

針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由於養老保險雙軌制度的存在,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機關事業單位參保人沒有設立個人賬戶,個人賬戶本息總額會比普通職工低很多,為瞭讓新舊制度平穩過度、保證這類人的待遇水平,就會給退休中人發放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不滿1年的,計算到月)×過渡系數,過渡系數值在1%到1.4%之間,具體由各地測算後確定。

為瞭更直觀的理解,以一個實際案例來計算,今年退休的王叔叔,原本是企業職工,在山西省辦理退休手續,王叔叔工齡35年,其中包含24年的實際繳費工齡,以及11年的視同繳費工齡,繳費期間都是按照最低基數繳費,本人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2900元,退休時個人賬戶餘額共有105000元,由於王叔叔在1997年前已經參加工作,所以共可以領取3筆養老金。

根據山西省政府發佈的數據,2020年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77364元,月均工資為6447元,由此可得,王叔叔的基礎養老金為:6447×(1+0.6)÷2×35×1%=1805.16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05000÷139=755元;

過渡性養老金為:6447×0.6×11×1.3%=553.1元。

合計每月到手的養老金為3113.26元。由於每個人繳費情況不同,參保人可以以此為例,結合自己的實際繳費情況,大致估算到手的養老金。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