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兩次均敗訴!1900萬存入銀行,5年後隻剩34元,錢都去哪瞭?

在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大多數的居民都有著存款的習慣。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把錢存在銀行,首先是對銀行安全的信任,其次是因為存在銀行可以獲得一定的利息。但其實存在銀行真的安全嗎?在網上時不時也會出現一些有關於儲蓄安全的問題。我們今天就來統一總結一下。

銀行本身違規

其實有關於銀行違規操作的現象,還是比較少見的,但是在今年華夏、東亞、招商、中國以及渤海銀行都受到瞭銀保監會的處理並罰款,而罰款金額總計更是高達3.66億。那麼為什麼這五傢銀行會受到處罰呢?就是因為這五傢銀行在為用戶推薦的理財產品中,存在大量的虛假信息,嚴重影響瞭用戶的權益。同時這5傢銀行,在對並購和貸款等業務上,也有一定的違規操作。

雖然說目前這五傢銀行已經受到瞭處罰,也進行瞭改正。但在未來的日子裡,誰又能保證其它銀行不會再犯這些錯誤瞭?所以我們在進行存款時,一定要仔細地去辨別,謹防因為虛假信息,導致的資金虧損。

銀行員工違規操作

其實銀行員工違規操作和銀行自身違規操作相比來說,還是非常常見的,在網絡上有很多類似的案例可以查看。僅在今年,就有兩次銀行員工大額挪用儲蓄用戶資產的事件被曝光。這兩次事件中,挪用的金額分別是243萬元和1200多萬元,尤其是後者,金額龐大得讓人駭人聽聞。最重要的是後者挪用大額的儲蓄資金,竟然是用來網絡賭博!

通過這兩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銀行的個別工作人員,是擁有不小的權限的,所以我們在銀行儲蓄時,一定要註意安全。雖然說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我們也沒有任何辦法去防范,但是我們可以在根本上去防范事情發生,比如在挑選存款銀行時,可以選擇當地規模較大,口碑較好的機構。

代理財的坑很大

相信很多人在大額存款的時候,都會有銀行的工作者,向你推薦一些理財或者代理財的業務,但其實這中間的風險是非常高的。就比如曾經有一位用戶,在某銀行存款高達一千九百多萬,但是在存款時,他將自己銀行賬號以及密碼都交給瞭銀行經理,讓他幫忙進行理財。

而在五年之後,這名用戶突然發現自己的一千九百多萬存款居然隻剩下34.7元。那導致這筆巨款消失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位銀行經理,在五年的時間內不斷地利用這筆錢去投資,但每一次都是血本無歸。而面對一千九百多萬的大額損失,確實應該由這位銀行經理來承擔,而法律方面也確實給予瞭支持,判處銀行經理賠償一千多萬的損失。

但是這位銀行經理又怎麼可能賠償得瞭如此大額的損失?所以這位用戶便去起訴法院,認為自己的財產損失,銀行是要承擔大部分原因的。但其實這位用戶委托銀行經理代理財的行為是合法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屢次起訴銀行都以失敗告終。而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就是這1900萬不翼而飛。

所以我們在銀行儲蓄存款時,一定要註意這些理財和代理財的各種業務。雖然說確實能夠帶來比利息更高的收益,但是相對的,我們也要承擔更高的風險。而這個風險一旦發生,在不在我們的承擔范圍之內?這些都是需要去考慮的,而不是被高額的收益麻痹雙眼。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