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億核電項目各國不接,中國接手後卻中途退出,真相到底是什麼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日漸強大,我國在很多方面都得到瞭很大的進展,實力逐漸增強,在很多領域也開始走向世界。

近年來,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速度越來越快,效率也逐漸得到提高,因此,中國被稱為“基建狂魔”。這個稱號的由來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大,還是由於我國對國外基建不斷的投資,這個稱號都是中國長期以往在外奮鬥打拼出來的。

中國的基建技術高,投資能力強,更重要的是中國人的吃苦耐勞精神,使得各種項目都輕而易舉地拿下。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傢把中國作為最強基建外援,並且中國獲得瞭大量的資本收益和國際影響力。

但是令人震驚的是,中國曾經接手瞭一個巨款核電項目工程卻中途放棄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事實真的是我們看到的這樣嗎?其實事實並不是如此。

一、核能

核能又被稱為原子能,核能通過核聚變或者核裂變產生能量。核能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因為核燃料的本質是礦產資源,而礦產資源也屬於不可再生資源。但是核能卻是一種清潔能源,它使用後不產生任何污染物,能夠直接用於人們的生產生活中。

核能具有安全、環保、無污染、成本低的性能。從人類發展的長遠角度來看,核能的開發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核能的最大的優勢就是能量巨大。它一點點的核原料就可以燃燒產生大量的能量。從燃料原料來看,核原料是人類最有希望的資源。世界上有著豐富的核資源,核燃料的種類也有很多種,例如鈾、釷氘、鋰、硼等等,鈾的儲量約為417萬噸,可開發的核燃料資源所提供的能量是原始燃料的十萬多倍。

當然,凡是都具有兩面性。核資源的弊端在於核廢料處理需嚴謹。使用過的核燃料,雖然所占體積不大,但因具有放射性,因此必須慎重處理。一旦處理不當,就很可能對環境生命產生致命的影響。

對於核廢料的處理要非常的小心,因為核原料變成核廢料之後還具有強烈的放射性,消除核廢料的方法隻能是等放射性核素自己慢慢減弱消退。核輻射通過物質發生電力激發作用,會對周圍的事物造成不可避免的傷害。

我們最常見的核能用處就是發電。通過建造核電站來對核能進行利用處理,進而利用核能發電。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是蘇聯建成的,容量為五兆瓦,世界其他國傢也相繼建造瞭不同的核電站。

截止到2021年前,我國共有核電站49臺,與燃煤發電相比,核能發電已經對我們環境非常友好瞭,減少瞭空氣中很多的有害氣體。

(核電廠與火電廠比較)

二、“欣克利角C”

英國位於歐洲大陸的西北面,且所處緯度較高,所以太陽照射時長不長。對於英國來說,本國化石能源以及太陽能資源有限,核電站的建造就顯得格外重要。

欣克利角核電項目是由中、法、英三方合作項目,也是英國中止核電建設20多年來興建的第一個核電站。欣克利角原本有A和B兩座核電站,建造於1957年的欣克利角A核電站有著很長久的歷史,但由於海水的不斷侵蝕,導致欣克利角A 的材料都被侵蝕不可使用,最終在2020年停止運營。

後來,英國又建造瞭欣克利角B核電站,但是好景不長,這個核電站因為堆芯石墨塊裂開等問題也被迫提前關閉。於是,英國準備開始修建欣克利角C核電站,也是英國欣克利角核電站的第三期工程。

2016年9月,英國正式批準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對此項目,英國投資瞭245億英鎊,折合成人民幣為2400億。該項目的建設規模非常大,並且對建設的技術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很多國傢經過思考以後還是不敢參與競標。

(欣克利角B)

首先英國想到瞭自己的鄰居——法國。法國的電力基本上都是靠著核電提供。法國核電使用最廣泛,並且技術先進。並且還提出要建造更多的核電站。與此同時,有著“基建狂魔”的中國也表示自己有明確的合作意向,英國政府也欣然接受。所以中國廣核集團也參與瞭招標。

2016年9月29日,中、英、法三方在倫敦簽署瞭《核電投資協議》。這也就意味著欣克利角C項目已經完成瞭審核,中國出資瞭60億英鎊,占有33%的股份,成為瞭最大的股東,並大部分工程也將由中國來負責建造。

實際上,英國建造欣克利角C核電站遭到瞭很多英國國民的反對,並且當時英國財政情況不是很良好,可見,英國對於建造欣克利角C核電站也是經過深思熟慮,考慮到未來利益大於眼前利益。

根據預測,這個核電站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所投入資金最多、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可以滿足英國7%的能源需求。這一數據也實現瞭英國對於國民的承諾——以清潔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

來說說我國為什麼會積極地接受該項目。其實該項目對我國有很多方面都有好處:

首先,英國對這個項目投資巨大,這也給我國帶來瞭經濟上的收益,俗話說得好“無利不起早”;

其次,接手英國的這個項目有利於我國能對西方的核技術能有一定的

瞭解,並且能夠進一步打入西方核電市場,增加彼此的合作以便提升我國核電事業的發展,為我國核電的建設積累有益的經驗。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建設者們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一開始的時候,工程都是按部就班穩定地進行著,甚至在英國媒體還親自到施工現場進行采訪:詢問工程進度。

我國本著“雙贏”的目標盡心盡力為該項目工程服務,正以為能夠向往常一樣創下奇跡時,可是在接下來的四年裡,這項工程好像停滯不前,逐漸變味,最後中國宣佈徹底退出該項目。

(欣克利角C施工現場)

三、退出原因

2020年12月13日,據英國媒體報道,中國已經打算正式退出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第一期的投資。對於中國退出該項目一事,西方媒體口徑一致,都在指責中國背信棄義、臨時毀約。

英國人都覺得這是中國人赤裸裸的報復。因為在此之前,歐洲對我國華為5G的強制打壓。作為全球5G技術的領跑者,為瞭把中國的5G技術扼殺在搖籃裡,以英國為首的資本傢不惜用最卑鄙的方法對華為進行各種封殺。

最過分的還屬英國瞭,為瞭抹殺華為,甚至還頒佈瞭法律規章制度,宣佈在英國境內停止使用華為設備。英國還花巨資拆除瞭在境內的中國5G基帶。

顯然,事實並不是如此,英國這樣想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為這次的項目除瞭中國之外還有法國集團。而且,中國也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會砸瞭自傢的基建招牌。中國之所以推遲瞭該項目工程是因為種種原因,最後無奈之下才被迫放棄。

首先,在建設中,英國對於技術的要求非常苛刻並且把材料標準定得很高,遠遠超出材料預算,使中國企業必須承擔高昂的材料費。而且由於英國政府的政治問題還要國傢的安全問題,導致工期不斷地延遲,將完工日期從原計劃的2020年一直拖延到2023年。

中國企業因為這些企業無故地增加瞭3年的各項費用,成本大幅度上升。更令人生氣的是,英國利用我們在這個項目中的利益來降低本國

的核電價格,這樣一來,使得我們的回本遙遙無期且得不到收益。

其次,中國在四年的建設中真的是“出力不討好”。中國幫助英國建造核電站,這本來是一件互利共贏的事情,即有利於英國的發展,我們也得到瞭該有的收益。

英國的某些公民卻把這個項目看做是我們中國的企圖,他們卻將好心援建看作是中國想方設法打入英國市場,通過投資來控制英國資本,對中國的惡意極大。因此,中國企業在很多地方受英國媒體和民眾無端指責,甚至連美國等外國媒體也插嘴,給中方帶來極大壓力。

最後,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全球各地的發展都停下來瞭。為瞭控制疫情,我們中國無法進一步到海外去施工,所以完工日期從2023年又延遲到瞭2026年,工期一拖再拖,這樣做下去我們隻會虧損的更多,中國無奈選擇最終放棄。

離開我們的技術和資金後,英國的欣克利角C項目就被擱淺瞭,完工遙遙無期。

四、結語

以前我國也與其他西方國傢合作過,我們曾經在巴西為他國修建核電站,當工程項目完成後,都給雙方帶來瞭很多好處。後來投入使用後,巴西因沒有履行自己提供一年免費的電費,最終我國切斷瞭核電供應。雖然巴西最後還是交齊瞭電費,但是也帶來瞭一些不好的影響。

(巴西核電站)

通過這次的事情,不僅告訴瞭我們自己也告訴瞭世界各國一個道理:凡事都要多考慮。國際環境與投資地的政治環境、社會文化都會給合作帶來很大的影響,不能隻看重利益。事實證明,能力才是真本事,靠背地裡搞小動作最終會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