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撈金卻對國內一毛不拔,反而給美國捐7千萬,如今懲罰來瞭

企業傢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需要承擔對應的社會責任。然而,在企業傢中卻有這麼一位,發傢於中國廣東,崛起於中國的電池行業,然而他在取得成功的第一時間並不是想著回報社會,而是為大洋彼岸的美國捐款七千萬人民幣。面對媒體的采訪,該企業傢肆無忌憚,直接放話:“中國的窮富與我無關。”一石激起千層浪,網上罵聲一片。

鐘馨稼,祖籍廣東,於80年代初期從事電池行業,著力於改造電池制作方法,憑借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時代機遇,他取得瞭不小的成功。生意雖然蒸蒸日上,但是他卻沒有企業傢應有的社會擔當。2011年,鐘馨稼向美國加州大學捐款7000萬人民幣,並多次向美國的慈善機構捐款。面對國內的自然災害,面對國內受苦受難的百姓,他選擇性忽視。面對媒體的采訪,鐘馨稼直言:“中國窮,與我何幹。”

經濟學傢許小年曾經在一次講座中提到企業應該承擔三種責任,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企業需要考慮和承擔相對應的社會責任。鐘馨稼的電池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給當地的環境帶來不小的污染,然而企業卻從來沒有想過解決問題,或者將治理環境污染當做一門新的企業業務來處理,而是一味擴張,一味無視環境污染。

無法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以及可能會損害社會的企業,註定無法長久發展。譬如說2018年,臉書被發現每年會秘密監視內部員工的活動,次年一月,近十名高管集體辭職。臉書沒有幫助客戶更好地社交,同時侵犯員工的隱私,引起社會和企業內部的不滿,導致員工的辭職。設想,某食品公司生產假冒偽劣的嬰兒奶粉,其信譽何在,其內部員工是否願意繼續留在該惡名昭著的企業?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努力回饋社會的企業,不僅能夠獲得社會的認可,也可以增加員工的企業認同感。比如說,華為公司,在大國貿易摩擦期間,華為公司始終堅持自主創新,積極研發高科技技術,幫助我國盡快擺脫美國的“卡脖子”攻擊。

無獨有偶,鴻星爾克在河南暴雨期間,舉全企業之力,籌集5000萬人民幣的物資,幫助河南人民度過困難時期。不論是華為還是鴻星爾克,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也獲得瞭社會的認可,百姓的青睞,企業的聲譽在無形中也得到瞭提高。

鐘馨稼的企業起於微末,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一路扶搖直上,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成功後卻片面地認為自己的成功全部因為自己,明明占盡社會的“便宜”,最後卻不認賬。根據蘇黎世大學恩斯特·菲爾教授提出的“利他懲罰”理論:我們寧可自己吃虧,也要去懲罰那些擾亂公平,占集體便宜的人。

如今懲罰也降臨到瞭他的身上,鐘馨稼的企業最終沒有在大浪淘沙的更新換代中生存下去,逐漸淹沒於時代的洪流。這也從側面印證瞭企業傢,如果不能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如果一直侵害社會集體權益,這樣的企業不僅得不到社會的認可,也無法長期發展。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發生一場“新啟蒙運動”,很多人的心裡是相信且向往西方的月亮的。但是生於中國,長於中國,中國人的底色不能忘記,不能沒有擔當,不能忘記“有國才有傢”,每一位企業傢都應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讓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相互一致。鐘馨稼的發傢史確實稱得上傳奇,但是他成功後的所作所為卻背離中國的文化屬性,這一切值得我們去深思。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