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祖先確定瞭?日本人的基因檢測,與中國的這兩個省相似?

滄海不回應悵望,始知徐福解風流。——《祖龍詞》

一提到日本,我們就會想起小日……子過得不錯的日本選手。因為近代某些歷史原因,我們對於日本,常常有著不好的印象。但其實,在很久以前,中國和日本的關系還是很不錯的。據說,在《後漢書》中有過記載,建武帝中元二年的時候,倭國向漢朝上貢。這裡面的倭國,其實就是指的日本。

圖1

而且,我們初中歷史中也曾學習過唐朝歷史,裡面所講的遣唐使,就是指的日本使者。不光是漢唐時期,後面的宋朝等,也和日本有頗多交集。

除此之外,甚至還有傳說說日本其實是中國古人建立的,日本人的祖先是中國人。這樣的傳聞相信大傢並不陌生。

在秦王嬴政一統天下之後,聽方士說,海外有三座仙島,三座仙島上有仙人,更有讓人長生不老的仙藥。

屹立在人道權力巔峰的秦始皇已經不需要凡俗之物瞭,他想要的就是能夠長生不死的仙藥,聽說瞭這個消息,自然興奮不已。

圖2

於是派遣徐福出海去踩在仙藥,徐福一路東渡,最後到達瞭日本,之後就沒再回來。所以,徐福就是日本人的祖先。

那麼,徐福真的是日本人的祖先嗎?

一、傳聞所指,徐福為祖先

在亞洲地區,許多民族的祖先都是有跡可循的,比如我們漢族,隔壁的朝鮮,都有史料記載或是有據可查。但日本大和民族卻是一個異類,我們很難得到他們祖先來源的準確信息,隻有一二傳聞。

最出名的傳聞便是徐福東渡,最後在海外一座島上繁衍生息,最後才有瞭日本。

不但我們很多中國人比較相信這個傳聞,即使是日本,也有不少的日本國民認可。

圖3

因為,這個傳聞不僅僅是傳聞,還有一定的依據。現在,日本島上還有不少和徐福有關的地標性建築。

我們可以查詢到,有一座石柱,上面就刻瞭徐福的名字,那座石柱就在日本的鹿兒島。在那裡,甚至還有徐福的廟宇,並且不隻有一座,足足有數十座。而且,就連徐福當年東渡所帶的五百童男童女的墓地都能在日本找到。即使是日本的名山富士山,也有著許多關於徐福的傳說,最開始稱徐福等人為秦氏,不過之後就被改稱為羽田氏等。

這些傳聞和證據比比皆是,連日本的前首相都說過他自己是徐福的後代。

二、科學數據顯示,日本‍祖先另有其人

雖然有很多傳聞指出徐福就是日本的祖先,但是日本的一位學者卻找到瞭新的證據。

那是一本古籍,古籍的前半章早已不知所蹤,但是後半章卻有明確的記載。徐福東渡的確是來到瞭日本,不過在徐福到達東瀛之前,就有近五十萬的土著。

圖4

這樣看來,徐福並是不日本人的祖先啊!

為瞭研究日本人的源頭究竟是哪裡,國內外也有許多學者貢獻出瞭自己的成果。中科院上海生命研究院出版的一篇雜志中,有一個研究項目,研究項目表明,我國北方人和日本人在基因上居然是一樣的!

本次項目的研究團隊表明,我們中國的漢族隻是一個較為籠統的說法,其實漢族能夠根據分佈地區的不同被分為七類。而根據研究的結果,日本人的基因則和北方漢人的基因相似度極高。

早在前幾年的時候,日本的一些學者也表示,他們在解讀繩文人的遺傳信息時,發現這些遺傳基因中的酒精代謝基因等與我們中國北方漢族的基因幾乎重合。

圖​5

由此看來,繩文人和中國漢族擁有著同一祖先。

但,我們不難發現,日本人的身高明顯比我國北方漢族的身高要低得多。怎麼可能兩者的DNA片段是相同的呢?

這所謂的基因檢測是不是有什麼錯漏之處,日本人的祖先又是不是另有其人?

三、基因與文化比對,最終確定兩省

其實,我們認為北方人都很高,隻是刻板的印象。我國河南、河北兩個省份的北方漢族身高並不高。而日本人的祖先可能就出自這兩個省份。

如果我們仔細地比對我們中國和日本的文化,可以發現雙方有一些共同點存在。日本大和民族較為出名的就是和服,而我們中國的漢服也是有著鼎鼎大名的。

圖6

我們的漢服在款式上看上去和和服是沒什麼關系的,但細心觀察,還是能夠發現許多的相似之處。即使是日本古代所穿著的衣服,也和我們中國許多百姓所穿的衣服有很多相似點。

不過通過更早關於日本的和服的記載來看,那時候日本女子穿的稱為貫頭衣,男子穿的稱為橫服,和我們中國漢服差別還是很大的。有學者推測是日本使者學習瞭中國的服飾文化,改進瞭穿著,才形成瞭和服。

而且,中國和日本早期的交流也是非常多的,在盛唐時期,中日的關系更是友好。因為當時的中國可謂是世界最強國,吸引瞭大量的外國來使,包括日本的遣唐使。

圖7

還有就是日本的文字,也同我們中國的文字有很多共同點,甚至有的文字在發音上完全一致。有傳聞說那是日本遣唐使在唐朝時向中國學習的,也有傳聞說,因為中國是日本的祖先,所以日本的文字才和中國漢字如此相像。

結語:

不過,近代開始,這位中國曾經的來使卻對我們中國人民痛下殺手,數年抗日戰爭,依舊刻骨銘心。

從晚清的中日甲午戰爭到後來的九一八事變、八年抗戰,這個曾經崇拜著我們中國的國度給我帶來瞭血淋淋的傷疤。即便隨著年代愈發的久遠,我們兩國的關系不再那麼僵持,重新建立起瞭聯系。但我們依舊不會忘記歷史,當然,也不會被仇恨所蒙蔽。新時代是開放的時代,自古便是禮儀之邦的我們也會廣泛接納外來文化,和平互利,繁榮發展。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