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交社保,每月往銀行存1000元,存15年夠養老嗎?答案是否定的

引言

在國傢一直努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同時,延遲退休政策似乎離大傢的生活越來越近瞭。在未來,九零後、零零後的退休年齡很有可能會達到65歲。所以有不少的網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那就是既然自己要繳納社保,退休年齡還要被延長,如果不繳納這些錢,而是每個月用1000塊錢去存到銀行的話,一直存15年的時間,等到以後退休的時候再把這筆錢拿出來,是不是也可以過上比較體面的退休生活呢?

和繳納社保相比,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這筆錢一直控制在自己的賬戶裡,隻要存夠瞭15年的時間就可以退休瞭。這個問題一時間引起瞭網絡上面廣泛的討論,大傢都比較好奇,如果采用這種個人存款養老方式的話,是否可以保證退休以後的生活呢?

我們可以先來計算一下,如果一個月存1000塊錢的話,一年合算下來就是1.2萬,存15年,相當於18萬的存款。按照銀行存款2.1%的年利率來計算的話,15年期間本金加利息的金額大概有20萬。

現在看起來,這20萬的數量似乎並不少,但是如果隻用這20萬的個人養老存款的話,肯定是沒有辦法過上比較安逸的養老生活的。哪怕我們不把通貨膨脹的因素考慮進去,光是一年隻消費兩萬元左右,在十年內這些錢也會被用完。

所以如果想著每個月存上一點錢就能夠在老的時候過上比較安逸的養老生活,這種想法似乎有些不合實際。那麼,如果選擇繳納養老基金的優勢在於哪裡呢?第一,國傢在養老金方面的規定是隻要交滿瞭15年的話,就可以一直領取養老金。

雖然隻交納15年的社保,以後領取的養老金金額不會太高,但是這個金額卻是可以一直領取下去的,直到本人死亡為止,這當然可以給大傢基本的生活帶來保障。

然而自己存錢沒有這方面的保障,個人存款養老金要麼會在短時間內被用完,要麼就是被通貨膨脹因素引起購買力不如以前的情況。

第二,養老金的金額其實每年都是有所提升的,基本上可以保證大傢領取到的養老金不會受到通貨膨脹的因素影響,因為養老金金額的上漲幅度要比通貨膨脹率高很多,所以這樣可以保證大傢的生活。

比如今年的養老金就實現瞭第17次連續上漲,雖然上漲幅度隻有4.5%,但是這個期間的CPI的上漲幅度在3%以內。所以養老金的上漲幅度會一直比通貨膨脹的上漲幅度更高,但是你把錢存到銀行裡面的話,是抵擋不住通貨膨脹的影響的。

第三,如果你是高齡退休老人的話,國傢還會給予你一定的補貼。有些老人退休的時候年齡還不是特別大,工資的基數也相對比較低,哪怕是經歷瞭多次的工資普調後,工資收入還是遠遠不夠平均養老金水平。

針對這部分人群,國傢會對70或80歲以上的老年人給予補貼。因為這部分老年人的身體狀況不如那些五六十歲的人,所以他們在醫藥費、護工費方面的開銷是非常大的,國傢給予的這部分補貼主要是幫助70歲或80歲以上的老年人能夠把看病支出的負擔減輕一些。

但如果你選擇瞭存款養老的方式,自然也就沒有辦法享受國傢的這部分福利待遇瞭。第四,不少職工都認為每個月繳納社保是一筆不小的壓力,所以和企業達成共識,企業不為職工繳納社保,而是把這部分錢直接加在工資裡面。

但事實上,在繳納社保的時候,個人繳納的隻是當中的一小部分,公司繳納的才是大部分。如果職工為瞭眼前的利益不願意繳納社保的話,公司並沒有吃到什麼虧,吃虧的是職工自己。

要知道,如果是自由職業者或者個體戶想要繳納社保的話,他們可是需要自己承擔所有金額的。長期繳納社保其實可以理解成是一種儲蓄型的長期存款,這筆錢你是不可以隨便動用的,隻有退休之後才能使用。

但是如果自己存錢來養老的話,如果中途發生什麼需要用錢的情況,很有可能會把這筆錢取出來用掉,那麼以後養老就沒有用的瞭。

結語

從各個角度上來看,自己存錢養老的好處都沒有交滿養老保險15年的好處更多。有的人覺得從上班開始就一直交社保到退休真的時間太長瞭,但事實上,我國的社保一直遵循多繳多得的宗旨,你交的時間越長,你以後獲得的養老金也就越高。

今日話題:假設不繳納社保,每月向銀行裡存款1000元,存15年後夠養老嗎?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