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焦慮真的會讓女人變得致命

容貌焦慮,算是這半年最熱的話題,抖音上這個話題的瀏覽量達到瞭14億,微博話題“你有容貌焦慮嗎”有7.7億瀏覽量。

它不僅讓普通人坐立難安,也讓本就以美麗為明顯特征的娛樂圈內卷得厲害,比體重早已落伍,現在的比賽更精細,腰、腿、鎖骨、胳膊等等身體細節都要被放大觀看,高度磨皮+美顏的超強濾鏡成瞭常態,不僅磨滅瞭毛孔,也磨滅瞭真實。

就昨天,換瞭全新發色給雜志拍照的大冪冪毫無意外的上瞭熱搜,但昨天下午話題已經變成#楊冪爸爸說她的馬甲線還要加油,明明已經擁有萬千女性羨慕的名品身材也是萬千男性心中的內娛女神代表,來自爸爸這份“鞭策”從一個側面顯示容貌焦慮始終伴隨著楊冪。

楊冪的最新雜志照。

小姐姐不禁想起這陣子在追的《致命女人》第二季,女主角艾爾瑪從一個安定的中年婦女一步步滑入罪惡深淵,始作俑者就是容貌焦慮,與之相對的是劇集又提供瞭另一個樣本,那就是感知到容貌焦慮卻在積極對抗且過得更好的女兒角色。

《致命女人》第二季裡,女兒迪(左)反而比母親艾爾瑪更有勇氣掙脫容貌焦慮。

這半年來高居話題榜的“容貌焦慮”,或許會讓某些女人更“自律”,馬甲線練的更明顯身材更玲瓏有致,卻也可能讓更多女性意識到掙脫這種無形壓力並不是件難事,“致命吸引力”從來都是不同角度的看法而已。

01

美即是正義,不美就不正義,是真的嗎?

說真的,《致命女人》第二季女主角艾爾瑪從一開始就比第一季三位不同年代的女主角來得致命。在一般人眼裡她長相“致命”,手段“致命”。可看她那麼努力想融入園藝俱樂部,想和那些掌握鎮上八卦權的貴婦們做朋友,忍不住感嘆:這就是過去時期的容貌焦慮受害者。

先看艾爾瑪的成長,她的青春期正值上世紀20年代,也就是《瞭不起的蓋茨比》中的時代。

那個時代雖然也有時髦前衛的flappers,比如《瞭不起的蓋茨比》中的Jordan,但大多數女性,社會地位仍然低於男性,女性很難找到工作,而且工資也比男性低很多。

因此,結婚就成瞭她們生存的唯一途徑,也因此,容貌變得至關重要,容貌不佳帶來的焦慮,絕對可以致命。

第二集開頭,艾爾瑪回憶中的舞會就是這樣,同齡的漂亮女孩們和男伴一起翩翩起舞,和她約會過的校草湯姆·麥迪遜,也在與別的漂亮女孩跳舞親吻。

艾爾瑪甚至都沒有質問,隻是哭著跑到瞭沒人的草地上,如此才認識瞭丈夫伯特倫。

不能說伯特倫是艾爾瑪的屈就,因為兩人相遇時他是那樣地善良、體貼、有禮貌,但如果艾爾瑪當時能為自己爭取的話,事情不會如此發展,人到中年的她也不會如此不甘。

因此她對於園藝俱樂部的熱切關註,跟少女時期對校草校花的關註其實並無二致,進入園藝俱樂部,就是她對少女時期外形被否定被忽視的補足,她以為如此便能得到尊重,像瑞塔一樣得到重視。

這願望如此之強烈,以至於她漸漸迷失,甚至扭曲。一開始,她相信“溫和知足的人將繼承大地”。

得知加入有望後,她不惜偷女鄰居的衣服、傢具等等,來偽裝出高雅的假象,甚至撒謊去過巴黎,卻在詢問中漏瞭餡。

加入俱樂部的每一次進展,都是對艾爾瑪的誘惑,都是她對自己年少時忍耐順從的反叛,是遲來的彌補,因此一次比一次更強烈。

這從她對丈夫連環殺手身份的反應就能看出來,開始她無法忍受,一想到丈夫讓那麼多人死於非命,即使沒有痛苦,她都無法忍受,後來她卻開始利用丈夫嫻熟的殺人手段,為自己加入俱樂部清除障礙。

這些行為看似極端,可想想現在頻頻出現的整容貸,修圖到親媽都認不出的“照騙”,也不足為奇,畢竟時至今日,不管何種職業的女性,一旦出現在新聞中,最先和最多被評價的,都是容貌和身材。

甚至《復仇者聯盟》裡的寡姐上節目都吐槽主持人,問他們(其他超級英雄的演員)的都是有趣的問題,怎麼輪到我就變成瞭發型妝容和衣服?!

有句網絡流行語:美即是正義,那反過來說,不美就不正義。如果容貌和身材成為女性的唯一衡量標準,那艾爾瑪的行為就不再匪夷所思,就連那些為瞭美可以背負巨額貸款可以斷骨增高的行為,全都變得合情合理瞭。但這樣,真的對嗎?

女配麗塔(左)在劇中有一段“美即正義”的名臺詞,那就是女人變得更聰明更漂亮更強大,人們就會選擇性忘記她曾經的樣子。

02

美的人,才能要求更多,是真的嗎?

故事開頭這樣說艾爾瑪的生活,“多年以來的被忽視教會瞭她,不要過分期待”。不管是男人,還是園藝俱樂部。

丈夫在聽瞭一早上她對加入園藝俱樂部的熱切渴望之後,以那裡都是富得流油的人而勸說她不要申請,艾爾瑪帶著失望,又理所當然地勸說自己,是我不該這麼期待。

“你不夠美,不能要求太多。”她一直被這樣教育,也一直這樣教育女兒迪:“別的女生能有面包,我卻隻有面包屑,我想要更多,但媽媽讓我覺得,長得不漂亮的女生,就應該感激當下所得。”

因此,迪很長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找一個軟飯男當男友,沒問題。她必須扮成清潔工,才能每兩周見他一次,隻能在一起一小時,還都是在床上,她也覺得沒問題。

因為她隻能得到面包屑,因為“像我這樣的女孩永遠得不到像他這樣的帥哥。”在僅有的60分鐘裡,她可以忘記從前那些渣男給她的傷害,她不能要求更多,因為她不漂亮。

幸好,對所有因容貌和身材而引起的不公,迪選擇瞭不再容忍,大鬧餐廳那一場戲,令人舒適無比。

03

擁有愛,就擁有一切,是真的!

迪和母親的最大不同,源於她成長於美國第一代女權運動的浪潮中,雖然戰後有很多女性被擠回瞭傢中,但工作崗位已經比母親年輕時多瞭很多。

像迪就可以當服務生,同事中有人還從秘書學校畢業,即使薪水不高,能選擇的職業也有限,卻也足夠糊口,看過《廣告狂人》的話就知道。雖然這一點在劇中並無展開,因此我們隻說後者——也就是她得到瞭足夠的愛。

伯特倫雖是一個連環殺手,可無論作為父親,還是作為丈夫,他都堪稱典范。他一直深愛著妻子艾爾瑪,對她抱有足夠的尊重。

第一集開場時,艾爾瑪因為終於有瞭加入俱樂部的機會而興奮不已,將他從睡夢中吵醒,一早上都在說著他很不感興趣的話題,這段中有個很容易忽視的細節。伯特倫在沖澡,艾爾瑪在外面興奮地說著俱樂部的來龍去脈,即使隔著簾子,有水聲,毫無興趣,他仍然點瞭點頭,表示在聽著妻子的話。

而在妻子表示為瞭參加俱樂部的派對,必須要有一條時髦的新裙子,雙眼含淚說“我得光彩奪目,哪怕隻有一次”。

伯特倫的反應令人感動,小姐姐不是指拿出錢包,不是我們現在說的買買買,而是真正的感同身受,想讓妻子美夢成真。

對女兒的態度也是如此。傢裡是中產階層,父母並不以女兒是個服務員為恥,他們愛她,始終待她平和而友善。她鼓勵母親時,母親說“我真為現在的你感到驕傲”。在她誤以為父親出軌,打電話回傢質問時,父親的態度也始終平和而溫柔。

小姐姐最喜歡這一傢子的戲,是艾爾瑪和伯特倫銷毀車子時,伯特倫被困水中,艾爾瑪冒險救他,兩人濕漉漉地回到傢,女兒在門口迎接,互相詢問今晚都過得如何。

雖然他們彼此撒瞭謊,愛意仍然彌漫其中,令人感動。

童年少年時期得到的愛,能源源不斷地滋養餘生,安全感、自信、自愛等等作為人所需要的品質,都來源於此。這也是迪能大鬧餐館,能對渣男說不的底氣,因為“我值得擁有更多,這感覺真棒”。

因此,同樣是昨天上瞭熱搜的張新成一番話才會有那麼多人誇他三觀正確,最近出演男女互換身體題材作品的張新城覺得對抗容貌焦慮就要自信起來。對普通人來說確實是這樣,愛和自信就足以對抗容貌焦慮,讓自己舒適地生活。

可對前面提到的內娛的容貌焦慮內卷,則沒有這麼簡單。流量小花、流量小生多以容貌身材來營銷,是因為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這裡就不點名瞭,但你肯定能想起幾個名字。

沒有作品代表自己,就隻能用形象,比如楊冪之前那個扭腰事件,營銷不成反被錘,對於新人來說情有可原,但對於成名已久,不缺資源的楊冪,就妥妥是下坡路瞭。

希望無論大花小花,大生小生們,都多多用作品說話吧,別懂不懂就整A4腰、漫畫腿,粉絲們已經夠辛苦瞭,相煎何太急呀。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