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將迎停工潮?工資提高後員工也不願意幹,這一原因是根源

中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加上龐大的人口做支撐,可以提供非常龐大的產能。中國制造的商品不僅滿足瞭人民的需求,也滿足瞭海外市場。

制造業依然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但是這一產業在最近幾年卻有些缺乏勁頭,不少工廠甚至迎來瞭停工潮,即便是提高工資員工也不願意幹,這是怎麼回事呢?

合理的工作制度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中國的制造業雖然發達,但是也有很明顯的局限性。很多從業者表示在制造業當中非常累,基本上都要維持“兩邊倒”的工作制度,在這種制度下,每天的平均工作時間高達12個小時。雖然可以實現比較好的收入,但是是時間堆起來的,除以工作的時間,每個小時的時薪依然很低。現階段,中國的制造業雖然在轉型,但是也隻是起步階段,大部分產業鏈隻實現瞭初級的智能化,很難擺脫對人工的需求。如果有這些機器做援助,可以解放不少人的雙手。但正是因為缺乏這些機器,人們隻能花更多的時間累積產能,這也對人們的身體提出瞭更高的要求。長期的勞作摧毀瞭大傢的體能,也摧毀瞭大傢的意志力。

要知道,我國的法定工作時間是每天八個小時,是什麼讓制造業普遍無視這一規矩?主要還是利益的原因,制造業追求的就是薄利多銷。為瞭能讓自己的盈利提高,這些工廠也隻能給員工施加更多的壓力。員工單位時間生產的商品有限,那麼就隻好對工作的時間進行延長。這一做法在以前很管用,因為幾十年前,中國的行業很單一,要麼是進廠子工作,要麼是坐辦公室。現在人們可以選擇的行業多瞭,光是互聯網發達之後,催生出來的新崗位就已經高達幾十種。

從哪裡尋求突破?

如果想要讓工廠許多更長久的發展,那麼就一定要註重員工的權利,保障他們最起碼的福利制度,要讓他們的工作時間更加合理。隻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保留住制造業的活力。如果接著采用原有的制度,最後迎來的結果也隻有倒閉瞭。現階段很多工廠還未能完成智能化,他們依然需要大量普通勞動力,如果工廠嚴重缺人,產能跟不上,投入同時也沒有辦法回本,迎來的結局也就可想而知瞭,除瞭倒閉關停也沒有其他的瞭。而這就是根源的問題。

我國的制造業還有很多路要走

我國是制造業大國,隻是說明我國的產能龐大,並不能說明我國的制造業很發達。在很多高端產品面前,中國依然束手無策。這是因為很多核心技術中國尚未能掌握,如果突破瞭這些核心技術,加上我們特有的產能,自然能走到世界前列。國傢也註意到瞭這個現象,一直在提倡人們進行中國創造,並且也將相關事項規劃到十四五當中。那麼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瞭制造業的短板吶?

首先,技術層面有一些短板,在一些行業,生產的流水線依然不夠完善,這導致整個流程不夠融洽。目前整個世界對技術有瞭更高的要求,這些技術也需要與制造業進行更好的融合。起步比較早的國傢已經有瞭很多無人車間,就比如說日本,這個國傢生產一輛汽車根本不需要人類插手。中國在技術方面起步比較晚,並且以出門就遇上瞭其他國傢的封鎖,隻能自行進行突破,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在最近幾年,中國在這一方面的突破也越來越多,甚至在一些技術上實現瞭突破,對發達國傢形成碾壓。如果能持續保持這個勢頭,相信最大的短板很快就可以補上。

再者,也是受生產商品的種類影響,我國可以給西方國傢提供很多服飾、日用品、裝飾品等等,但是這些商品的生產並不需要什麼難度,就即便是有made in china的電子產品,核心技術依然需要依賴於科技公司。長期以來,中國生產的商品集中在中低端,這導致行業的發展出現瞭嚴重的“瘸腿”。

最近幾年,中國以及全球對於高端商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中國自身也取得瞭一定的突破,有瞭生產的能力。但就在這個時候,又受制於國際關系的影響,在一些原材料上頻繁被卡脖子,導致我們的生產進度遭到瞭拖延。近兩年則是因為疫情這一幹擾因素,導致整個世界的貿易流動減緩,許多工廠的訂單減少或者是被取消,就即便是有可以生產的訂單,原材料的供應又跟不上。

除此之外,很多材料也在漲價之中。不少工廠在種種因素的作用之下,生產根本沒有辦法進行下去,隻好對工廠進行停工,或者是徹底關停。也有一些企業是受招工難的影響,沒有員工可以使用,再強大的技術以及機器都白費。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