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儲蓄國債利率下調40基點,銀行存款利率也下降,錢該去那裡?

從2018年開始,德先生反復提示,我國的存款利率已經進入到下行周期,要抓住現有的高息存款機會窗口,未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再不會有比2018年、2019年更高的存款利息瞭。同樣儲蓄國債的收益率也是如此走勢。一語成讖,現在大傢都看到瞭不斷下跌的定期存款利率,同樣在7月,儲蓄國債發行公告中,國債利率也下降瞭。

儲蓄國債無論是電子式的還是憑證式的,以及各類中長期的定期存款,包括大額存單,都是那些厭惡金融風險的保守型理財者,以及退休後老人最喜歡的金融產品,沒有第三名。尤其是當國債每次發行時,銀行排隊的壯觀局面就知道受歡迎的程度瞭,但是他們現在的吸引力也在逐步下降。我們的閑錢該去哪裡呢?

儲蓄國債利率下調,看看近3年的下調歷史

7月7日,財政部官網正式發佈公告,決定於7月10日發行第五、六期電子式儲蓄國債,發行規模合計400億。但是此次有著與6月發行的重大不同,那就是固定利率下調瞭!3年期儲蓄國債利率為3.4%,5年期儲蓄國債利率為3.57%,對比6月份發行的儲蓄國債利率,各自下降瞭40個基點,也就是0.4%,下降幅度超過10%。此次調整還是挺突然的。

其實在這近三年,我國的儲蓄國債利率也是不斷在調低收益率的,基本上同存款利率的下降保持瞭同一步伐。在2019年以前,我國儲蓄國債利率比較高,那時候存款利率也挺高,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在一些小銀行基本上都能標到5.4%左右。那麼同期3年期儲蓄國債4%,5年期儲蓄國債4.27%。到瞭2020年8月,定期存款利率已經下調一波瞭,最高的利率水平一般在4.8%左右,此時發行的儲蓄國債收益率也就下降瞭,3年期儲蓄國債降到瞭3.8%,5年期儲蓄國債降到瞭3.97%,各自下降20個基點和30個基點。

因為定期存款產品同儲蓄國債產品都屬於高信用低風險金融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收益率伴隨著相互下跌也是一個正常現象。但是理財者就沒福瞭。

定期存款利率已經下調到位,未來比較長的時間不會再下降

6月20日,央行公佈存款利率定價機制改變,“基準利率加上浮比例”變成瞭“基準利率+基點”的模式。有不少理財者以為這隻是一種計算模式的轉變,但是沒想到隨著利率自律委員會的指導通知,這就開啟瞭我國存款利率近年來的最大一次下調。要求四大國有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基點上限分別最高可以基點增加10bp、50bp、60bp,國有四大行之外的銀行基點上限分別最高可以基點增加20bp、75bp、80bp。

在此調整措施下,中長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明顯下降瞭非常大。最高的定期存款,也就是四大行之外的其他類型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產品,最高利率也就僅僅隻有3.55%瞭(2.75%+0.8%)。回顧一下近三年的存款利率變化,大傢也能感受其利率的明顯下降。

在2019年第四季度之前,我國的存款市場上百花齊放,各種創新存款產品紛紛推出,其中最高曾有過年化6%的5年期智能存款產品。之後隨著智能存款下架,假結構性存款從市場中退出,以及取消定期存款靠檔計息的條款,未來提前支取必須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息。以及隨後推出的一系列窗口指導,讓存款利率有效下降,但是一些小銀行的最高利率還能抵達在4.8%左右。隨著6月20日的通知,定期存款利率都又一次的下降。

但是唯一的好的信號在於,隨著此次存款利率定價機制的改變,我國的定期存款利率不會再下調瞭,很長一段時間會維持在這一水平。

現有利率水平下,到底買儲蓄國債還是定期存款,相互再比較下

兩者都是極低風險的高信用金融產品,在風險角度基本上是一致的,那麼剩下就是比較購買條件以及收益率的水平瞭。在目前的利率水平下,其實兩者各有千秋。購買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比選擇何種品種的購買。不過有兩個顯著的優點,讓國債勝過儲蓄品種。

1. 儲蓄國債仍然可以進行靠檔計息,而存款產品全部取消瞭。儲蓄國債隻要持有時間隻要超過6個月的,如果提前支取就會按照實際持有時間,參照不同利率計算實際利息。而定期存款類產品靠檔計息條款在今年初就沒有瞭,而且監管嚴令不容許銀行再設置此類條款,提前支取必須按照活期存款利率來計算。

2. 電子式儲蓄國債實行按年付息制,也就是說每年都會給付利息一次,買國債每年利息自動到賬,非常貼近不少民眾的日常養老開支需求,也可以將獲得的利息用於再投資。而定期存款現在要求要到期才付本金和利息。現在除瞭極少個別的定期存款還可以按月或者按年付息,剩下大多數都是到期才還本付息瞭。

不過從整個收益率角度,現在兩者的收益率差別不大。不過存款是時時刻刻都可以去銀行去存的,而國債必須按照發行計劃去搶購。這是國債最大的不便之處,不能日常認購。但是國債可以免除個人所得稅,又是存款不能相比的。

餘錢該去哪裡?不儲蓄不買國債?老人和保守型民眾該如何選?

本來存款利率下調之後,很多保守型的儲戶和老人都在盼望著7月份發行的儲蓄國債。因為6月份剛剛發行完的儲蓄國債,利率還在3.97%呢,相對比較高。但是當公告出來之後,老人和風險厭惡型的保守型理財民眾彷徨瞭。現在國債和定期存款的吸引力慢慢下降瞭。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他們可能減少定期存款,會將儲蓄轉移成有效的投資。或投身於證券市場,或投身於各種理財產品。但是對於這些民眾的認知,尤其是老人來說,除瞭國債和定期存款是能夠接受的,而且還是有著充分認知的理財品種,其他所有的理財產品可能也是不懂也不知,也不知道發生損失的可能性有多大。那麼在目前理財產品破除剛兌的前提下,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參與。尤其是歲數越大的老人越不參與。風險厭惡的理財者也不要參與,等過兩年理財市場穩定再說。

“咬定青山不放松”,這可能是對於這類民眾未來理財的最好建議瞭。仔細思考,例如老人理財的目的並不是為瞭發傢致富,僅僅是想讓自己的現有積蓄可以得到有效的保值,能跟得上物價上調的步伐就可以瞭。所以老人的存款是不能承擔任何風險的。那麼就還是定期存款和儲蓄國債吧,這些最穩妥可靠,而且也不用再學習新知識,讓自己理財更高效省事。

堅定下來,寧可繼續買國債或者去存利率越來越低的定期存款,暫時也不要投身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其實仔細觀察,有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其收益率現在還是比不上現有中長期定期存款的利率高呢。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