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大V買私募基金,狂跌47%,我們還能相信誰?

基金圈又爆出個大瓜,某財經大V被媒體爆料,翻車瞭!

原因是他組建的一隻私募基金三個月就遇到凈值腰斬,這支基金是2020年11月成立的,截至2021年2月4日,凈值跌去瞭47%!

通過查詢可以看到,這傢由大V擔任要職的私募公司名下共有6隻基金,但是其中四隻已經是清算後狀態瞭。

雖然大V本人承認翻車,但還是很嘴硬地舉瞭些投資大師翻車的例子,試圖淡化自己的責任。可是公道自在人心,嘴上說得再好,信任他投資他的粉絲遭受的損失卻是實實實在在的。

可能有些朋友對私募還不太瞭解,甚至私募基金在普通投資者眼裡可能也是個挺神秘的事,總感覺一提私募就跟危險、坑人畫上等號。我們先簡單說說~

首先,我們平時買的基金多是公募基金,公募的意思是: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募集資金並以證券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

而私募和公募是相對的,私募基金跟我們平時能輕易買到的公募基金有幾個明顯不同:

  1. 私募起步門檻高,多為100萬起投;而公募有些甚至1元起投,門檻低;

  2. 私募不得公開宣傳,隻能私下簽約,且投資一隻私募基金的人數不能超過200人;

  3. 抽成方式不同,私募基金不光每年會收取一定管理費,還會抽走每年增值的一部分;

  4. 基金資產構成、凈值公佈周期不透明。

綜合上面的幾個特點,使得私募跟普通投資者的距離變得有點遠瞭。不過要強調的是,私募基金跟坑人可不能劃等號,它們也是在基金協會有登記的正規機構。

根據中基協的統計顯示,截止5月底,全國私募基金的業務規模超16萬億。私募基金的管理人中也不乏昔日的明星基金經理,因為私募做好瞭,機構的利潤抽成可要比公募收管理費爽多瞭,這就是很多優秀人才由公募跳到私募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一隻私募基金能夠獲得超期收益,當然有它自己獨到的投資策略,但是像這位大V一樣,名下基金三個月就遭到清盤,很難撇清風控的責任,何況你自己在發起基金時也曾放話說年化收益率在30%以上。

作為公眾人物,作為財經大V,通過自己的發言和產品幫助粉絲躲避一些投資市場陷阱,這是作為公眾人物和被粉絲信賴後應該盡到的義務,如果隻是為瞭收割一波粉絲流量,一心奔錢看的話,結果隻能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同樣是財經博主,我們在這裡提示您,在投資前要先學習,這和開車之前先學出駕照一個意思。就算你沒時間系統學習傢庭資產配置的基礎知識,也要明白這裡邊的核心邏輯,比如要分散投資,組合投資,備用的錢要留出來,對沖風險的保險要有,權益類資產要控制比例等等。

再往細節上說,比如買基金,也不是看好瞭哪一個就隻買這一隻,要先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若幹不同的基金,該定投的定投,該設置止盈止損點的要設置。

總之,不要抱著一夜暴富的幻想,我們做投資理財為的是提高生活質量,讓財富穩健增值,不是像賭博一樣為瞭虛幻的財富泡沫。

就像前邊說到的這支暴跌的基金,如果參與者投入的百萬資金,在自己配置的資產中比例合理,我想這對於他們來說不算什麼,可能在其它方面的投資收益會彌補這部分損失。但是,但是如果這百萬資金是投資者的全部身傢,那麼這種搏一搏的行為可以說直接葬送瞭自己。

看到這裡,我們希望大傢能從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上警醒,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沒有百萬現金來投私募,覺著這樣的例子離自己很遠,反而很容易受到那些暴富個例的影響。

還是以開車舉例,在路上,我們總能看到有別人的車,在身旁呼嘯而過,超速行駛,看著威風的很,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按捺不住的要踩油門,這個時候要註意瞭,我們不要隻看到別人飛奔時的瀟灑,撞的最慘的反而也是這些人。我們自己要掌握好方向盤,控制車速,這樣才能平穩的達到目的地。

大傢也要謹記,不要迷信某某大V,不要被他們如何的光輝戰績迷瞭眼,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斷。

最後,如果你在配置資產這個過程裡遇上瞭困難,要記得,隨時可以私信聽金社,我們會竭盡所能的幫你分析。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