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最低檔”繳納社保15年,60歲之後,每月能領多少錢?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逐漸提高,很多公司開始為員工進行社會保障金的繳納,社會保障金的繳納對很多就職人員來說,的確有著較為良好的退休保障。

在退休之後,長期繳納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可以領取一部分社會保障金來維持日常生活的開銷,以免因為退休之後喪失個人勞動力,而沒有辦法通過合理途徑獲取生活開支。

那麼如果按最低檔繳納社保15年,60歲之後每月能領到多少錢?按照這個標準來繳納社保的老年人,又真的能依靠領取養老金來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條件嗎?

一、最低檔繳納社保也能滿足退休後日常所需

及時繳納社會保障金就相當於我們定期把錢存銀行中,到自己老瞭之後,把這部分錢取出來,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我們老年時期有一定的經濟保障,而采取這樣的方式獲取的金額也和繳納檔次和繳納年限有很大關系。

很多人想在社保繳納上盡量少花錢,但又想享受社會保障給自己帶來的福利,於是會選擇以最低檔繳納較低的年份,一般會繳納15年。

這樣的情況下退休一個月可以領到多少錢呢?其實從數學的計算中就可以得到結果。當然,我們還需要結合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來進行估計,如果按照現在的比例來算,最低檔位繳納十五年社保,退休後至少可領取到1300元的養老金。

目前我國養老金平均值為3332元,很多人的養老金一個月隻有一千多,但有的人一個月卻能領到六七千。

退休養老金產生如此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一開始繳納基數的不同,養老金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兩個部分,這兩個資金都是根據養老金總資金除以發放月數來進行核算的,比如,50歲發放月數就為195個月,55歲則為170個月,60歲則為139個月。

如果我們根據歷年來養老金的金額進行合理估算,我們會發現,平均每年的漲幅大約在4%~5%。

如果按照這種比例來看,現在的年輕人繳納社保15年之後,能領到的養老金將是現今基礎額的1.75倍,也就是說,15年後,現在開始購買社會養老保險的朋友,大約能獲得2000元每月的退休金。

二、投資理財產品不如養老社保穩定劃算

如果我們進行較為準確的分析核算,會發現這和基本生活開支很多時候基本持平,滿足基本生活所需綽綽有餘。

部分居民認為繳納社會保障金並沒有想象那麼劃算,即使養老金一直上漲的情況下,也得領十年左右的養老金才能回本,既然社會養老金投資的回報率這麼低,為什麼不把這筆錢節省下來,去做更有價值的投資來獲取更高額的收益呢?

但隻要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常規的投資理財產品和社會保障基金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穩定性,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相信大傢對於這句話已經是耳熟能詳,在不同的市場當中,投資都需要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

雖然說賺的時候大傢會笑逐顏開,但虧本的時候也會讓大傢心痛欲絕。就拿證券市場為例,證券市場的漲跌幅非常高,甚至有很多公司出現利好消息之後,大傢都知道在一定時間內會上漲,但涉及到自身資產的波動,很難實現情緒上的平穩和絕對理性的思考。

因此很多人會在莊傢洗盤或者局勢震蕩的時候選擇將股票賣出,或者認為股票還能再多漲一點,於是選擇繼續持有對應股票,但是股票在上漲之後往往會迎來一波沖高回落,而這時市值快速下降會使很多人內心跌宕起伏,這種極大的不確定性,也意味著投資者需要有更強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理性思考,才更有可能在投資當中獲利。

而且人的貪念是無限的,在投資過程當中,很多人為瞭獲取更高的收益,會利用投資杠桿來加大獲利空間,但獲利空間增長的同時波動空間也變得更大,一旦股票市值出現波動或下跌的情況,很容易把本金全數賠進去,甚至還會負債累累。

結語

社會保障金的繳納和退休金的發放,從某種角度來講是國傢給人民群眾停供的保障和福利,其回報率很穩定,可以讓大傢在退休之後,享受極為穩定的收入來源,不用害怕因為投資風險或各種不穩定因素,對於生活的基本保障造成影響,想要享受安穩老年生活的人定期繳納社會保障金,絕對是最為理性且穩妥的選擇。

當然,有更強風險承受能力的朋友,也可以在繳納社會保障金的同時,進行其他的投資和資金運作,這樣就能實現在獲得基本社會保障的同時,有獲得更多被動收入的可能性。

想瞭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秀兒觀民生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