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3大財團實力哪傢強?韓國的2萬多億,日本的21萬億,中國呢?

全球一體化,其實加速催生瞭一批新、老財團。其中,像是我國早期的海爾、聯想、華為,以及後來的阿裡、騰訊、京東等等,嚴格地講都屬於新財團,隻是處在新財團的不同時期而已。而在國外,一些擁有著百年歷史的“老財團”,資產早已破萬億,其產業甚至延伸到所在國傢的各行各業。

例如日本,最出名的當數4大財團。分別是三菱、三井、富士以及三和。其中三菱當數六大財團之首,創辦時間可以追溯到1867年,也就是距今足足有150多年的歷史。三菱起傢於日本海運,隨後業務覆蓋造船、軍工、機械設備、核發電、飛機制造、銀行、保險、倉儲、貿易、鋼鐵、造紙、玻璃等諸多領域。

細數之下,三菱旗下子公司已經超過500傢。其中公司名字中被冠以“三菱”的便超過400傢。截至2020年,日本三菱總資產高達21萬億人民幣。雖然總資產很高,但其實當下的日本三菱,更像是一個松散的“實體組織”。不過盡管如此,其中的佼佼者具備的實力,依舊毋庸置疑。

至於韓國財團,最出名的當數三星。甚至在韓國有句話,“三星倒,經濟崩,無人不遭殃。”其意思,大致是說三星已經與韓國國傢經濟捆綁在一起。如果三星遭受重創,產生的影響甚至令韓國經濟崩盤,更會令韓國上下無數人跟著“遭殃”。

為何會這樣?原因很簡單,三星集團的業務已經覆蓋韓國的方方面面。從韓國電子產品,到汽車、機械、軍工制造,再到工業化工生產,以及韓國民眾日常的飲食、住行,幾乎都能看到三星的影子。套用韓國民眾的話講,三星不隻養活著無數的韓國打工者,更養活著韓國這個國傢。那麼,三星的總資產是多少?達到瞭2.16萬億,成為韓國當之無愧地第一財團。

那麼,中國有百年財團嗎?當然有,像是中信集團、保利集團、華潤集團等。不過,排名第一的當數招商局集團。招商局集團創辦於1872年,不僅建立瞭中國首傢銀行,同時全國首傢保險公司也是招商局集團創辦的。

此外,招商局集團名下也有大量子公司,涉獵范圍甚廣。在眾多央企當中,招商局集團也依舊是當之無愧地總資產第一。要知道招商局集團旗下光是資產達到千億級的子公司就不在少數。在2020年時,其總資產達到10.3萬億。

不過坦白地講,招商局集團能夠發展到這個規模,除瞭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是背靠中國經濟的發展,才能有今日的規模。而且招商局集團畢竟是“國傢隊”,其實與三菱、三星相比,具備更多天然優勢。套用老百姓的話講,一個是自力更生,一個是出生便“含著金鑰匙”,起點高度其實不同。

不過除瞭招商局集團,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恐怕也就是華為瞭。為何這裡不提阿裡、騰訊、京東等公司。相比於華為實實在在地鉆研有利於提升國傢戰略的科技不同,阿裡、騰訊、京東等,更像是實實在在的財團,什麼賺錢就做什麼,甚至紛紛湧入“菜籃子”,與底層民眾爭利。坦白地講,“吃相”不好看。

相比之下,歐美財團,以及日、韓的不少財團,更願將資金投入到研發,建立屬於自己的技術壁壘。而且,這些財團很少會放棄做實業。相比之下,馬雲所宣揚的是實體“幹不過”互聯網,最終要融入互聯網。其實,互聯網確實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解決大量就業,但實體經濟才是一個國傢真正的支柱。

很多時候,中國的財團或許是“太年輕”,能擔起賺錢、數錢的“重擔”,卻擔不起強國的重任。真正要強國,有時還是要依靠像華為那樣真正踏踏實實研究科技的財團。雖然都是納稅大戶,但在納稅之外,創造的價值卻不可同日而語。

其實對比之下,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的財團,還是太年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好的方面來講,中國新一批財團敢於創新與嘗試,不像一些老牌財團,越來越守舊。值得反思的方面,則是以“利”為重,少瞭一份實業興國的重擔。就像是金融賺錢,財團們一窩蜂地湧入金融行業,甚至完全不在意杠桿效應是否真的存在問題。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或許中國的財團,還得依靠“國傢隊”。因為,真正需要的時候,那些“年輕財團”未必靠得住。更何況,那些財團股東成分復雜,並非完全的中國財團。看來,會有相當一段時間,“國傢隊”財團,才是比拼的主力。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