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恒瑞醫藥們到底貴不貴?

A股藥企哪傢強,中國江蘇孫飄揚。恒瑞醫藥(實控人孫飄揚),市值5000億,市盈率90倍。

產品漲價哪傢強?酒中茅臺,藥中片仔癀。片仔癀市值1200億,市盈率80倍。

蘋果代工廠商立訊精密,市盈率90倍;海天味業市盈率100倍;芯片龍頭卓勝微市盈率90倍……

2020年各個領域的行業龍頭企業,股價和估值接連創紀錄的刷新歷史新高,而依然受到眾多基金的追捧,對於他們的各種估值方式,五花八門,結論性意見歸為兩類:1、太貴瞭,有泡沫;2、不貴,說貴是因為評估的不全面。

做買賣的“蒙老外”在金融界叫“隱性價值”

其實龍頭股就是很貴,說不貴的用北京話講,就是蒙老外!(意思就是別把我當外國人,不懂行!)

電視劇《都挺好》中,伺候蘇大強的小保姆背地裡黑瞭錢,給傢裡采購東西做假賬,牛肉上報80塊一斤,還說是進口的高級牛肉,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對身體好……就這價。這裡小保姆想利用信息不透明“蒙老外”,可惜不走運遇到瞭廚子出身的石天冬,把戲被揭穿。而在金融領域有時換套不換藥,這種“蒙老外”現象往往被解釋為“隱性價值”。

拿恒瑞醫藥來舉例,很多對高估值自圓其說的分析報告會講:恒瑞醫藥,表面看市盈率都90倍瞭,價格很貴,但是你們都沒看到這傢公司隱藏的巨大價值。公司有很多研發投入和自主創新型產品還沒問世,這些新藥隻要一上市,往往就是幾十億、上百億的市場,巨大的利潤,而且針對的是惡性腫瘤的剛性需求,行業壁壘足夠高,所以把這部分價值加進去,綜合來看5000億市值不貴,和國際巨頭輝瑞這些比比,未來上漲空間還有好幾倍,oh my god,好便宜。

這類解釋,對於很多對醫藥行業一知半解的炒股人士,可能忽悠得住,不過水分很大,裡面會把真相隻說一半,而隱去另一半。例如說新藥的研發,本身就是一個漫長而且高風險的過程,中間除瞭在實驗室裡做實驗,還要有一、二、三期臨床試驗,最後在向國傢申報專利保護和藥號,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步都可能失敗,讓投入前功盡棄,即便最後成功上市瞭又可能要在國內受到價格限制,或者進入醫保名錄後由國際集中采購,但是給一個很低的批發價,綜合算下來投入產出比就很難講瞭。這些風險並沒在“隱性價值”的中充分說明。

所以,現在A股上面對於各個行業龍頭估值還很便宜的種種合理性解釋,有很多存在“蒙老外”現象。但是股票明明這麼貴,為啥還有一堆機構紮堆去買,是因為大傢不懂,被“隱性價值”忽悠瞭嗎?

煎餅明明5塊,為啥10塊還那麼多人買?

“煎餅明明值5塊錢,賣10塊,你要瘋啊?”——相聲段子,節選自郭德綱節目。

純粹靠“隱性價值”去把煎餅賣10塊,過不瞭多久真相大白,價格會露餡,但是龍頭股這兩年越來越貴,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買,其中主力是專業的投資基金,這是為啥?其實更深層的原因是一種行業屬性。

長期來看,行業的增長潛力,決定瞭投資者對這個行業的信心,增長潛力大,情緒樂觀,就會給股票更高的估值,而行業的龍頭股票,又往往代表和分享瞭行業最大的紅利,所以又會在行業裡得到最高的估值。

例如說互聯網國內外的兩大巨頭:亞馬遜和京東,曾經長達十年都是虧損狀態,大傢為瞭搶占市場和構築自己的壁壘,采取瞭先燒錢,後賺錢的策略,無數電商企業在燒錢大戰中死去瞭,但是龍頭一旦活下來,就會獨享這塊市場巨大的收益,所以無數的風投抱著錢去投資京東,亞馬遜上市十年都是虧損,但是估值和股價卻越來越高。

而A股上,地產和銀行兩個支柱產業,龍頭股保利地產、招商銀行,常年在5倍左右的市盈率徘徊,價格低的要命,而且企業仍然保持著每年業績20%多的增速,從財務指標上來看,價值是嚴重低估瞭,但為啥就是漲不上去呢?背後的原因一樣在於行業。

地產在可預見的10年裡,註定是長期受到政策限制的行業,“房住不炒”的政策成為瞭高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一旦虛火上升,馬上限購給你降降溫。而銀行呢,在經濟轉型期,承擔瞭拉動國民經濟的重任,流出的天量信貸變成瞭高速公路、高鐵、電站、疫情期間的貸款……未來壞賬時咋辦?所以主流機構對他們沒信心。

而在這幾年的多事之秋裡,疫情、貿易戰、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暴雷……大傢顯然也被各種坑給弄怕瞭,好投資對象並不多,資金隻能被動的向龍頭企業集中。而以消費、醫藥是剛性需求行業最為穩定,牛股出現的也就最多,其他的行業如單晶矽、芯片、消費電子,也都具有時代的屬性,行業在加速向上,所以大傢又都把錢放在裡面的龍頭上。

就這樣,他們越來越貴,一直在漲。但是關鍵問題到瞭,買這樣的股票還能賺錢嗎?

巴菲特老師的定理

我的回答是,這取決於你如何投資。從短期來看,買高估值的龍頭股,你可能很難賺到錢瞭,但中長期看,還是會獲得一個合理的收益。

曾經有人做出過一種這樣的假設,現在的恒瑞醫藥已經90倍PE瞭,公司規模越大成長性越弱,5年後應該回到30倍的PE,同時業績每年隻能維持10%-20%的增長,這樣算下來,基本5年後不賺錢。

無奈的指出,這種算法,忽略瞭市場的一個特點:在被大傢看好的行業沒有出現拐點的情況下,龍頭股的估值很難下降太多,會長期保持在一個高點。

2009年時,恒瑞醫藥作為仿制藥龍頭企業市盈率平均是35倍,成長性是每年40%的業績增速;2016年時,恒瑞醫藥的龍頭地位依舊,成長性隨著規模擴大隻有瞭30%的年化增速,但平均市盈率已經達到瞭45倍;2018年以後,他每年的業績增速隻有瞭20%,但市盈率卻突破瞭70倍……

巴菲特投資思想的重要啟蒙老師費雪,曾經在其名著《怎樣選擇成長股》中,把這些現象做出過精辟的總結。

首先企業的估值,往往代表的並非其真實價值,而是市場上主流的投資機構對他的看法,也就是說,你是不是佟麗婭,在投資圈裡並不是由你的顏值決定,而是大佬們覺得你好不好看。

第二,大佬們對你的評估標準,又往往夾雜著一種情緒的因素,成長性和業績隻是一方面,更多的受到整個行業前景的影響。就是說你如果正當紅,即便演技沒那麼過硬,也會受到一種情緒的追捧而身傢倍增(讓人想起瞭前幾年的 Angela Baby);

第三,龍頭企業占據行業的大部分市場和利益,所以他的表現,也就往往代表著行情的表現。大傢對行業的一種樂觀情緒的表現,最後就成瞭長期買入和持有龍頭股的現象。就像娛樂圈裡,廣告費和片酬也基本上被頭部的幾個大明星賺瞭。

所以在行業沒有出現大的拐點之時,龍頭股很難從高估值上下掉下來,現在去投資龍頭股的人,短期內可能會因為價格太高並沒啥賺錢效應,但是長期來看,在行業穩定向上的情況下,還是能得到一個相對穩健合理的投資回報,而行業賺的錢也基本會向龍頭企業去集中,股價可以跑贏通脹。

費雪的《聰明的投資者》裡把國際股市幾十年對不同類型股票投資後的表現,進行過一個總結,得出瞭一個普遍性規律,投資股票的類型,從長期看,回報率排序:

第一類:暫時還沒得到主流投資機構的追捧,但是行業和成長性,公司基本面都非常好的龍頭股:例如2016年的隆基股份;2019年7月的卓勝微;2015年的格力電器等等,他們很好,但暫時沒被太多人發現,回報率最高;

第二:被主流投資機構認可,估值合理的白馬龍頭股:2018年的隆基股份,2019年的海天味業、茅臺等等。他們本身很優質,價格不便宜但相對合理,長期回報率較高;

第三:被主流投資機構追捧而高估,但質地優良的白馬龍頭股:就像現在,行業龍頭價格被炒上瞭天,但是,隻要公司足夠優質,行業沒有問題,長期看還是會繼續漲,就是漲的幅度大還是小,賺的錢多還少。茅臺可以是賺錢的機器,前提是你沒拋,短期漲幅高時買入的人頂多少賺錢,不過要有耐心的話,長期看,回報較合理。

第四及其他類型:篇幅問題,不一一介紹瞭。這類型的公司質地都不咋樣,業績一般般,不管是便宜還是貴,被大傢炒作沒炒作,基本上長期拿著都不賺錢。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長線投資者,寧肯好貴一點的價錢買好東西,也別再垃圾堆裡翻騰找便宜貨。“隱性價值”有點忽悠,但是買瞭隻要有耐心還是能賺錢,前提是拿得住,行業向上。

——END——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