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繳的社保和有單位繳的社保有區別嗎?

重要消息: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花同樣的錢繳的社保和單位扣除同樣錢繳的社保,都是繳費20年為什麼最後領取的養老金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其實這就是沒有明白自己繳費和單位繳費之前的區別,才造成的差距。

社保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每一個加入社保或者是準備加入的人。社會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公積金。

養老保險

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0%繳納。

其中個人繳納的8%進入個人養老金賬戶,單位繳納的20%劃轉為社會統籌賬戶。

個人繳費,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參與職工養老保險或者是參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都是個人繳費。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照上一年當地的平均工資計算,可以分為五檔,靈活就業人員選擇其中一檔繳費基數,再按照繳費比例繳費即可。

一檔:社保平均工資60%;

二檔:社保平均工資70%;

三檔:社保平均工資80%;

四檔:社保平均工資90%;

五檔:社保平均工資100%。

以上五檔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選擇其中一檔後,再按照養老保險繳費比例20%繳費即可,其中8%部分存入個人賬戶。

參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準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

根據繳納的相應檔次,會有相應的補助,原則上遵循多繳多得,也就是說繳納的越多,補助也就越多。並且自己繳納的費用以及補助的部分都會直接進入個人養老金賬戶。

舉例:

老張在單位工作20年,養老保險繳納瞭20年,單位繳納20%,老張自己每月繳納300元,退休後每月能領取養老金1500元。20年繳費的費用:300*12*20=72000元。

老趙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也繳納瞭20年,每月需要繳納2000多元,退休後每月也能領取養老金1500元。20年繳費的費用:2000*12*20=480000元

老錢是老農民,養老保險也繳納瞭20年,每年繳納12000元,合計每月繳納1000元,退休後每月也能領取1500元。20年繳費的費用:1000*12*20=240000元。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想要獲得一樣的養老金,那麼在單位繳費的情況下自己繳納的費用最少,這樣的也是最劃算的一種。

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其實也有兩種,一種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另一種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職工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傢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以北京市為例,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繳費比例(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單位10%,個人2%+3元;

個人繳費,和養老保險有點相似,主要還是針對靈活就業人員以及參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人

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傢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構成。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帳戶。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帳戶。劃入個人帳戶的比例一般為用人單位繳費的30%左右,具體比例由統籌地區根據個人帳戶的支付范圍和職工年齡等因素確定。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傢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傢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傢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傢規定年限。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繳納的費用根據不同地區有所差別,但是對繳費年限是沒有要求的,繳納一年的費用就享受一年的待遇。

舉例

職工老孫是參與職工醫療保險,每年的職工醫療保險基本上都是公司幫忙繳納,自己隻需要出極少的費用,老孫繳費年限已經達到瞭國傢規定的,因此在退休之後不需要繳納醫療保險的費用,還能夠繼續享受醫療保險的待遇。

靈活就業的老李也是參與職工醫療保險,但是每年的職工醫療保險費用全部都是由自己繳納。自己繳納的費用不僅需要進入個人賬戶,還要進入統籌賬戶。但是當繳費年限達到國傢規定之後,老李可以不需要繼續繳納職工醫療保險,也能夠享受醫療保險的待遇。

農民老楊參加的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每年都需要繳納幾百塊錢。他們不需要統計繳納年限,每繳納一年就能享受一年醫療保險的待遇,因此不管老楊多大年齡,隻要他想要享受醫療保險的待遇,就必須每年都進行繳費。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醫療保險如果是職工參與職工醫療保險還是比較不錯的一個選擇。當然瞭,職工醫療保險報銷的比例與繳費的基數有關,當繳費基數越高,那麼報銷的比例也就越多。

其他幾個社保項目

失業保險單位1%,(城鎮)個人0.2%;(農村)個人不繳費。

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公積金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10%。

北京市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寫在後面

自己繳的社保和單位交的社保確實存在著一些差異,而主要的差異就是我想要享受同檔次的社保待遇,個人繳納的話就需要花費較多的錢,如果是單位進行繳納的話,自己繳納一筆,單位繳納一部分就可以相對來說比較劃算。

通過上面的對比,我們其實可以知道,當自己繳納的社保時候,如果想要享受更好的社保待遇,那就要選擇繳納較高檔次的。

當然,如果是以靈活就業人員去參與社保,在養老保險以及醫療保險中個人繳納的錢並不是全部進入個人賬戶,還有一部分要進入統籌的賬戶。

但是這樣的計算是非常合理的,因為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參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參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在達到一定繳費年限之後,就可以享受福利待遇。

在養老保險中,他們所領取的基本養老金明顯要高於參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在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中,他們滿足繳費年限之後,不需要繳費就可以享受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待遇。

當然如果在經濟條件非常充足的情況下,自己繳納社保,選擇較高的檔次繳納,在退休之後能夠享受的待遇肯定也會越好。

你對自己繳的社保和單位繳的社保之間的區別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梧通,每天和你分享一點小知識。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