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瞭,於和偉接住瞭林彪這個角色,唐國強和王勁松三場文戲演出火藥味

90年代初,八一制片廠曾拍過《大決戰》三部曲,這三部電影總時長11個小時,豆瓣均分8.4,被一代人譽為無法超越的經典。

之所以被認為是國產戰爭電影巔峰,有兩個原因:

投資上,中央領導授意,國傢投資,《大決戰》系列幾乎傾“八一”全廠之力;陣勢上,四大部和六大軍區直接指派多達13萬解放軍充當群演。

在沒有特效技術的當時,用“氣吞山河”、“氣勢磅礴”這樣的詞形容,一點不為過。

但皮哥今天要說的,並不是這個系列電影,而是最近剛剛播出的劇版《大決戰》。

這部劇由央視出品,八一電影制片廠協助拍攝,

陣容上,總導演高希希,唐國強(飾演毛澤東)、王勁松(飾演蔣介石)、劉勁(飾演周恩來)、王伍福(飾演朱德)、郭連文(飾演劉少奇)、於和偉(飾演林彪)……都是好演員。

不少觀眾禁不住要問:這樣的《大決戰》,會不會締造又一個戰爭劇巔峰?

目前劇集剛播出,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

不過這部劇的收視成績不可謂不璀璨,首播集就沖上播放量及熱度第一。

豆瓣被五星好評刷屏。

比起影版,這部劇版《大決戰》觀感不錯,亮點數不勝數,

皮哥有預感,這些亮點很有可能助推它成為今年最好的戰爭劇,沒有之一。

亮點一:先出場的9位主演,演技夠硬

以往的歷史劇有個共同點:把偉人演得太像偉人,那種強大的氣場不怒自威,那種高大光輝的形象不可接近。

所以大多數歷史劇,跟觀眾之間都會有一種“隔閡”,大傢就是看故事的心態,從不覺得這些事就真真實實地在歷史上發生過。

但《大決戰》並不是這樣。

劇中的這些演員用一些我們普通人都會有的生活細節、肢體語言或心理狀態,去塑造這些偉人。

這瞬間拉近瞭人物和觀眾的距離,也增強瞭故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大決戰》第一集開始,便是在去往重慶談判的飛機上。

一路上遇到雷電,飛機有些顛簸,

坐在飛機裡的毛主席,有點恐高,也有點緊張。

這裡唐國強演得很克制。

作為共產黨領袖,主席不能將恐懼寫在臉上,畢竟飛機裡還有國民黨和美國代表;但作為一個普通人,第一次坐飛機,不怕那是不可能的。

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看出瞭主席的害怕,直言直語,讓主席深呼吸,放松下來。

這時候再看主席,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表情稍微有點變化,但依舊自矜,顯然還不承認自己真的害怕。

這時候張治中將軍看不下去瞭,出來打圓場:毛主席是偉人,怎麼會害怕?

沒想到這時候,毛主席反而承認瞭,還調侃道:“文白先生,你把我抬這麼高,兩腳踩不著地,不踏實啊!”

短短幾句話,一個鮮活生動的毛澤東立馬就展現在觀眾面前。

這裡面有對恐高小小的偽裝,有被人戳破的小尷尬,當然也有最後一語道破自己恐懼的坦誠。

我們既看到瞭偉人真實人性一面,也看到瞭他過人的智慧。

從哪裡?當然是回張治中的這幾句念白。

“你把我抬這麼高,已經抬到飛機上瞭”,其實在暗示所謂的重慶談判,是蔣介石及美國想逼,並非完全自願。

而“不踏實”顯然是在說對這次談判,國民黨是否有誠意,他心裡也沒底。

普通又真實,接地氣又生活化,還有人人能看懂的雙關。講真,一開場這三分鐘就看得出,《大決戰》這部劇,不簡單。

既然唐國強飾演的毛主席開場這麼好,另一個重要人物,王勁松飾演的蔣介石呢?

同樣好。

蔣介石出場,是在去機場迎接毛主席一行人的路上。坐在車後座的蔣介石顯然若有所思,想著什麼。

想瞭一會,用手杖敲瞭敲司機:我不去瞭,讓他們替我去。

已經在行車的路上,說明蔣介石早就做好瞭去機場接毛主席一行人的準備。但半路改變主意,卻又暴露瞭這位委員長內心的小九九。

這小九九,自然是作為“國傢元首”的特權,是優越感。

難道“蔣委員長”也會耍小孩子脾氣,出爾反爾?

《大決戰》中還就是這樣,王勁松把蔣介石內心的這種“小掙紮”演得很好。

自己思前想後的時候,很是矛盾,會搖搖頭抿抿嘴表示懊悔。

但面對屬下,則正襟危坐,毫無表情,很是有趣。

同樣被普通話的,還有於和偉飾演的林彪。

林彪怎麼出場的?第二集一開始,是車馬揚塵的行軍,

鏡頭一轉,司令員林彪竟然在馬上,睡著瞭……

這一晃一晃,像不像數學課上打瞌睡的你。

直到傳令員大叫幾聲“司令員”,林彪才從睡夢中醒來。

醒來以後還帶著“起床氣”,白瞭人傢一眼。

這種表現手法,不僅讓歷史人物更接地氣,還給瞭觀眾繼續看下去的理由。

因為他們看到的不再是耳熟能詳的名字或課本中的幹條條,而是一個個生動的鮮活的人。

這次,於和偉接住瞭林彪這個角色,不僅有意思,而且可看性極強。

值得一提的是,《大決戰》甚至還原瞭“中國近代史上最神秘人物之一”的戴笠。

對於戴笠的形象,大傢諱莫如深,但演員寧理的表演,不可謂不深沉。

第一場戲,戴笠是和周恩來一起出場的。

他的第一反應是叫“周主任”,因為在黃埔,周恩來是政治部主任,而他是黃埔六期的學生。

之後突然反應過來,又趕忙改口:周先生。

而且,寧理的戴笠很有嚼頭,剛開始他有些局促,顯然害怕周恩來對他屠殺共產黨人的劣跡興師問罪。

之後才漸漸放開,和周恩來討論理想,信仰,這種從不知所措到找回場子的層次,也是我們迄今為止見到的最特別的戴笠。

相較而言,劉勁老師的周總理依舊沉著,大氣,冷靜,威嚴。

作為特型演員,劉勁早就熟悉瞭周總理的表演方法,他隻要一出現,就自帶總理的和藹可親,儒雅謙遜。

同樣感覺的還有王伍福老師飾演的朱老總,郭連文老師飾演的劉少奇,以及王健老師飾演的任弼時。

因為有之前無數次特型經歷的加持,他們的偉人形象,看不出任何尷尬和破綻。

不過皮哥還想說一位演員:劉濤飾演的宋美齡。

形象上,比起真實的宋美齡,劉濤要更現代,更知性一些。

因為宋美齡臉型偏圓,會自帶那種富傢闊太的氣質。但劉濤臉型偏尖,更符合現代人審美。

但在發型、裝束,尤其是眉毛上,看得出來劉濤還是下瞭功夫。

她端莊而優雅,說話不緊不慢,尤其跟蔣介石在一起,有時候既有合作者之間的克制,又有夫妻的親昵。

這個“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我想劉濤的塑造,不失為一種更加靈巧的演繹方法。

這些提前出場的歷史偉人和名人,在這9位演員的詮釋下,不僅更接地氣,還給瞭觀眾繼續看下去的理由。

因為他們看到的不再是耳熟能詳的名字或課本中的幹條條,而是一個個生動的鮮活的人。

不僅有意思,而且可看性極強。

亮點二:註重細節,文戲針鋒相對張力拉滿,連一瓶道具辣椒都有戲

影版《大決戰》,是重武輕文的。

槍戰、爆破、沖鋒,排山倒海洶湧而至的軍隊,令人腎上腺素飆升。

但重慶談判決裂背後的細節,談判桌上的針鋒相對以及重慶到底發生瞭什麼,還要看劇版《大決戰》。

因為它用細節,用表演,表現出瞭沒有槍炮的戰場——談判桌。

毛主席還未到重慶,劍拔弩張的氣氛就已經開始瞭。

起因是,一瓶辣椒。

為瞭盡地主之誼,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的程潛,托自己夫人專程送到餐廳裡毛主席的位子上。

因為他們同是湖南人,程潛知道,毛主席無辣不歡。

蔣介石轉悠的時候看到瞭,問及辣椒的來歷,先駁斥服務員,

然後聞瞭一下,你看王勁松誇張的表情,就知道他對毛主席一行人有多排斥。

最後用瞭八個字形容:鄉野村夫土蠻劣匪,然後把辣椒扔在一旁。

不過令人驚奇的是,最後這罐辣椒依然出現在瞭毛主席的飯桌上。

看得出蔣介石為瞭面子,還是會隱忍,因為在他心裡,辣子不辣子永遠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談給自己爭取的時間。

辣椒,不過是飯前前戲。

飯前和飯後的種種,才是兩個人胸懷、氣場和格局的較量,是一輪又一輪的攻防。

第一輪進攻:出場。

蔣介石並未親自迎接毛主席和周總理,反倒把自己安排在瞭二樓,壓軸出場,還要有配樂。

所有人都要鼓掌迎接他,給足他面子,包括毛主席和周總理。

握手的時候,蔣介石不伸手,毛主席過去主動跟其握手。蔣介石單手,毛主席雙手。

兩個回合,氣勢上,蔣介石占盡上風。

第二輪進攻:自嘲。

飯後兩人談話,蔣介石絲毫不掩飾此行對毛主席的危險,言語間有恐嚇的意味:有的人講,我這裡是龍潭虎穴。

毛主席就坡下驢:委員長是虎踞還是龍盤?

蔣介石自稱:公仆。

於是毛主席直言:跟公仆會面,我坦蕩蕩。

毛主席這波防守反擊,打得漂亮。

既沒讓蔣介石恐嚇的目的得逞,言語間還暗示蔣是“小人長戚戚”。雖然看上去是文戲,隻有兩段對話,但仿佛軍馬列陣,已經開始拼殺。

第三輪進攻:帽子。

毛主席來重慶,戴瞭一款中山先生同款的帽子,表示自己和談的誠意。蔣介石談起瞭這個帽子,可雖然談帽子,但卻將話題引到瞭道路和主義上。

毛主席的回應,氣度不凡有理有據,既針鋒相對不落下風,又四兩撥千斤,表達瞭共產黨人的態度。

三場談判前的較量,唇槍舌劍看得人脊背發涼,唐國強和王勁松的飆戲,緩和的氛圍裡卻融著繃緊的弦,仿佛這弦一下子就會斷掉,很是緊張。

但三輪攻守下來,表面上蔣介石占盡便宜,實則一次都未得逞,相當吃癟。

而這種臺詞功底十足的文戲智鬥,演出瞭隱形的火藥味,這在影版《大決戰》裡我們是看不到的。張力拉滿的同時,也讓皮哥看到瞭更多劇版的魅力。

亮點三:虛實結合,還原歷史脈絡回顧解放進程

我們幾乎都能熟練地背出三大戰役,但對於解放進程中這三大戰役是怎麼開始的,如何開始的,經歷瞭怎樣的過程,幾乎都是模糊的。

劇版《大決戰》為我們厘清瞭這個線索,而它用的手法,是資料片、旁白、圖解和電視劇劇情的虛實結合。

毛主席出艙門的這個鏡頭,就還原瞭歷史。

劇中這張下飛機後的合影留念,

也跟真實的照片幾無二致。

《大決戰》甚至還原瞭“中國近代史上最神秘人物之一”的戴笠。

我們都知道,重慶談判表面上是談判和簽字,背後是國民黨大量軍隊的調度,他們的目的是以談判爭取時間,實現速戰速決。

背後調兵的這部分內容,劇集就是用資料片來說明的。

資料片中還出現瞭蔣介石本人的形象,能幫觀眾瞬間將王勁松與蔣介石聯系起來,反倒加強瞭劇的可信度。

看戰爭電影,我們見到的往往是這樣:上一個鏡頭指揮員一聲令下,下一個鏡頭就是炮火連天的攻擊。

但《大決戰》為瞭沿循歷史脈絡,還貼心給出解放軍的進攻圖解。

看懂這些箭頭,你就能知道下一場戰鬥是什麼,為什麼要進行這場戰鬥,其戰略意義是什麼。

幾個圖配真實激烈的槍戰場景實用,既能搞清楚時間線和空間線,還能舒爽刷劇,可以說很良心瞭。

唯一可惜的是,《大決戰》一天隻更新一集,這對急脾氣的皮哥來說,實在太過折磨。

但這樣的好劇,是不可錯過的。

我們常聽到“史詩”這個詞,就目前來看,用“史詩級”形容《大決戰》毫不誇張。

它有以小見大的細膩,有精致的人物刻畫,有充足豐富的歷史細節,也有激烈宏大的戰鬥場面。

更重要的,是它講清楚瞭談判因何破裂,戰爭因何爆發,共產黨因何取勝。

相比於大多數隻給結果的戰爭劇,《大決戰》講好瞭原因。

這樣的劇,正是我們需要且希望看到的。

也正因為大量優秀劇的湧現,我願稱2021年,為國產主旋律劇的春天。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