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賺錢公司:收入是茅臺10倍,今股價“腰斬”市值蒸發4000億

文:微微

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深圳作為經濟特區發展迅速。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深圳的經濟總量僅次於北京和上海。同時,深圳是中國500強企業中企業最多的一個。去年,深圳有7傢公司上市,騰訊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作為中國互聯網的代表企業之一,騰訊的盈利能力毋庸置疑。

騰訊此前發佈的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騰訊實現營業收入1353.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凈利潤331.18億元,同比增長22%。與2019年相比,同期凈利潤增長率為29%。業內人士表示,騰訊2020年的營業收入比此前市場預期高出137.5億元。但事實上,深圳除瞭騰訊,還有一傢盈利能力非常強的公司,甚至超過瞭騰訊。

它就是中國平安,事實上,平安集團長期以來是一個涉及多個行業的綜合性金融集團。4月22日晚,平安發佈瞭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00多億,凈利潤272.23億元,同比增長4.5%;歸屬於母公司經營利潤391.20億元,同比增長8.9%。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平安成立於1988年,是中國第一傢股份制保險公司。經過20年的發展,平安集團於2008年首次入選世界500強企業,年營業收入9754億元,日均營業收入26.7億元,凈利潤1204.52億元,折合日均凈利潤3.3億元,成為國內首傢實現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的企業。平安集團在去年的500強企業排行榜上排名第29位,在中國企業排行榜上排名第6位,它是深圳收入最高的公司。

平安集團的創始人是馬明哲。平安成立第一年,保費僅300萬元。然而,經過馬明哲的努力,平安公司的保險費卻不斷上漲。1992年是平安發展的關鍵一年。馬明哲積極推進平安改革,引入員工持股理念,極大地激發瞭員工的積極性。同時,馬明哲還積極引進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兩傢世界著名投行的投資,徹底改變瞭平安的股權結構。

當時,有人說平安成瞭怪胎。因為平安看上去既不像民營企業,也不像外資企業、更不是國企。此後,平安的股權變得非常分散。由於有國有部分、外資和職工股,參股平安的民營企業也很多。當然,平安還是始終牢牢掌握在中國人手中。平安取得今天的成就,是馬明哲等員工努力的結果。

之後,馬明哲把平安從保險公司推成瞭金融帝國,業務也從保險走向證券、銀行、信托等。2004年,平安在香港上市。2008年,平安在a股上市,融資規模超過1600億。數據顯示,中國平安2020年營業收入12183.15億元,在中國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四,比阿裡巴巴和騰訊的收入還高,約為貴州茅臺營收(1140.41億元)的10倍,日均營收33億元。

但最近平安的股價似乎有點問題。短短半年時間蒸發4000億,平安股價連續下跌,堪稱“腰斬”。中國平安怎麼瞭?為什麼曾經在業界耀眼的傳奇,如今股價連連下跌?

其實原因很簡單,首先,中國平安股價持續下跌,根本原因是公司業績預期喪失,資金不斷流出。平安披露的最新保單數據顯示,1-5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610.82億元,同比下降5.66%。業績這樣的不給力,同時卜蜂集團還一直在進行減持股份,6月17日的時候,中國平安發佈公告稱,近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卜蜂集團通知,2021年1月1日至6月16日期間,其H股遭到該股東減持約1.8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達到1%。

根據公告,今年1月1日時,卜蜂集團尚持有中國平安H股約14.35億股,持股比例為7.85%。而此次減持後,該集團持有的中國平安H股股份已降至約12.53億股,持股比例亦同步降至6.85%。集團大股東的不斷減持。可以說給平安帶來瞭一些危機,這還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其次,中國平安的業績“拐點”遲遲沒有出現,投資屢屢失敗,市場多為空頭。近兩年,中國平安最大的不確定性和看點是“變革”。隨著保險市場的變化,平安已經開始主導由內到外的升級,就像當年的友邦一樣提升經理人的價值。如果這一改變成功,業界普遍認為,回合友邦一樣,嵌入價值和股價表現都將直線上升。

不過,從公佈的業績數據分析,平安的改革並沒有那麼順利,業績“拐點”也沒有出現。事實上,今年整個保險業都處於低迷狀態。不僅僅是中國平安。這種下降可能很難在短期內扭轉,並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受到抑制。不過,整個板塊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估值非常低。

因為低估值有一定的底線,如果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整個保險板塊,還是有很高的性價比的。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平安改革正在進行中,未來不確定性較大。此外,目前債端壓力比較大,且代理行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跌,股價仍有一段時間承壓。大傢對於平安的改革是怎麼看的呢?

本文由小編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