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又被撕,揭開瞭富傢子女的“傷疤”

錄取季加畢業季,幾傢歡喜幾傢愁。

有孩子的傢庭,這是頭等大事。大戶人傢也一樣,前不久賭王傢的小女兒何超欣從麻省理工學院正式畢業。據港媒報道,她用3年時間完成4年課程,獲得瞭管理學與建築學雙學士學位。

四太梁安琪高興得不得瞭:“每個子女都有自己興趣,自己選喜歡的科目,孩子有好成績,當然開心”,誇女兒“一向都那麼聰明”。

前半句是老母親的欣慰,但後半句網友就笑瞭,“我們都懶得質疑學位的水分瞭,您自己還非得此地無銀三百兩。”大傢的吐槽像是看透瞭名校與資本的勾當,本來已經熄火,一下子又被點著瞭。

畢竟,富貴傢庭的孩子,幾乎個個畢業於世界名校啊。

李嘉誠的兩個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都曾經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李澤鉅斯坦福大學土木工程畢業,李澤楷則是肄業)

香港女富豪楊敏德,擁有麻省理工學院學士及哈佛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她女兒潘楚穎則畢業於哈佛大學哲學系;

▲楊敏德的前夫潘迪生後來娶瞭楊紫瓊,1991年離婚。有意思的是,楊紫瓊和潘楚穎居然結為幹母女,關系一直很好

內地也是。何超欣的閨蜜,華為二公主姚安娜,去年從哈佛電腦工程和統計數據專業,今年轉身進瞭娛樂圈。

作為萬達太子爺,王思聰畢業於倫敦大學哲學系,但不久前與網紅孫一寧開撕的風波中,被網友質疑學歷造假,說他在倫敦大學隻讀瞭一年就被勸退,他本人沒有回應。

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之子張康陽,畢業於常青藤盟校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

與此對應的另一組數據是,2012至2018年,香港富豪給美國大學的捐款高達1.84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2億。

李嘉誠是最大的捐款者,其中給到斯坦福大學的捐款數目超過3700萬美元。四太梁安琪則是在2017和2018兩年內向麻省理工先後六次捐贈,共計300萬美元。

2014年,被熱議的潘石屹夫婦捐贈哈佛事件,就曾被解讀為是為即將念大學的兒子“買”一張價值1500萬美金的入學門票。

父輩捐款加上孩子讀名校,就一定能推導出“富二代沒有真材實料”嗎?格局小瞭。

梁安琪給麻省理工的捐款,發生在何猷君入學之後,而且何猷君的好成績也都是有資料可以查證的。

他擅長數學,曾多次被邀請參加“世界數學競賽”,連續兩年在“世界數學測試”邀請賽中獲獎,成年之後又參加過多檔比拼智商的電視節目。

智商高,反應快,大傢有目共睹。

還有一個微妙的原因,賭王傢族從何東開始就極其註重教育,賭王本人也是。

貼著學霸title的何猷君,樂於向父親展示自己的頭腦和成績,這和為傢族誕下長孫一樣,是獲取父親寵愛、器重的資本。

他曾說過,父親一直希望傢族裡有人可以通過自己的本事考入世界名校,可惜一直沒有如願,還暗諷同輩孩子裡有人成績非常差,學歷是直接花錢買的。

再回看下梁安琪捐款的時間,2017年正是何超欣入學麻省理工的時間。在這之前,何超欣一直在英國讀寄宿學校,傳出的消息是劍橋大學已經錄取瞭她,但她自己想換個新環境,就去瞭麻省理工。

臨時轉考的難度,加上捐款的爆料,很難不讓人想多。

何猷君一通暗諷,把自己親妹妹也拖下瞭水。

姚安娜2015年入學時,還有一位被哈佛大學提前錄取的華人學生郭文景,她的履歷顯然有說服力得多——拿下奧賽浙江賽區一等獎和多項北美奧賽冠軍。

而姚安娜的簡介上顯示,她被錄取的主要原因是跳芭蕾和做公益。今年,姚安娜宣佈正式逐夢娛樂圈,處女秀MV一發佈,大傢對“芭蕾舞職業級水平”也產生瞭懷疑。

通過巨額捐款把孩子送進世界名校,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哈佛紐約校友會曾透露,哈佛有一條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如果可以給哈佛捐一座圖書館或一棟教學樓,捐款人的子女無論高中表現如何,都可以被錄取。

這條不成文的規定,同樣適用於其他常春藤盟校。

韓劇《頂樓》裡,窮人傢女孩露娜去中學的音樂室練琴,被富傢女孩珍妮擠兌:你沒資格用這間教室,這是我媽給學校捐建的。

劇中孩子們擠破頭想上的清雅藝高,本身就是財閥的下屬產業,幾乎被財閥傢公子小姐們內定。貧寒傢庭的孩子,隻有天資最出眾的鳳毛麟角,才有可能分得一點蛋糕邊角料。

不過,當我查閱瞭大量資料、瞭解瞭“捐款入校”的來龍去脈之後,作為被富豪後代們碾壓的普通人,反而有些理解瞭這種不公平的教育模式。

所謂的美國名校,最早是第一批殖民者來到美洲大陸後建立的教會學校,也就是美國上層社會子弟上大學的地方,權貴的後代們在這裡互相認識和建立聯系。

這些大學很多是私立學校,上一代花錢贊助學校,本質上是為瞭培養繼承人,孩子們畢業後都是到自傢公司接管職位的。

說白瞭,學校孩子們的事兒,就是精英們傢裡的事兒。

但隨著教育普及,很多平民刻苦努力,他們的孩子遠遠超過瞭權貴傢的紈絝子弟,精英們意識到:需要給這些孩子機會,畢竟真發展需要真人才嘛。

於是,名校裡的平民學生增加瞭。但很快權貴們又發現,比例越來越不正常,自己傢出錢出力打造的教育資源,怎麼能被這麼多平民享受呢?

於是這些大學開始修改錄取標準,設置瞭很多公立學校沒有的課程,比如小語種、馬術、高爾夫……普通傢庭的孩子明顯沒有條件去學習,這也是“素質教育”最初的雛形。

遊戲規則改來改去,為瞭確保精英子弟的錄取比例,同時又要維持一定的生源質量,最後妥協的結果就是現在這樣:既重視考試成績,也要求“綜合素質”,但這兩者都有很多能做手腳的地方。

現在的私立美國名校,錄取方式主要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精英階層的後代拎包入住,要麼是權貴俱樂部的一員,要麼與學校是世代校友,傢裡幾代人都在這裡學習,精英底子紮得很深。

第二種是世界范圍內砸錢的富豪,建立一個基金會,然後基金會出面給學校蓋樓,引進名師引進先進設備,提供獎學金。

這就像是咱們國內傢庭給孩子買學區房,隻不過人傢直接把條件往上拉瞭幾個level,是爭奪教育資源過程中產生的潛規則。

第三種則是開啟雞娃模式,既要想辦法讓孩子有個不錯的文化課成績,又要砸錢培養孩子各種技能,在貴族教育體系裡,練大提琴比學吉他優雅,擊劍比武術洋氣。

不止於此,你還要花時間、找人脈,讓孩子去大機構實習,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最後去非洲當個志願者。

不過,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特別突出的成就,能拿到國傢級的大賽獎項,被錄取的可能性也很高——畢竟這屬於名校需要的優質生源,能夯實學校的聲譽。

B站上有個諷刺的段子,說一個大資本傢的孩子,中產階級的孩子,黑人的孩子在一起聊天。(頂鍋蓋說一句,絕對沒有種族歧視的意思哈)

中產的孩子說:我在為耶魯大學的入學考試而準備。

黑人孩子問:什麼是耶魯?

大資本傢孩子問:什麼是考試?

對於靠自己的能力考上常春藤的這部分學生來說,名校的確給他們提供瞭難得的、接受精英教育的機會。

但我們也不必過於迷戀精英教育,很多時候是我們過於理想化瞭所謂的“素質教育”。

曾在耶魯教過十年書的威廉·德雷謝維奇寫過一本書,叫作《優秀的綿羊》,打破瞭很多人長久以來的兩個誤解——

第一,名校的學生並不總是那麼優秀。

第二,素質教育並不一定比我們死磕教科書更輕松快樂。

(下面的核心內容來源於萬維鋼老師,先跟他表個白)

萬維鋼老師在解讀的時候,虛構瞭兩個學生:清華大學的小明和耶魯大學的Joe,兩個人都是出類拔萃的精英。

不同在於,小明來自農村,是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一類人。Joe則是多才多藝的代表,從小就精通遊泳、網球和冰球,是高中學生會副主席,經常去社區醫院幫助殘疾人做康復運動,去非洲當過志願者。

表面上看起來,他們是如此不同,一個死讀書,一個全面發展,一個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一個早已看過全世界。但實際上,Joe和小明是非常相似的一類人。

他們都很累,小明為瞭刷學分績點早起熬夜,Joe同樣在為學校裡的各種考核指標焦頭爛額;有人嘲笑小明學的那些知識工作之後根本用不上,但Joe很多時候幹的事也隻是為瞭拿經驗值,他為瞭顯示自己有文化,很多書隻讀開頭、結尾,至於能從一本書中真正學到什麼,Joe根本沒時間在乎。

Joe和小明誰的未來更好?誰都說不準。

就像朋友圈裡,你羨慕的那個人——被爸媽念叨瞭十幾年的別人傢孩子;班級群裡那個聰明到不像人類的學霸;嫁瞭富二代的表姐;在北京買瞭房落瞭戶的人生贏傢堂哥。

說不定,他們在真實生活裡,也在羨慕著你的某一面。

如何過看起來好的一生?羅翔老師的答案特別智慧: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好的標準,good加個s就變成瞭商品,好像賺錢即是一切。

如果世界上所有職業的衡量標準都是是否賺錢,那這樣做一切職業分工就沒有意義瞭。

你要去尋找什麼叫good,才可以去過good的一生,才可以避免隨波逐流,內心才會有一種篤定,才會拒絕跟別人攀比,才會拒絕被別人所攀比。”

希望我們都能陪著孩子找到自己生命裡的Good。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