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再無避稅天堂,大企業遭遇精準打擊?

世上有兩件事無法避免——死亡和交稅。

疫情大放水用瞭那麼多錢,該有人來買單瞭。

01

全球稅改

今年3月,拜登提出1.9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後,關於加稅的話題討論越來越多。

政府本身是不能創造任何財富的,抗疫和放水,兩個最燒錢的項目超出瞭財政承受能力後,勢必要剪一波羊毛。

首先,傳出消息的是美國。

彭博社在三月份有過一項報道:

與1.9萬億美元的大流行刺激法案相比,拜登下一個長期經濟方案的規模預計會更大,而且不會以政府舉債為資金來源。

簡而言之,在抗疫燒瞭大把的錢後,拜登開始打上“稅收”的主意。特朗普減掉的稅收,可能又要被加回來瞭。

本以為這是美國一傢的事,跟其他國傢沒多大關系。當時誰也沒想到幾個月後,會成為收割全球的一把鐮刀。

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的談判前前後後八年都沒談得下來,哪知前幾天在意大利威尼斯閉幕的二十國集團(G20)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第三次會議的公報石破天驚。

公報宣佈這次的會議達成一個重大共識:

已就更穩定、更公平的國際稅收框架達成歷史性協議。

這次提出的國際稅收改革旨在合理調整征稅權,同時避免企業濫用稅收協定避稅,以適應經濟全球化與數字化趨勢。

各方的意向已經明確瞭,消滅“避稅天堂”!

一是指將對大型跨國企業的部分征稅權從企業註冊地(總部所在地)重新分配至企業經營與盈利地。

二是指設立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結束各國企業稅逐底競爭。

如果協議落實,實施全球最低稅收,將是個重大的趨勢逆轉,一改過去幾十年各國通過削減企業所得稅來吸引投資的情況。跨國公司以後納稅將其經營活動所在地納稅,而不僅是在其註冊地或總部所在地納稅。

避稅大戶互聯網巨頭們將受到最大的影響!

根據測算,政策一旦落實,全球每年將新增約1500億-6000億美元稅收,從大公司身上薅點羊毛來補一補財政赤字和債務。

並且,全球稅改落實的可能性很大。目前,擬定的最低公司稅率為15%,已有132個國傢加入協議。百慕大、開曼群島、列支敦士登等一眾“避稅天堂”也表態支持推動稅改。

由此看來,全球稅改落地隻是時間問題。

02

避稅天堂,資本的天堂

前面也說瞭,本次的全球稅改目的就是消滅避稅天堂,讓各大企業少一點避稅手段,來給疫情中被重度損耗的財政輸血,不然怎麼推8年都推不動,疫情一整,立馬就落地?

利用稅法條款中的漏洞來合法避稅一直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其中最常用的手段便是在低稅或免稅國傢開離岸公司。

這些為企業提供避稅的地區、國傢也被稱為“避稅天堂”。

大部分避稅天堂的發展軌跡都是從殖民者手中獲得主權獨立。由於當地沒有什麼資源和工業,因此他們隻能另辟蹊徑,通過提供離岸金融服務,以非常低的稅率,甚至零稅率來吸引個人和跨國企業到他們國傢設立公司。

當地立法機構通過有利於資本避稅的立法,使得這些地區能夠為避稅、資金跨境流動等提供方便。

基於現代國際法原則,一般情況下獨立主權國傢制定法律,世界其他國傢都無權幹涉,而這一原則也成為避稅天堂的一個保護傘。

維爾京群島主要服務中國市場,巴哈馬主要服務美國市場,澤西島主要服務倫敦市場。

列支敦士登、英屬特克斯以及凱克斯群島、新加坡、迪拜主要提供保密業務。

百慕大和格恩西島鎖定再保市場,開曼群島鎖定避險基金事業,馬恩島致力於英國的投資市場。

不同地區的業務重點都有不同,分工細致,形成瞭一個能為全球資本提供各類服務的完整經濟體系。

在各大避稅天堂的加持下,全球離岸金融資金越聚越多,目前總額已超過30萬億美元,接近中美兩大經濟體一年GDP的總和。

這之中的資產轉移大戶:中國(11000億美元),俄羅斯(7900億美元),韓國(7700億美元),科威特(4900億美元)和巴西(5000億美元)。

假設中國的一個企業,他要通過這個方法來避稅,首先,得在避稅國傢成立母公司;其次,在生產國(中國或其他國傢)成立子公司,負責生產;然後,在銷售國(中國或其他國傢)成立公司,負責銷售。

表面上看,是一傢中國企業,實際上是母公司在開曼群島等避稅天堂,子公司設立在中國或其他國傢。按照稅收原則,在哪的公司給哪交稅,設在開曼的公司給開曼交稅,設在中國的公司給中國交稅。

實際操作中,公司會把利潤轉移到設在低稅率或零稅率的母公司,從而實現避稅。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避稅方法。

03

世間再無避稅天堂

大企業通過設立離岸公司的方法來避稅,早就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各國一直想整治,但效果不佳。

打擊避稅天堂,實現全球統一的稅改,想想都是個超級大工程。長期以來,各國對避稅的打擊也是各自為戰,形不成強力“聯盟”,形成有效合力。

所以,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的談判久久不能落地。

但這一次雷厲風行,半年不到的時間把八年推不動的工作一鼓作氣搞得差不多瞭,背後還是有原因的。

這次全球稅改最大的推手也是美國;也隻有美國有這麼大的國際影響力和實力來搞全球稅改。

畢竟要打擊避稅天堂,必須開曼群島這些國傢乖乖躺平,接受全球稅改的方案。但人傢的安身立命之本就是提供避稅,怎麼能輕易自廢武功。

但美國要是把航母戰鬥群開到你傢門口,你改不改?

答案顯而易見。

現在的情況就是美國沒錢瞭,必須改。

伴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美國經濟面臨巨大危機,美聯儲於2020年3月開始實施“無限量QE(量化寬松)”政策。

之後美國政府也展開瞭瞭一輪又一輪的大規模財政刺激。

自從那時起,美國的債務規模急劇飆升,並在今年3月份首次已超過28萬億美元,4月份結束時為28.2萬億美元。

美國擔負的債務已經超過瞭GDP總量,可以預測,在不遠的未來,這一規模還將會不斷擴大。

放任債務擴大,美債、美元、美國都要崩,隻得想辦法解決或者控制到合理范圍。

方法說起來很簡單——節源開流。

節源現下是不可能瞭,美國經濟要從疫情中恢復過來,還需要持續的刺激計劃,拜登提出的“大基建”也是其中的配套措施。

留給美國能夠選擇的路也僅剩擴充財政收入——加稅。

那麼加誰的稅?

普通民眾顯然沒什麼油水可以榨,美國6月份的CPI都高到天際,通脹已經鬧得“民不聊生”,再加普通美國人的稅等同逼人持槍造反零元購。

拜登幹脆槍口抬高一寸,對大公司和富人開槍。

全球化搞瞭20年,跨國企業賺瞭裡面最大的利潤,而由於避稅天堂和企業的騷操作,跨國企業交的稅,可能都不如一傢普通公司。

不光是美國,幾乎所有國傢都面臨這個問題。

疫情的因素讓經濟面臨持續蕭條,收不到稅,福利又高,政府隻好不斷舉債。

面對同樣的問題,美國和歐盟一拍即合,既然大傢都沒錢,幹脆砍土豪救命。

從拜登上臺第一天起,美歐就開始勾畫全球性的“最低企業稅率。在G20財長峰會上,全球15%的最低企業稅率達成共識。

“討伐”大企業、富人群體、避稅天堂的號角,已經吹響,靠離岸公司逃避大量稅金的時代可能就此劃上休止符。

不過要想通過全球最低稅率來規避大企業的避稅行為,還是不大可能。

他們除瞭離岸公司的轉移利潤方法外,還有通過多種計費增加稅前扣除額;將關聯交易隱形以避開關註;將貿易類型、勞務性質、合同內容或雇傭形式等進行各種轉化以少繳稅款;將財產所得分割調整利潤;成員捆綁考慮減少集團稅負;虛擬業務直接侵蝕稅基等等手段不勝枚舉。

打擊避稅天堂僅僅是斷瞭其中的一條路罷瞭,甚至也隻是讓這條路不那麼好走,從而增加一些稅收來緩解日益陷入窘境的財政赤字。

說白瞭,是稅收版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