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傢實錘!變種病毒“拉姆達”比“德爾塔”更具傳染性

隨著德爾塔(Delta)毒株在全球傳播的勢頭還沒有下去,6月份,世界衛生組織(WHO)又將拉姆達(Lambda)毒株列為“感興趣的變種”(Variant of Interest)。

據外媒報道,日前,日本東京大學的科學傢發表在《BioRxiv》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首次在秘魯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種拉姆達(Lambda)毒株不僅傳染性更強,而且還能降低疫苗的保護力。

據悉,拉姆達毒株最初是在秘魯發現的,在過去的兩個月中,秘魯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中,有超過80%的患者是感染瞭拉姆達毒株。

目前,該毒株已經在南美洲的秘魯、智利,歐洲的英國,北美的加拿大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等數十個國傢中蔓延,引起瞭多國衛生官員的關註。

日本科學傢在實驗室中發現,拉姆達毒株的棘突蛋白有三種突變,即RSYLTPGD246-253N、260 L452Q和F490S,這些突變有助於該毒株抵抗疫苗誘導的抗體的中和作用。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另外兩個突變T76I和L452Q,則有助於使拉姆達毒株具有高度傳染性。

研究人員表示,由於世界衛生組織目前僅將拉姆達毒株列為“感興趣的變種”,而不是“關註的變種”(Variant of Concern),因此,人們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它的危害性。

盡管目前還不清楚拉姆達毒株是否比現在流行在多國的德爾塔毒株更危險,但它卻很有可能是一種潛在威脅,應該對其更加關註。

2021年5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瞭一套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系統,該系統使用希臘字母代表不同變種。我們最為關註的幾個變種——

B117型變種,也叫英國(UK)或肯特(Kent)變種,現被命名為α(alpha);首現南非的B1351變種則為β(beta);巴西的P1毒株獲名γ(gamma);最早發現於印度的B16172變種被命名為Δ德爾塔(delta);美國的B1427/B1429變種得名ε(epsilon);巴西的P2毒株則被稱為ζ(zeta);英國的B1525 叫η(eta);菲律賓的P3叫θ(theta);美國的B1526叫ι(iota);印度的B16171被命名為κ(kappa)

這樣變異下去,希臘字母表早晚得用完……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