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志願軍”遠征中東,幫埃及打以色列?朝鮮語讓敵人一臉懵逼

朝鮮遠征中東?這是真的

相信軍迷朋友對“風語者”的故事都很熟悉,如果有一種敵人完全搞不清楚的語言,即使明語喊話,一樣能起到保密的作用。

“風語者”這種非常有創造性的“戰法”,多數是有意為之,比如美國的那瓦霍密碼,抗戰時期中國滇軍部隊的白族話,對越作戰期間解放軍的溫州話。

▲達瓦裡希們,上天打美國鬼子啦!

也有一些是無意間造成的,比如抗美援朝戰爭中,曾有蘇軍飛行員以志願軍的身份參戰,他們在戰鬥時講一口蹩腳的漢語或朝鮮語互相溝通,後來幹脆就直接講俄語,一度把對面的“聯合國軍”給搞蒙瞭。

當然,他們最後還是搞清楚瞭,對面有“俄國人”在幫忙。但是,為瞭把戰爭限制在局部,隻能裝不知道,不敢透露給媒體,飛行員們被嚴令不得亂講,以免被迫跟蘇聯撕破臉打世界大戰。

▲以劇《淚之谷》中的以軍監聽站

朝鮮戰爭停戰20年後的中東戰爭,以色列的監聽人員同樣聽到瞭一種完全不懂的語言,既不是英法語系,也不是中東系,當然也不是漢語,感到莫名其妙——莫非是對面從哪兒搬來瞭救兵?

他們聽到瞭的是什麼語言呢?朝鮮語!原來,朝鮮真的派來瞭“朝鮮人民志願軍”,幫助埃及死磕以色列。

奇怪,朝鮮為什麼要不遠萬裡,來蹚中東這灘渾水?埃及為什麼要找朝鮮這個遙遠的小國來幫忙呢?

這看看當時埃及的情況,中東自古以來就是四戰之地,在二戰後更是成為“冷戰中的熱戰”的戰場。埃及,擁有蘇伊士運河,國土面積也大,整體實力強,遂成為阿拉伯世界的帶頭大哥。

▲對埃及至關重要的阿斯旺水壩由蘇聯援建

冷戰嘛,大背景就是美蘇對抗。既然以色列抱瞭美國大腿,那蘇聯當然就全力支持以色列的敵人瞭,所以埃及得到瞭蘇聯的大筆援助,蘇聯一度把雙方的合作抬到瞭“蘇埃關系是社會主義國傢同發展中國傢發展關系的典范”這樣的高度。

1955年2月,以色列突襲加沙地帶的埃軍,埃及急需外購武器裝備,而歐美各國均不能滿足埃及的要求,隻有蘇聯迅速通過捷克斯洛伐克提供瞭包括200架米格戰機、24架噴氣式轟炸機、100輛重型坦克、6艘軍艦以及火炮、裝甲車、各種輕武器和彈藥,價格僅是西方軍火的十分之一,還不附加條件,埃及總統納塞爾喜出望外。

後來,蘇聯為埃及制定瞭第一個五年計劃,援建瞭阿斯旺大壩在內的七十多項建設項目,甚至還有核反應堆!至於坦克、戰機、導彈、潛艇、軍艦,更是源源不斷的“砸”給埃及,力度之大,堪比對中國的“156項”。

▲赫魯曉夫和納賽爾,關系好的時候,非常親密

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為拉攏埃及,答應補充埃及在戰爭中的全部武器損失,一般武器“半價處理”,飛機全免,而且承諾埃及要多少,蘇聯就給多少,對埃及的軍援,一度占到蘇聯對外軍援的37.5%!

再加上在第二次中東戰爭中,蘇聯在外交上力挺埃及,挫敗瞭英法以的侵略,形象瞬間高大,成為埃及人眼中“弱小民族的支持者,阿拉伯人的好朋友”。緊接著埃及總統納塞爾宣佈,將仿效蘇聯走“阿拉伯社會主義”的道路,這令赫魯曉夫非常高興——這個中東小弟,穩瞭!

但是,如此大手筆,難道隻是圖個好名頭?

▲東西我要,基地……不給,赫魯曉夫:MMP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蘇聯還有更進一步目標——獲得在埃及的駐軍權,設立軍事基地。但納賽爾嚴守主權底線,就是不答應這兩條,令蘇聯頗為惱火。

勃列日涅夫上臺後,對埃及這種吃掉糖衣,丟掉炮彈的對策更為不滿,使出瞭“上屋抽梯”的邪招,以迫使埃及就范。

1967年5月11日,從莫斯科傳出瞭一個驚人的消息——以色列正在準備進攻敘利亞!全世界都把目光對準瞭敘以邊境,以色列再三要求蘇聯大使到邊境實地查看,以澄清消息,遭到拒絕。

因為當時埃敘兩國在名義上合並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作為一個整體來對付以色列,所以埃及必須要做出反應。不明究裡的納賽爾下令接管瞭埃以邊界的“聯合國緊急部隊”防區,又封鎖瞭以色列南方的出海口蒂朗海峽。

▲六日戰爭,埃及喪師失地

以色列感覺受到瞭重大威脅,幹脆假戲真做,這就第三次中東戰爭,即“六日戰爭”。企圖按第二次中東戰爭經驗,後發制人,依靠大國壓迫以色列來贏得勝利的阿拉伯國傢,這次卻吃瞭癟——美國全力支持以色列,蘇聯卻作壁上觀,不僅不提供援助,反而還在阿拉伯國傢一敗塗地時敦促埃及接受停火。

仗打不贏,老大哥又雪上加霜陰瞭自己一把,萬般無奈的納塞爾隻得打掉牙和血吞,咽下丟掉西奈半島的苦果。以色列則奪取瞭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戈蘭高地,共6.5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大獲全勝,埃及顏面掃地。

然而環顧世界,卻隻有蘇聯可以依靠。此時,蘇聯提出幫助埃及恢復軍力,補充裝備,條件嘛,當然就是讓我駐軍囉。

▲蘇聯終於獲得地中海沿岸三個基地

這時候的納塞爾已經沒任何拒絕的底氣瞭——1968年,埃及與蘇聯簽下條約,亞歷山大港成為蘇聯地中海特遣艦隊基地,賽德港、馬魯特等軍港也有權使用,蘇聯如願以償控制瞭蘇伊士運河,獲得瞭隨時掐掉海上石油通道的能力。蘇聯還派來瞭多達兩萬名的軍事顧問,甚至佈置到埃軍連隊一級,導彈、先進戰機等裝備,都掌握在蘇軍顧問手中——埃及成瞭蘇聯的衛星國。

▲我薩達特來瞭!以色列顫抖吧!

1970年,在戰爭失敗、經濟衰退、主權淪喪、兩頭受氣的潰局中,埃及總統納塞爾鬱悶而死。

繼任總統是一位政治強人——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他一改納塞爾一邊倒的錯誤政策,堅持走自己的道路,打算以戰促和,達成與以色列的和議,改善埃及的不利局面。

彼時蘇聯正在中東與美國搞緩和,不支持埃及動手,也不兌現許諾提供的武器。1972年7月,薩達特一怒之下將蘇聯軍事顧問和專傢全部驅逐,“結束所有蘇聯顧問和蘇聯部隊在埃及承擔的任務”,埃蘇關系破裂瞭。

▲埃軍全盤蘇化,東西還得接著用

可是問題也來瞭,你可以把蘇聯顧問趕走,但要跟以色列幹,蘇式裝備還得接著用啊,怎麼辦呢?此時,遠在東方的朝鮮,進入瞭埃及的視野。

為什麼要找朝鮮這個小國?

首先,朝鮮在政治和外交上一直都站在埃及一邊,雖然很難有實質性的幫助,但態度令埃及非常滿意。作為回報,埃及也在聯合國呼應朝鮮的主張,比如要求美國從韓國撤軍。

其次,在軍事上,朝鮮同埃及一樣都使用蘇制武器,熟悉相關裝備和戰法,用來接替蘇聯顧問再合適不過瞭。

▲對抗美國,朝鮮敢打也會打

第三,朝鮮擁有充分的對美作戰經驗,用來對付走美系軍事路線的以色列也挺合適。況且朝鮮還真敢幹,不僅扣留過美國“普韋佈洛”號偵察船,還打掉過EC-121偵察機,令埃及非常佩服。

1973年3月,朝鮮人民武力部部長張正恒訪問埃及,埃空軍司令穆巴拉克(就是後來的埃及總統)和埃及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沙茲利陪同視察瞭蘇伊士運河前線,期間向朝鮮提出瞭派飛行員來埃及助戰的動議。

朝鮮考慮,抗以援埃,可以增加在中東的影響力,增進與埃及的友好關系,還能讓朝鮮空軍獲得寶貴的戰鬥經驗,隨即表示原則同意。張正恒與沙茲利先是簽下協議,一個月後穆巴拉克回訪朝鮮,面見金日成,敲定瞭具體計劃。

這個計劃很快就落實瞭,1973年6月,朝鮮軍事顧問團開赴埃及,共1500人。考慮到以色列摩薩德和美國CIA無孔不入的情報網,他們身著便服,偽裝成勞工,躲過瞭一切偵察。

▲個頭最高的那位就是趙明䘵,他已於2010年去世

這些人員中,最為精幹的是朝鮮空軍援助團,共39人,20名飛行員、8名地勤、5名翻譯、3名行政人員、1名政委、1名軍醫和1名炊事員,領隊是朝鮮空軍參謀長趙明祿。別看人少,這些飛行員都是有2千多飛行小時的老手,比埃及空軍那些菜鳥強多瞭。他們一到前線就開始指導埃空軍展開訓練,沿蘇伊士河防線進行戰備飛行。

趙明祿與穆巴拉克進行瞭多次推演,趙明䘵提出,仿效六日戰爭中以色列的奇襲戰法,先北上繞行地中海上空,再從海上進行低空空防,就能有效避開以軍的正面防禦。在朝鮮顧問的指導下,埃及空軍進行瞭非常有效的準備。

不過,這個動靜不可能長期瞞住,以軍在監聽無線電時已經聽到瞭陌生的“思密達”,一開始估計是非常惶惑的——這是埃及人從猴子那兒搬來的救兵嗎?不過後來還是搞清楚瞭,這是朝鮮語,而且公佈瞭這個消息。當然,埃及和朝鮮都是一口否認——鬼知道你聽到瞭啥,反正,不是我,別瞎說!

▲被米格21擊落的幻影3

果然,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打響的第一天,埃及空軍正是按照朝鮮顧問制定的路線,先發制人,成功實施瞭突襲。埃及空軍在20分鐘內摧毀瞭西奈半島上90%的以色列軍事目標,代價僅是15架飛機。據以色列國防部公報稱,朝鮮飛行員還親自上陣,駕駛8架米格-21,擊落瞭多架以軍戰機——朝鮮飛行員扮演瞭蘇軍飛行員在朝鮮戰爭中的角色。

雖然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傢仍然是失敗的一方,但就埃及而言,由於在戰爭初期的出色表現,令以色列不得不重視起來,達到瞭以打促談,收回西奈半島的戰略目的。

出瞭大力的朝鮮,自然也就成瞭埃及的恩人,埃及必須有所回報。雖然遠隔萬裡,沒法幫朝鮮去打美韓,但埃及提供瞭朝鮮夢寐以求的好東西——彈道導彈。

▲朝鮮“人民志願軍”換來瞭導彈

1977年,埃及向朝鮮轉讓瞭兩枚“飛毛腿-B”導彈,以及至少一輛9P117發射車,這些武器全是蘇聯的軍援。

這份來自埃及的厚禮被朝鮮貨輪運回南浦港,轉交給瞭“平壤養豬廠”進行仿制,命名為“華城-5號”(Hwasong-5)。從此朝鮮有瞭彈道導彈,一路演變到後來的“大浦洞”和“勞動”,後來又被出口到伊朗和巴勒斯坦,成瞭朝鮮武器外貿的重要組成部分。

你可能會奇怪,朝鮮的“養豬廠”好厲害,居然還能仿制導彈?

其實,這是個掩人耳目的稱呼,它的正式名稱是“1月25日機械廠”,位於平壤,由第二經濟委員會管轄。

埃及在與以色列達成和平協定後,因為解決瞭戰爭威脅後,經濟好轉很多,收獲不小,在外交上也來瞭個大轉向,全面倒向美國。

但埃及對朝鮮的態度,並不因此而變化。

穆巴拉克當上埃及總統後,拒不承認韓國,“我要堅守與金日成主席的盟約,誓死不與韓國建交。”金日成也在1983年穆巴拉克訪朝時表示,“1973年戰爭時,朝鮮與埃及像兄弟般並肩戰鬥。”

▲朝鮮的電信網絡是埃及幫助建設的

直到1995年中韓建交,穆巴拉克才與朝鮮新領導人金正日溝通後,與韓國正式建交,但與朝鮮的關系未損。朝鮮以“祖國戰爭紀念館”為藍本,在埃及修建瞭“十月戰爭紀念館”,埃及的電信巨頭Orascom,也曾經是朝鮮唯一的3G運營商。

▲2013年,朝鮮人民保安部副部長李松在烏幹達培訓警察

其實,別看朝鮮這個國傢不大,又夾大國之間,其志可不小,在越南戰爭和很多年後的敘利亞戰場上,甚至在一些非洲國傢,同樣出現瞭朝鮮軍人的身影,或與韓國角力PK,或與美國明爭暗鬥。當然,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瞭。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