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終於進入尾聲?美國中產成博弈犧牲品,中國為何能越挫越勇

“貿易是互利雙贏的。”

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在中美貿易戰時隔一年之後,再次說起瞭這句話。自從貿易戰開始,林教授的觀點就沒有變過,總結來講就是一句話: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絕不是美國對中國的恩惠。

一直不承認這一觀點的美方,在近段時間以來,態度突然180度大轉變,不僅向中國示好,還試圖牽線搭橋和中方重回談判桌。這是否意味著貿易戰就要結束瞭?

中美貿易戰即將結束?

近期,中美關系出現瞭重大轉折,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美國財長耶倫分別進行瞭視頻通話,並且每次的通話時間都長達50分鐘,很多網友都對通話內容表示好奇。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兩次的溝通中,美方明顯放下瞭自己的姿態,承認瞭中美雙方確實在許多領域都要進行合作。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想弄明白其中的緣由,首先要從三個字入手——貿易戰。

2019年百度上突然多出來一個詞條,短短五個字,但卻非常的刺眼——中美貿易戰,在19年的9月,美國終於按捺不住黑紙白字的對中國進行壓制,聲稱要對中國加征關稅3000億美元。美國獅子大開口野心勃勃,這個巨額征稅,是美國看著逐漸強大的中國,氣不打一處來,最好的例證。美國本以為勝券在握,可以借此狠狠地搜刮中國一次,但是沒有想到時至今日,損失慘重的卻是美國的中產階級。

說起貿易爭端,我們首先要知道美國為何要發起,主要是發生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的出口領域,占據明顯優勢;二是中國的技術知識,出口領域對市場有直接的競爭作用,技術知識是不直接影響的,而是起著非常重要的隱性推動作用。

聽到這裡,由於比較學術,相信很多人還是沒有聽明白,美國為什麼要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畢竟這個詞聽瞭一年多瞭,但是真的要追根溯源地問為什麼?還真沒有幾個人能說得明白。

概括來講,主要有3點。

第一是貿易不平等。近年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依賴逐年遞增,美國自認為“吃虧”,特朗普執政期間就尤為強調,對華貿易主要是要減少貿易逆差。這樣的言論也受到瞭美國人的支持,具體表現是,特朗普曾經以對華貿易戰的堅硬態度,在政治上迎合選民,為自己的中期選舉鋪平道路。

第二點就是,為瞭轉移國內矛盾。這也是西方各國的慣用伎倆。目前美國的勞動力成本極高,正因為如此,許多企業傢紛紛將目光投向國外,將不少制造業的工廠向發展中國傢發展,其中就有中國,這樣的方法雖然解決瞭美國的燃眉之急,但同時也使美國大量的勞動力失去勞動機會,失業率升高。在這個節骨眼上,美國沒有能力妥善解決失業問題,便直接將矛頭指向中國,為美國民眾找到一個情緒發泄的出口。

最後一點也是美國的真心話,那就是遏制中國的發展,具體來講是要限制中國高新技術的發展。“中國制造2025”以及德國“工業4.0”的中高端制造業崛起對美國的全面威脅與沖擊愈發明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研發支出國。美國看到這份數據統計後,徹底坐不住瞭,眼看著自己“世界第一”的頭銜受到威脅,美國甚至不顧臉面,不顧原則,對中國發起瞭貿易戰。

盡管中方一再反對和嚴正聲明,但是美國還是啟動瞭“301調查”,打響瞭貿易戰的第一槍,之後特朗普政府又計劃將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加強對中國的施壓力度,阻止中國推進“中國制造2025”計劃。在全國貿易一體化發展的當今,美國的做法無疑是將自己孤立瞭起來。

面對美國的強硬,中國一直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傢,從不主動挑釁發起任何方面的爭鬥,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原則問題更是絕不妥協,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看似是圍繞在經濟方面的無煙戰爭,為的是限制中國高科技方面的發展,而實際上,這場貿易戰一旦開打,將是關乎兩個國傢的國運。

中美的貿易戰始於特朗普政府時期。大傢都知道,特朗普從政之前是一位商人,他甚至還在自己的自傳《做生意的藝術》中,大談做生意的四個階段,一是提出驚人的目標;二是大肆宣傳;三是決策反復搖擺;四是獲得直觀的結果。

面對這樣一位商人性格的領導人,再加上美國欺軟怕硬的文化性格、“揀軟柿子捏”是美國歷來的做法,“不撞南墻不回頭”是美國的習慣性思維。中國與美國這場貿易戰必須要打。

有“戰爭”就必然有犧牲,對於這場無煙的“戰爭”來說,似乎讓無辜的美國中產階級,承擔瞭最大的損失。

因貿易戰失業的中產階級,誰來拯救?

剛剛打響貿易戰的時候,人心惶惶,大傢紛紛猜測誰是贏傢,擔心因為貿易戰,我們國傢會受到影響,但是一年多後的今天,發現大傢口中已經不再談論此事,貿易戰還沒有結束,不過在人們的心目中似乎已經結束瞭,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貿易戰並沒有影響到我國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也沒有因為貿易戰的發生,需要重新適應新的變化,而相反的是,再看美國那邊,貿易戰卻成為瞭他們繞不開的一個詞,各州的民眾因為貿易戰叫苦連連。

當初想要遏制中國的高達25%的關稅,現在已經成為瞭扼殺密歇根州木材行業發展的罪魁禍首,目前已經有超過10傢的木材廠無法維持運營,宣告倒閉,同時“倒閉”的還有木材廠提供的優質就業崗位,而崗位消失的數量達到瞭數千個,這也就意味著會進一步加大美國的失業率。

除此之外,美國艾奧瓦州的農民們,隻能每天按部就班地去查看自傢大豆的收成情況和質量,但卻無法保證,隻要自己的大豆品質足夠優秀,就能夠在市場上賣個好價錢。要知道,之前中國買傢可是美國大豆的主要購買者,60%的產量都是出口中國,而自從美國向中國發起貿易戰之後,現在的出口產量比例已經降到瞭個位數,中國的進口商也轉向瞭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傢的供應商瞭。

至此,由於貿易戰,美國的各個行業都飽受痛苦,據統計,中國與美國的貿易往來,支撐著美國100萬個就業崗位,而自從兩國關系緊張,貿易摩擦不斷,美國已經損失瞭約24.5萬個崗位、1080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

多年來,美國各州都與中國有著極其密切的經濟往來,自此切斷貿易之後,隨著時間的積累,對於美國的劣勢逐漸顯露,加利福尼亞州一名官員無奈的發出瞭肺腑之言:我們沒有外交政策,那是聯邦政府的職責。但我們的確有對外關系,那對我們極為重要。

但可惜的是,即使他們明確地知道這層對外關系尤為重要,知道對華出口支撐加利福尼亞州約14.6萬個就業崗位。但是卻不能做出任何有益於關系發展的舉措,隻能繼續看美國的中產階級逐漸成為中美貿易戰的犧牲品。

隨著2020年的到來,疫情再次打亂瞭美國陣腳和國際秩序,這一時期的美國全部50個州的對華出口都增加瞭18%。這一增長是中國放棄瞭對美國商品征收報復性關稅,不僅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的承諾,而且還購買瞭數十億美元的商品,比如農產品。

但之後的美國似乎將這一事情再次拋擲腦後,不僅沒有想結束貿易戰的意思,反而在最近開啟的G7峰會中,處處針對中國,讓不少媒體稱,此次的G7峰會雖然沒有中國的身影,但是到處都是中國的痕跡,因為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在開會期間,所談論的重大事務全部都與中國有關。

比如說,要求徹查疫情源頭,企圖將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政治化,再比如,號召其他的參與國聯合起來壓制中國,但是此言論一出,並沒有國傢敢明確地與美國站在統一戰線,反而是語言委婉,沒有當場作出表態。

毫無疑問,曾經的美國大哥,之所以不復往常有“忠誠”的追隨者,其中一個方面的原因就是中國的強大,這也是中國為什麼可以在這場貿易戰中越挫越勇的重要原因。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經過疫情的洗禮,讓不少國傢看清瞭美國的真面目,那些看似美滿的友誼,在利益面前終將不堪一擊。

但是一心想重振雄風的美國,想法依舊很多,企圖聯合G7峰會的成員國們,共同開辟一條與“一帶一路”相同的貿易線,甚至還聲稱要取代“一帶一路”。

隻是美國有一點太樂觀瞭,拜登面前的美國,在貿易戰之後,競爭力和綜合國力已經大不如前。

迫切希望恢復中美貿易,拜登急瞭?

在中國,有著運營十年以上的美國公司,這些公司將獲得的利潤再次投入到美國國內的研發項目,由此形成瞭一個良性循環,不僅公司本身賺的盆滿缽滿,還因為公司實力的雄厚創造瞭不少報酬優厚的就業崗位。

不過這樣美好的景象,也隻是以前,現在沒有瞭中美的技術貿易,美國還想要有多餘資金投入研發、人才、工廠,簡直是天方夜譚,更不要說想要借中國的東風,使美國企業保持行業內的領先地位瞭。美國目前通過無效的關稅、嚴厲的出口管制,和其他限制措施毫無必要地阻礙瞭貿易關系,直接削弱瞭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

因此,對於中方來說,美國越是打壓,中方越是勇猛,不僅在封鎖高新科技的情況下,進行自主研發,也讓原本依賴於中方的美國企業頻頻受挫。

美國的企業傢也因為中美貿易戰焦頭爛額,他們清楚地意識到,美國企業的增長很大部分依賴於中國,畢竟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之一,而這場貿易戰下,美國企業舉步維艱,擺在他們的路並不清晰,如果因為貿易戰退出瞭中國市場,那麼不少企業也就直接退出瞭世界500強,面對這樣的巨大損失,不知道美國的企業傢究竟會如何評價這場貿易戰呢?

非但如此,美國不僅要承擔中美貿易戰的巨大損失,更棘手的是,美國的“黑天鵝”已經到來,通貨膨脹已經非常嚴重,面對著已知的危險,美國這次又想到瞭中國,迫不及待的想要與中國展開對話。那個曾經趾高氣昂的美國,終於也不堪重負,不能避免與中國的合作,隻能選擇坐下來與中國進行對話。

這場沒有硝煙,以美國中產階級為主要犧牲品的中美貿易戰,無法評判究竟是誰贏得瞭勝利,槍響之後沒有勝利者,隻有損失稍輕的一方,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我國準確回擊,經過這一次的貿易戰,但願美國能夠明白什麼叫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國自始至終都非常願意與各國分享發展成果,多年來也一直是這麼做的,和平發展始終是我國的原則,不想成為世界霸主,也不願成為世界霸主。看著中國發展如此緊張的美國,是時候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美兩國會重回談判桌旁。

而特朗普那句“這場貿易戰美國很好贏!”也將會成為歷史。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