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授疑惑:為何中國人從來不提起自己的血統?

回顧歷史,當年陳勝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擲地有聲,無論經過多少時間,依舊回蕩在世人耳畔。

英國教授曾經直言:西方血統的必須要純正高貴,我實在看不懂中國人,為何中國人從來不提起自己的血統?

其實這暴露瞭中西方之間關於傢族血統的區別問題,但更多的是我們從中學習到什麼知識,又能感悟些什麼道理。加官進爵,稱王侯拜將相的人就是天生的貴種嗎?出身高貴,血統純正的就是天生的貴族嗎?

血統論帶來的問題

血統在廣義概念上是指祖先的血統和身份決定瞭一個人的命運,包括未來的發展情況。

血統論一說在封建社會相當受歡迎,當時的人們都相信出身高貴自然就能在人生途中一帆風順,但如今都21世紀,依舊有人迷信血統一說,這不免有些滑稽。

直到現在,依舊有人覺得白種人就是要比其他人種更高貴,在審美觀念上認為白種人天生麗質,氣質和智商優於其他人種,有的人覺得自己與西方人種結合生出的寶寶就是優於其他孩子,這裡比較有趣的是,這些與血統論有關的觀點或多或少都在影響著普通老百姓。

血統論最為突出的問題其實是種族歧視,2020年5月美國當地的“弗洛伊德事件”在國內外引起瞭巨大反響,美國白人警察肖萬和其他3名白人同事,在拘捕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時采取暴力執法,期間弗洛伊德強調自己不能呼吸,但都不予理會。

此事件一出,自然觸動瞭美國長期以來的種族歧視問題,因為血統帶來的不平等,不僅僅隻是美國,西方國傢自古以來就存在血統論,所謂貴族是神的恩賜,其他平民百姓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在無數戰爭之中,其實或多或少都因為血統論觀念根深蒂固而導致戰爭的殘酷性,種族滅絕,慘無人道的大屠殺,低劣人種就隻能淪為奴隸等戰爭悲劇總是反復上演。

西方人非常看重血統,其中王位世襲制尤為突出,1688年開始,英國就規定瞭王位繼承的原則,必須由具有貴族血統的人來繼承王位,其目的是不僅僅是為瞭政治目的,也是為瞭保證血統的純正高貴,哪怕君主底下無子嗣,也必須在全國上下尋找具有王室血統的人來繼承王位,而近親結婚來維持血統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瞭。

中國的血統論

中國古代也存在一定的血統論,我國古代為瞭帝王為瞭鞏固其政治地位,血統論在某種程度上是起到瞭政治作用,或者說淪為政治工具。

這裡需要提到神明在血統論中的影響,西方人常常將歷代君王稱為神明的後代,以此來讓平民信奉君權,或者說君權包裹下的神權。

中國也有自己的神明,但從我們瞭解的歷史來看,中國神話中的神仙,除瞭造人的女媧、開天辟地的盤古,創造文字的伏羲之外,我們熟知的二郎神、媽祖等神仙,包括《西遊記》裡的眾多神仙都是由凡人修煉而成。

這其實很明顯地說明瞭一個問題:在中國人的觀念裡,神仙亦是凡人所變,而凡人想要成仙,通過自身的勤奮努力也能成為神仙,位列仙班。

通過現象看本質,中國人骨子裡是不相信血統論一說的,或者說對於血統論事嗤之以鼻的,不然不會有凡人修煉成仙的各種經典傳說。

那中國存在利用血統論的歷史嗎?答案是肯定的,中國古代帝王常常被賦予神秘色彩,塑造瞭一種神聖,高大的君王形象,以此來讓平民百姓敬畏王權,但陳勝的那句石破天驚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流傳百世,為什麼依舊能讓人為之精神振奮。

因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代表瞭中國人民最深刻的思想觀念,無論是升官發財,還是走向人生巔峰,出生都不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後天的勤奮努力,人生路上的各種機遇更容易被重視。

當然,在中國古代也存在著出身來決定命運的時候,最直接的體現是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夏商周時期,我國的選官制度為世襲世祿制,隻要父親一輩在朝為官,那下一代就能繼續繼承父親的官位,這樣的選官制度無疑是存在很大弊端的。

中國古代帝王早早意識到這樣選舉人才存在的巨大弊端,漢朝時期,就由地方官吏向朝廷舉薦人才,這在一定意義上讓許多出身貧寒的能人志士得以入朝為官,但這樣的制度也存在弊端,於是到瞭魏晉南北朝,因為門閥勢力的膨脹,為瞭遏制其勢力就有瞭九品中正制,許多有能力但做官無門的才子也有瞭更多機會走上仕途。

科舉制的出現是我國封建時期采取最公平的選拔人才的方式,通過考試來決定你的未來走向,在封建時期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實屬不易,恰好也說明中國一種重視的是個人能力,而非血統出身。

中國也一直在探索讓最廣大人民群眾獲取最大利益的道路,而非隻是一部分人享有最好的資源。

文中反復提到的陳勝起義時說的那句話,其實由點入面,由淺入深就能回答英國教授對中國人問什麼不提自己的血統的疑問。

哪怕陳勝在最後起義失敗瞭,但他所傳達的國人不談出身,隻論能力的精神思想永久不衰。

總結

或許中國人不是不提血統,而是壓根不將血統論掛在心上,甚至覺得將血統論掛在嘴邊會惹人捧腹大笑,旁人不僅會笑,還會遠離自詡尊貴的人。

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在血統論上的觀念各有不同,但也不代表西方的血統論就是一定要猛烈批判的,每個國傢的文化傳承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保持尊重和明辨是非的態度,而非人雲亦雲。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