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豬企“爆雷”,交出有史以來最差中報:34億虧損帶累股價

文:馬朵

站在風口上,哪怕是豬都能上天。但是,一旦風口消失,別提豬不豬瞭,連羽毛都很難上得瞭天。2020年眾人看好的豬肉股,2021年還香嗎?

2020年的豬企,可謂是炙手可熱的明星企業。由於豬肉價格的飛速上漲,多傢豬企市值隨之大漲,由於股價急速飆升,豬肉板塊中出現瞭多傢千億市值的豬企。

不過,豬企2020年的輝煌時刻並未延續到2021年,隨著豬周期的回落。各大豬企公佈瞭2021年的半年預告業績後,股民們紛紛哀聲一片。

進入2021年以來,豬肉價格連續數月下跌,距離2020年的生豬價格最高點,目前的生豬價格,跌幅已超50%,而各大豬企公佈的半年預報中,也是各有千秋。

在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的背景下,有些豬企依舊堅挺,有些豬企卻扛不住豬價下跌的壓力,業績預報也變得十分慘淡。

被稱為“豬茅”的牧原股份,在最新公佈的半年報預告中,以97億-102億的預計盈利獨領風騷。2020年,牧原股份市值一度突破3000億,創始人秦英林夫婦也因此身價大漲,超越瞭一眾互聯網、地產大佬。

牧原股份的業績報告令股民們面上一片喜色,但是A股中的豬企們,可不是都向牧原股份一樣輕松。辛苦瞭半年,有人卻虧得令人不忍直視。

新希望公佈瞭半年報預告之後,外界網友調侃新希望已變成“新絕望”,29.5億-34.5億的虧損,讓新希望成瞭眾多豬企中最大的一顆雷。

據悉,這是新希望首次半年報預告出現虧損,果然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無論是對上哪傢豬企,豬肉價格下滑或上漲,對於豬企而言都是永恒的課題。階段性的承壓對於豬企而言,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瞭,豬價下跌,豬企的養殖成本上漲,再加上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豬企凈利潤下滑並不意外。

不過,同為豬企,新希望大虧的同時,牧原股份卻能做到依舊盈利,而且盈利數目並不少,這其中的差距到底哪兒呢?

養殖模式有差異

豬企能否盈利的根本在於兩點:一是生豬銷售價格,二是養殖成本控制。牧原股份之所以能夠擁有百億元的盈利,最根本還是在於成本的控制。

牧原股份和新希望在養殖模式上有著較大的差別,牧原股份采用的是全產業鏈模式——自繁自養。

牧原股份采取自繁自養模式的優點就在於,在豬周期下行的時候,牧原股份可以自我調節生產節奏,簡而言之,豬價上漲,就多繁育,豬價下跌,就減少繁育。

反觀新希望,由於采用的是公司+農戶模式,豬價一旦下跌,新希望很難第一時間減少產量,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新希望的凈利潤自然變少瞭。

由於半年報預告虧損,新希望的股價也是跌跌不休。繼7月15日大跌6%之後,7月20日又小幅下跌瞭0.16%,短短一個月內,新希望市值縮水超過500億,不僅如此,新希望的股民人均損失52萬(相較最高點)。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