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容易發生通脹,美國相比較要容易發生,為何日本卻不易發生?

可能大傢對於通貨膨脹會有一種本能的排斥,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適當的通貨膨脹對經濟體系不是壞事。比較關註經濟這方面的人應該知道,中國的GDP位列世界第二,是發展中國傢的第一,僅次於美國。中國的經濟市場有著很強的活力,但是對應的也容易發生一些問題,最常見的就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最明顯的就是物價飛漲,比如中國的房價,在過去的20年中,100元的人民幣,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概念,但現在並不能和之前一樣,這就是因為通貨膨脹導致的。還有一些商品,比如,銅,鐵,鋁,石油等。

那為什麼美國和日本就不容易發生通貨膨脹呢,特別是美國,作為第一經濟強國,所承擔的風險應該高於中國才對。這是因為,美元憑借著全球的貨幣霸主優勢,在國傢遇到困難時,可以選擇發行更多的美元來控制,但是這很損害其他的國傢的經濟。一旦美元發行數量超過,其他國傢也要采取相應措施,否則很容易造成通貨膨脹。

那日本又是為什麼呢?日元不是和美元一樣有霸主優勢的,甚至於日元的匯率很低。但是日本國內物價並沒有有太多的漲幅。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中國,美國和日本的匯率大不相同。

中國的利率一直高於這兩個國傢,這也是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存錢的原因,存的錢越多,收到的利息就會越多,但美國和日本的情況與中國截然不同。美國的利率很低,而日本幾乎沒有利率。與過去的20年相比,中國的利率已經一降再降,但是利率依舊保持在1.5%以上,貸款利率達到瞭5%以上。利率越高就代表有較大的空間進行調節經濟,這樣有一個直接好處就是,每當需要經濟頹靡時,直接降低利率釋放出大量的資金,大量的資金釋放就會導致物價上漲。但是美元的霸主地位已經讓其他國傢承擔瞭一部分本國的經濟壓力,所以肯定沒有中國的通脹表現明顯。而日本本就接近0利率瞭,都沒有釋放的空間,又何談明顯通脹。

二、中國,美國,日本的經濟模式截然不同

在中國經濟中,可以說消費,投資,出口是呈現一種三足鼎立的狀態。主要通過貨幣政策刺激消費和投資,靠直接降低利率即可完成。但是出口與中國的制造業模式以及匯率密切相關,國內的資源不如其他國傢豐富,倒是很多材料需要從國外進口,但是如果全球的需求量上升,美元貶值,中國的進口原材料價格就會隨之大幅度增加,就像被人扼住瞭喉嚨一樣。

日本的經濟模式與中國十分相似,但又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日本出口的大部分商品都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掌握瞭技術,就掌握瞭價格的把控權。所以,中國沒有技術就會處處受制於人,匯率的變動對於日本來說要遠遠低於中國。美國更不用提瞭,憑借著美元這張所謂的王牌,可以讓全世界幫他買單,影響也低於中國。

三、中國,美國,日本的主要消費潛力也不同

中國地廣人多,消費潛力巨大,隨著國傢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開越高,對於高端產業的需求也會逐步上身。但是日本的國土面積狹小,隻是一個島國,而且國內的老齡化少子化十分嚴重,消費潛力已經很難有提升空間瞭。

但是不發生通脹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沒有風險,收益就會小。經濟停滯,物價停止,也就代表這個國傢的市場已經過度飽和,沒有什麼創業和投資的就會,也就代表無法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適度的保持通脹是有利於國傢經濟發展的,就像適當的壓力,才可以促使人的進步。

其實,不管是發達國傢還是發展中國傢都會發生高通脹的問題,比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由發達國傢對石油的過分依賴,導致因為石油危機出現過高通脹問題。美聯儲采取瞭一系列寬松的貨幣政策,開始大力鼓勵當地居民進行房地產投資,這才使得經濟持續繁榮,但由此美國的通脹也開始持續攀升。但是物極必反,面對經濟過熱的問題,美聯儲選擇瞭加息,導致美國債券跌入熊市。過度的寬松也讓本就如同沒有地基的美國經濟迅速陷入危機,直接導致瞭美國金融危機的發生。

再比如發展中國傢,墨西哥居民因為受到瞭勞動合同期限制,對工資進行談判時根本沒有預期到通脹程度所帶來的影響,導致居民工資遠遠低於物價,購買力低下進而抑制瞭居民消費,進一步加劇瞭社會動蕩。

結語

經濟直接關系到民生問題,民生問題又會直接關系到社會安定,想要人民安居樂業,就必須牢牢掌控經濟動向,洞察經濟危機,提前做好應對措施,保障人民的福祉是每一個國傢的首要任務。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