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曾經很強大,一度制霸東歐,為何現在卻不行瞭?

位於波羅的海東岸的立陶宛,號稱是歐洲之心。在1989年,法國國傢地理研究所測出歐洲的地理中心應該是在54°54′,東經 25°19′,而這個地方,恰好是位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郊外。

不過,立陶宛這個歐洲中心的地位並不是公認的,由於歐亞的邊界劃分有不同的認定方式,歐洲有許多國傢都號稱自傢才是“歐洲的地理中心”。比如在波蘭看來,歐洲中心是位於自傢東北部的小鎮蘇霍沃拉,而奧地利則是認為提倫山峰才是歐洲的地理中心,另外還有德國南部小鎮洛森貝格、烏克蘭西部小城季洛韋,以及位於捷克東北部的小鎮斯特拉科尼采……

所以,立陶宛這個所謂的“歐洲之心”,也沒有多大意義。不過,立陶宛人對於這個確很重視。2004年,立陶宛還專門在這地方建瞭一座白色花崗巖紀念碑,以此來表示自己的歐陸中心地位。

畢竟,對於立陶宛這樣的小國來說,他們除瞭“歐洲之心”這個稱號能夠拿出來自嗨一下以外,他們似乎也沒什麼值得一提的瞭。

沒辦法,立陶宛就是一個典型的歐洲小國而已,人口少,地盤小,國力弱,沒多少存在感。

當前立陶宛的國土面積約為6.5萬平方公裡,還沒有咱們一個重慶大。至於人口數量方面,立陶宛更是隻有273萬左右,咱們隨便一個二線城市都比他的人多。

經濟方面,立陶宛雖然有著接近2萬美元的人均GDP,但因為人口太少,經濟總量並不算高。有數據顯示,立陶宛在2020年GDP約為576億美元,在當年排名為全球第82位。這個經濟體量,放到咱們面前,那根本就不值一提。

國防方面,立陶宛更是不值一提。俗話說得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國防建設從來都是一個燒錢的生意,立陶宛這點兒經濟實力,肯定是無法支撐起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的。要知道,對於一些大國而言,立陶宛這每年500多億美元的GDP,往往隻能和他們當年的軍費相當,甚至還有所不如。

根據全球火力指數給出的數據顯示,立陶宛當前擁有的常備現役兵力為18500人,另外還有2萬人的預備役部隊以及14500人的準軍事武裝,總的算下來,立陶宛當前武裝力量總兵力約為5.3萬人。立陶宛的這個軍隊規模,已經是相當小瞭,估計還不夠咱們城管吃的。但是沒辦法,誰叫立陶宛的人口數量那麼少呢?

當然瞭,打仗不能隻看人多人少,尤其是在現代戰爭體系下,武器裝備的水平,也是決定軍隊戰力強弱的關鍵因素。

同樣是全球火力指數的數據,當前立陶宛在空中僅僅裝備瞭10架軍用飛機,而且還都是教練機和直升機這樣不具備攻擊能力的飛機,像戰鬥機、轟炸機這些東西,是一架都沒有。這樣的空中力量,其實就跟擺設差不多,沒什麼作戰能力。

在陸地上,立陶宛則是裝備600多輛裝甲車和幾十門火炮,至於坦克這樣的陸地主戰裝備,則是一輛都沒有。這樣的陸上力量,雖說不像空軍那樣是擺設,但也好不到哪裡去,基本沒多大戰鬥力。

在海上,立陶宛則是裝備有12艘軍用艦艇,和空軍陸軍一樣,立陶宛海軍裝備的基本都是一些小噸位的巡邏艇,同樣缺乏戰鬥力。

很明顯,當前立陶宛的國防力量,其實是缺乏大型主戰裝備的。這樣的軍隊,基本是不具備對外作戰能力的,頂多也就是維持一下內部的治安。美其名曰軍隊,但其實就跟武裝警察差不多。

有趣的是的,立陶宛這麼一個歐洲小國,明明自己沒多少實力,卻總喜歡去惹事兒。以前和俄羅斯大眼瞪小眼,互不相讓,現在公然和咱們叫板,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雖說是背後有人撐腰,但立陶宛卻拿著雞毛當令箭,還真拿自己當盤菜瞭。

立陶宛這樣做,或許還是因為不甘心吧,畢竟人傢祖上也闊過。

別看當下的立陶宛隻是波羅的海沿岸的一個小國,面積不過6萬多平方公裡,人口也不足三百萬,但在歷史上,人傢也曾稱霸一方。立陶宛崛起於公元12到13世紀,當時的立陶宛人,趁著隔壁的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等民族混亂的的機會,在波羅的海沿岸建立起瞭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傢——立陶宛大公國。

立陶宛大公國還是比較有實力的,建國之後就開始擴張,領土一度從黑海沿岸延伸到波羅的海。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條頓騎士團在普魯士地區的擴張,波羅的海沿岸也逐漸淪為日耳曼人的侵擾對象。

條頓騎士團多猛啊,十字軍東征時期的歐洲三大騎士團之一,一直以來都是歐洲實力最為強悍的雇傭兵,每天不是在打架就是和別人打架的路上,堪稱當時歐洲的平頭哥。

公元13世紀,或許是雇傭兵當累瞭,厭倦瞭漂泊的生活,亦或是覺得這樣給別人賣命不是長久之計,於是條頓騎士團便想著找塊地方安定下來。正好當時的波蘭征討普魯士受阻,想要找人幫忙。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波蘭答應用西普魯士地區的土地作為報酬,邀請條頓騎士團出兵。

最終,條頓騎士團如願以償的建立起瞭自己的國傢。不過天性好戰的條頓騎士團並不滿足當前這點地盤,隨即便開始瞭擴張,對著旁邊的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就是一頓毒打。另外,東邊的斯拉夫人在蒙古人走後也開始變得不安分,一直都在向波羅的海地區擴張。莫斯科大公國的軍隊甚至一度打進瞭立陶宛大公國境內。

面對著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的雙重夾擊,立陶宛大公國著實有些難以為繼,最終不得不與同樣遭遇的波蘭聯合,建立瞭一個聯合國傢。這個國傢開始被稱為波蘭立陶宛聯邦,後面叫做波蘭立陶宛王國。

與波蘭合並之後,立陶宛的底氣就很足瞭,在波羅的海地區瘋狂擴張。拳打普魯士,腳踢俄羅斯,要多豪橫有多豪橫。在其鼎盛時期,國土面積有100多萬平方公裡,人口近千萬,是當時歐洲少有的大國。

然而,同樣是好景不長,隨著普魯士王國的崛起,再加上東邊沙俄和北邊瑞典這兩個龐然大物的不斷侵擾蠶食,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國力日漸衰落,搖搖欲墜。

公元18世紀,這個王國遭到沙俄、奧地利以及普魯士三國的聯合圍剿,最終於公元1795年滅亡,其國土被這三個國傢所瓜分。原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土,大部分被納入瞭沙俄帝國的版圖,立陶宛人也因此成為瞭沙俄帝國的一份子。

立陶宛被沙俄統治瞭兩個多世紀,直到20世紀初,立陶宛人才借著一戰的機會,實現瞭獨立。不過依舊是好景不長,獨立後的立陶宛依舊是需要面對曾經的兩大苦主,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到瞭二戰時期,立陶宛更是因為處在德國和蘇聯的中間,被這兩個龐然大物爭搶,成為瞭當時大國爭鬥中的又一個犧牲品。

1940年,蘇聯在和德國瓜分波蘭之後,便把矛頭指向瞭波羅的海地區,包括立陶宛在內的幾個波羅的海沿岸國傢基本都成為瞭蘇聯的領土。

1941年,德國對蘇聯宣戰,蘇德戰爭爆發,蘇聯在戰爭前期節節敗退,丟掉瞭大片領土,其中也包括波羅的海地區,所以立陶宛又成為瞭德國的一部分。

1944年,獲取瞭戰場主動權的蘇聯人又打瞭回來,重新占領瞭立陶宛。這一次,立陶宛被直接並入蘇聯,成為瞭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此後,立陶宛一直都是蘇聯的一份子,直到蘇聯解體才重新獨立。而那時候,已經是1990年瞭。

現實是歷史的延續,著眼當下,立陶宛與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等周邊國傢關系都不好,國傢極度缺乏安全感。

總的來說,在立陶宛近千年的歷史中,大部分時間的日子還是過得挺不錯的。甚至一度還躋身歐洲強國之列,和瑞典、沙俄這樣的高手過招。然而,在近兩個多世紀的時間裡,立陶宛卻過得很慘,多次亡國不說,還被別人占來占去。

如果說波蘭是歐洲的裹腳佈,誰都可以踩一腳,那麼立陶宛估計連裹腳佈都不如。即便是到瞭今天,立陶宛依舊是一個毫無存在感的國傢。不要說和曾經那個稱霸東歐的波立王國相比,即便是和當前波蘭的比,那也是遠遠不如啊。

或許就是這歷史上巨大的地位落差,導致瞭立陶宛的不甘心,於是便想著到處惹事刷存在感。

然而這個世界很現實,國傢實力往往就決定瞭這個國傢的地位。

而一個國傢如果實力強大,即便再怎麼低調,那也是頂流。畢竟全世界的聚光燈一直都對著他,他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看見,萬眾矚目之下,哪有真正的低調可言?一個國傢如果沒什麼實力,那麼即便是再怎麼高調,也鬧不出多大的動靜。沒辦法,人傢壓根兒不會把你當回事兒。

道理雖然很明顯,但有些國傢依舊不甘心。既然無法靠實力贏得世界關註,那就滿世界的碰瓷搞事情,以此來刷存在感。

面積小就算瞭,格局還小,真是哪兒哪兒都小。這樣的歪路,是不會贏得尊重的,最終無非隻是一個跳梁小醜的角色。嘍囉終究是嘍囉,需要你時,你有價值;不需要你時,你就沒有價值。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