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為什麼成功率低?婚介機構:太多人的想法不切實際

我一個朋友是做婚介的,在寫字樓租瞭一套一百多平米的辦公室,剛開業時生意還挺紅火的,登記的人很多。然而最近,他來找我訴苦,說婚介這一行真不好做,主要是因為相親的男女都抱著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相親的成功率很低,慢慢的就沒人交費瞭。他們不切實際的想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大齡男嫌棄大齡女。在婚介機構登記的以大齡男居多,以30-40歲的為主,城鄉都有,自身條件有好有差。他們對女方的工作收入沒有多高要求,但對年齡看得很重。他們希望女方的年齡以25歲為佳,最多不能超過30歲。比如一個36歲的大齡男,死活不肯跟32歲的大齡女見面,他說現在三胎都放開瞭,32歲還能生三個嗎?他坦言,如果不是為瞭生孩子,那相親的意義何在呢?這樣的例子很多,哪怕是農村的條件較差的剩男,也將女性的年齡放到瞭擇偶的首要條件。

二是低收入的女性要找高收入的男性。來婚介登記的也有一些年輕的女性,年齡在二十五歲左右,她們大多是來自鄉鎮,在城市打工,收入較低,一般隻有三千左右的樣子,有的還沒有五險一金。雖然她們條件不咋樣,長得也一般般,但對男方要求不低,普遍要求男方月薪是自己的三倍以上,又高又帥的優先考慮。有一個女孩說,專傢算過瞭,必須要嫁一個收入是自己七倍的男人,才能保證女人婚前的生活質量。也有曾經相親成功的男士抱怨,他在婚介所牽手瞭兩個25歲左右的女孩子,不是要手機就是要衣服包包,他雖然月薪過萬,也經不起這樣折騰,最後女孩們嫌他窮,都提出瞭分手。

三是大齡女要追求真正的愛情。來婚介機構登記的大齡女以城市的居多,除瞭年齡,她們各方面條件都不錯,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不菲的工作,還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愛情充滿著憧憬。有位39歲的女士說,雖然她是來相親的,但絕不能為瞭結婚而結婚,上一段感情失敗後,她一直在尋找一段更加完美的愛情。如果沒有愛情,沒有心動的感覺,她絕不屈就,寧肯獨身一輩子。她甚至說,她寧肯去精子庫買精子生孩子,或是領養一個,都不會選擇沒有愛情的婚姻。

做婚介的朋友說,雖然上面說的這三種人群的要求,看上去都有道理,但在婚戀市場上卻是各說各的道理,根本達不成共識。條件一般的大齡男性要年輕女性生育後代,但年輕女性本來就很稀缺瞭,對男方經濟條件和外貌都有較高要求,但這樣的男子怎會到婚介機構來登記?早就被搶光瞭。至於大齡的女性,因為生育年齡的問題,本身在婚戀市場上就占有劣勢,還有著對“愛情”對“感覺”不切實際的要求,而生存壓力大的大齡男性們,哪有耐心來滿足她們的戀愛需求呢?

就這樣,在婚介機構登記的各類人,因為各自追求的東西不一樣,最終隻能擦肩而過,結成良緣的少之又少。同時,由於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大傢對婚介機構的信賴度越來越低,參與相親的次數越來越少,機構收不到中介費,也沒辦法維持生計。各位網友,你們覺得這些相親男女的條件合理嗎?歡迎參加討論。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