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中國而中國不需要我們”,美財長直言,拜登計劃全亂瞭

“面包與愛情,你會選擇哪一個?”這是很多當代女性所面臨的困擾。然而,拜登如今面臨著相似的困擾,那就是“美國經濟復蘇與國際政局鬥爭,應該選擇哪一個?”對於這個問題,美國兩大黨派似乎早就給出瞭答案。

共和黨所代表的保守派認為中國是繼英國、德國、俄羅斯和日本之後,第五個以“老二”身份,向美國霸權發起挑戰的國傢。面對挑戰,美國的回應從始至終隻有一個,那就是把所有的“挑戰者全部揍趴下為止”。

就像是當年的日本,在經濟上叫囂美國主導的美元霸權,結果就是日本迎來瞭經濟失落的30年。直至今日都沒能恢復當年挑戰前的那份繁榮。

對於相對溫和的美國民主黨而言,美國確實衰落瞭。可正因為如此,他們認為拜登當局有義務讓美國以更強勢的姿態“回歸”世界的中心。那麼,該怎麼體現“強勢回歸”呢?答案就是,找個“墊背”的,才能凸顯出美國的霸氣、威嚴,才能讓世界看到“強大”的美國真的“回來瞭”。而這個所謂的“墊背”,美國竟然一口氣“先來兩個”。一個是俄羅斯,另一個便是中國。

於是,我們就看到瞭共和黨與民主黨竟然按捺住瞭“互噴的沖動”,在對華戰略上選擇瞭“握手言和”。可是,令拜登當局萬萬沒想到的是,民主黨內部竟在這時,突然“分裂瞭”。

民主黨穩健派突然“發難”,表明立場:“我們需要中國”

民主黨內部一直存在兩大派系,一個是激進派,主張美國要大開大合地“改革”,其中就包括對中國的強勢,迫使中國向美國屈服以換取美國的“諒解”與“合作”。另一大派系,屬於穩健派,更強調的是合作在前,競爭在後。

事實上,在對華問題上拜登當局最初設想的是一套“3C戰略”,即競爭(competition)、合作(cooperation)與對抗(confront)。因為這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都帶有“C”,所以簡稱為“3C戰略”。

針對“3C”戰略展開來談的話,“競爭”雖然是排在首位,但是最初強調的是“有效的競爭”。這背後的潛臺詞就是,美國與中國競爭是可以的,但是一定是對美國有利的、能夠給美國帶來好處的競爭,而不是讓中美一起陷入兩敗俱傷的競爭。這種競爭顯然是“無效的”、“消耗性競爭”。

其次,強調的則是“對抗”。針對這一點,美國當初提出的是“有必要的對抗”。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在必要的前提下,應該盡可能控制和限制對抗的力度與范圍。更直白地講,美國當初的設想是,中美之間能不對抗盡量回避對抗。因為兩國經濟、貿易、科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過於緊密。對抗的結局,隻會是兩敗俱傷,不可能有贏傢。

最後,針對中美“合作”,更強調要在符合美國利益前提下展開合作。卻沒想到,中美合作在特朗普和拜登時期,“戛然而止”。拜登嘴上將中國當作競爭對手,可手底下卻屢次“下黑手”,直接將競爭演變成瞭中美之間的激烈對抗。

如今,中美合作看不到前景和改善的希望。中美之間的競爭,也徹底演變成瞭兩國之間的對抗。換而言之,兩國之間似乎已經沒有瞭“戰略騰挪的空間”。

但問題是,美國國力卻在逐年下降、國內疫情和通脹形勢更是雙雙亮起“紅燈”。如果美國還是一意孤行地對抗下去,美國很可能最先扛不住。於是,民主黨內的穩健派,終於決定站出來與民主黨“激進派”和共和黨保守派直接“對立”瞭起來。

7月7日,民主黨穩健派“出手瞭”。40多個“進步組織”聯名致信拜登,表示在全球氣候問題上,美國不能單打獨鬥,應該與中國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氣候問題。

但這些“進步組織”為何要呼籲拜登當局在氣候問題上,與中國展開磋商、加強合作呢?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氣候問題是中美之間最可能達成初步合作,並見到成效的領域。至於其他領域,以當下中美關系“冰封”程度而言,很難展開。不過,隻要兩國能在氣候問題建立合作,就能給接下來其他領域的合作創造可能。所以,氣候合作對兩國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瞭。

其實,呼籲中美合作的並不是隻有穩健派人士。

就在6月中旬,美國財長耶倫在出席參議院財政委員會召開的一場聽證會上,公開強調當下的美國面臨的不隻是疫情給經濟帶來的長期沖擊,同樣還面臨著長期、結構性的挑戰。盡管拜登想要在對華戰略上操作得更加“精細”,盡可能將經濟與競爭分開。但顯然這其中的難度太大,想要做到這一點很困難。

最後,耶倫強調,現在的美國和美國人需要中國的產品,美國的企業也需要中國的市場和來自中國的資本。不是中國需要美國,而是美國需要中國。即便沒有美國人買中國的產品,他們還能將產品賣給其他國傢。但問題是,如果沒有中國產品,美國會怎樣?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其實早已經意識到,隨著中美在部分領域開始“脫鉤”,對美國產生的影響似乎超出想象的大。就像是美國國內通脹的爆發,帶來的結果就是中國產品直接賣到脫銷。很多中國產品,在美國一些商店竟然限制購買量,為的是保證商店貨物可以賣給更多顧客。

面對此景,拜登真的尷尬瞭。民主黨“激進派”與共和黨“保守派”的叫囂聲,似乎也在一瞬間“啞火”,一切歸於沉默。在場的美國人像是都在考慮一件事:“美國真的離得開中國嗎?”其實根本就不需要答案,因為美國早已對中國產品“上癮瞭”。若沒有中國產品,美國“通脹”或將直接爆表,摧毀美國當下僅存的“繁榮”。

拜登“搞串聯”,德、法兩國帶頭“不買賬”

拜登曾經摩拳擦掌“備戰6月”,在他看來,自己在G7峰會以及北約峰會上的表現可謂是“可圈可點”、“大獲成功”。盡管“拜普會”給拜登小小地添堵瞭,但好在美國對這次“會晤”並未抱有太大的期待。再加上拜登“訪問歐洲”,自認為徹底鞏固瞭美國與歐洲盟友的關系。結果沒想到,拜登這一系列“串聯”舉動之後,德、法兩大歐盟“領頭羊”竟然帶頭“不買賬”。

拜登剛剛回到美國,還沒來得及休息幾天,就傳來一個“壞消息”,直接令拜登的心情跌入谷底。

7月5日,我國領導人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瞭一場重要的視頻會議。在會議上,德、法兩國一再強調對於與中國發展長期、友好關系的重視,同時希望雙方在更多領域加深合作。會議上,德法兩國表示,“中歐投資協定”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兩國會全力促成協定的落實。

德、法兩國此舉,其實表達瞭三層意思。首先,德、法在對華態度上,與美國不同。即便經歷G7峰會和北約峰會,兩國在這一點上也從未改變過。而這一次“視頻峰會”,更像是對此事的一種“澄清”,不希望給三國關系造成任何影響和誤解。

其次,在“中歐投資協定”這件事上,德、法態度明確,並且願意想辦法周旋、推進協議的落實。

最後,德、法兩國都希望與中國之間,能單獨發展出更緊密的關系。而所謂的“單獨”,其實就是指拋開歐盟這個大背景,也拋開美國幹預的前提下,讓“德中關系”、“法中關系”進一步加強,尤其是經貿領域的合作。

匈、塞兩國堅守與中國的友誼,烏克蘭倒戈,中烏展開合作

不隻是德、法兩國,像是匈牙利,近一年來多次使用手中的“一票否決權”,阻止歐盟頒佈針對我國的“挑釁性聲明”。塞爾維亞更是在多處國際場合,悍然維護塞爾維亞與中國的關系,始終堅稱中國是塞爾維亞值得信賴的朋友。

就連美國忠誠的“小弟”烏克蘭,最近都選擇與美國拉開距離,重新開始,積極地修復烏中友誼。6月30日,烏克蘭基礎設施部長庫佈拉科夫與我國商務部長王文濤簽署瞭兩國有關深化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合作協定。這意味著,烏克蘭決定將該國的基建項目,重新交予中國。

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烏克蘭此舉其實是在向美國表達強烈的不滿。畢竟,美國唆使烏克蘭挑起頓巴斯沖突,可之後拜登回華盛頓“悠閑”去瞭,卻將烏克蘭軍隊留在瞭頓巴斯,尷尬地矗立在頓巴斯的硝煙與風火中任意“凌亂”。

更重要的是,美國給出的3個暗示性“許諾”,卻一個都沒兌現。原本最近要援助給烏克蘭的武器裝備,突然取消瞭。承諾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暗示”,同樣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基本上也沒有希望瞭。至於在經濟、投資上的援助,烏克蘭至今都沒見到“錢”。很顯然,這又是一張美國畫給烏克蘭的“大餅”。所以烏克蘭果斷選擇與中國展開合作。

美國通脹“洪水”又漲瞭,歐美股市集體“下挫”

美國國內民主黨“激進派”和共和黨“保守派”鬧騰的拜登心煩氣躁,如今又來瞭個“穩健派”。而外部,德、法帶頭“腳踩兩條船,兩邊都不得罪”,這也令拜登的“串聯”成瞭瞎忙活。烏克蘭“倒戈”事兒不大,卻也給拜登“添堵”。

而就在7月13日,拜登又迎來瞭“壞消息”。美國勞工部公佈瞭6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環比再次上漲0.9%。這意味著,美國的通脹不僅沒有好轉,反而還在繼續惡化。不隻如此,美股連同歐洲三大股指在當地時間周二集體“下挫”。道瓊斯指數直接跌瞭0.31%。而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先後蒸發掉瞭0.35%和0.38%。而“遠離美股”的歐洲三大股指,雖然跌幅沒有美股那麼誇張,卻也出現瞭小跌。對此,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稱,美國供應鏈遭遇瓶頸,疫情之下勞動力短缺正在令美國的通脹壓力越來越大。

對此,有經濟學傢開始頻繁呼籲,要求美國盡快促成與包括中國、歐洲在內的貿易夥伴展開會晤,商談盡快撤銷彼此“建立”起來的“懲罰性關稅”,重新打通貿易通道,從而加速美國經濟的“自愈力”。而且美國必須要“克制印鈔”,不然的話,美元泛濫將進一步影響到美國普通人的生活,並再度沖擊美國金融市場。

於是,又有不少人建議,拜登應該與中國在內的“對手”坐下來,好好談談。就像2008年那場經濟危機,隻有中美聯手,才能更好地重啟全球經濟。相反,如果中國不肯幫忙,美國疫情給美國經濟、就業帶來的沖擊,還將持續下去。

這一下,拜登的計劃算是徹底被打亂瞭。疫情沒能控制住,美國的經濟隻能靠“瘋狂印鈔”強打“陣痛劑”,卻又引發美國及全球通脹這個“副作用”。盟友這一邊,更是沒把美國“當回事”,而中、俄、伊三國卻又在美國的打壓下越走越近。

拜登上臺半年多以來,除瞭花錢這件事“完美且超額落實”,其他的計劃,竟然一個都沒完成。難怪民主黨“穩健派”徹底坐不住瞭,若繼續讓拜登“瞎折騰”下去,美國不僅“回歸”無望,甚至美國經濟還將迎來“倒退”。

如今,拜登會低下頭,與中國“和解”嗎?對此,很多的人持懷疑態度。而美國,或將在對抗與衰落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正應瞭部分西方學者的話,“這個時代屬於全球化,美國若逆勢而為,隻會將自己裝進去,必將衰落。”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