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說中國人吃海鮮破壞世界和平?何止這麼一點,種類多的超乎你想象

近日,一則由微博用戶“賽雷三分鐘”發佈的一條視頻震動瞭中國互聯網界。在這條不長的時間裡,作者詳細“扒皮”瞭由境外組織在國內各種收買水軍,以求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行為。同時還扯出相當多國內的幫兇分子如何為瞭利益而不惜出賣靈魂的事實。實際上,西方人在攻擊中國人的問題上何止是“吃海鮮”這麼一條小小的事情,更多不可思議的設置議題簡直多得讓人驚訝。

從近代開始,對中國人的全方位醜化就是西方種族主義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年美國發生的各種排華事件和後來的排華法案,都是這種思潮的衍生物。在美國,由於華人們勤奮努力吃苦耐勞,讓很多好吃懶做的美國人丟瞭工作,於是很多美國人便打起瞭對華人主意。在他們眼裡,中國人是不能比他們強的,如果確實比他們強,那一定是中國人使壞。於是乎,各種各樣的辱罵攻擊中國人的思潮紛至沓來,有的都到瞭匪夷所思的地步。比如隻要是中國人幹活勤快,那麼就是陰謀迫害美國人。隻要是中國人工作做得好,那一定是用瞭妖術……於是很快,美國各地爆發瞭一系列的排華事件,最後美國政府出臺瞭著名的《排華法案》,簡單就是一句話:不許你們中國人好好工作,連你們喘氣都是錯的!

而這種行為又何止美國一傢,在歐洲,英國,法國,德國,荷蘭……不同程度地對中國人的歧視和攻擊就沒有停止下來過。全世界都知道的歐洲人迫害猶太人,但是對中國人的迫害卻少有人提及。直到後來的一戰,由於法國人實在是缺乏人力資源,才不得不從中國引入瞭幾十萬華工協助他們作戰。這些華工很多人在付出瞭血汗代價後,依然不為西方人所容納。在戰後,不少華工也直接被遣返回國,但是他們的功績卻少有被西方人提及。

真正把對中國的各種莫名其妙的攻擊“發揚光大”的,則是二戰之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西方一直視中國為自己的對手,抹黑中國的花樣也五花八門。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人為設置各種道德高地,對中國進行各種有形無形的約束,而且幾乎是全方位無死角式的攻擊,種例子簡直無法精確統計。但是大致上分類,也是能分出幾大類別的。

比如說,第一,以中國的體量和人口的消耗問題說事。這個話題是西方最喜歡設置議題的地方,因為中國人口眾多,自然消耗的資源自然巨大。而西方人對此特別愛拿出種種謬論來對中國進行攻擊。最典型的就是前幾年唄他們大肆宣傳的PM2.5問題。而且被他們收買的人也很賣力,比如某女記者,就拍出紀錄片來對中國的環境問題大放厥詞,直到最後被丁仲禮院士直面回擊:中國人是不是人?而除瞭環境問題,糧食安全也是一個要點。很早就有美國人質問“誰來養活中國”?直指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暗示中國人太多瞭會引發世界糧食危機。幸好我們有袁隆平等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依靠著雜交水稻等農產品的推廣普及,中國人才沒有被糧食問題“卡脖子”。但是這還沒完,某西方領導人還公開對中國十億人開始喝牛奶一事陰陽怪氣,好像中國人喝牛奶破壞瞭世界和平一樣。完全無視西方人的牛奶攝入量遠高於中國人的現實。即便是他們現在猛烈攻擊的“中國人吃海鮮”,事實上中國人吃的海鮮80%以上都是人工養殖的,而世界上大部分的海鮮都是被西方發達國傢自己過度捕撈的。

除瞭在吃的問題上嘰嘰歪歪,西方第二個對中國的著重攻擊就是“用”的問題,諸如“中國人的需求砍光瞭巴西的雨林”,“中國人的污染破壞瞭世界環境”之類的報道層出不窮,而且各個理直氣壯。然而問題是,他們絕對不會說,中國是世界上所有發展中國傢裡,唯一一個綠化面積在不斷增加的國傢,更不會說,巴西的雨林被破壞很大原因也是西方發達國傢掠奪式開采的原因。前幾年有一部西方的紀錄片《塑料王國》,裡面對中國環境問題極盡攻擊侮辱之能事,結果在中國宣佈禁止洋垃圾尤其是塑料垃圾進入中國後,西方的各種垃圾頓時堆積如上無法處理。這時人們才知道,原來西方國傢所謂的“環保”,就是把垃圾向中國傾倒,然後虛偽的攻擊中國環境不好。

說完瞭吃和用,西方第三個對中國的著重攻擊就是科學技術。大傢都知道,現在中國在科技問題上還沒有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但是西方人已經坐不住瞭。西方已經有媒體表示,如果中國人獲得瞭科學上的領先地位,那麼對西方來說是重大威脅。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國人不能做高科技產品。這一點在幾年前美國對華貿易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美國方面公開要求中國不許發展高科技產業,必須永遠給他們做低端打工仔。而西方更是有媒體表示,一旦中國獲得瞭科學技術的領先優勢,那麼對“全世界”都是重大災害。說穿瞭,他們就是想讓中國人永遠地窮下去,好維持他們的種族優越感和國際話語霸權。

事實上,西方輿論主要攻擊中國人的,無非就這三個方面,每一個都是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的。要打破西方的輿論圍攻,除瞭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被他們抓到把柄外,就是積極並堅決地反擊回去,無論他們從哪裡進攻,都要堅決予以反擊。並通過一切手段反攻他們的本土,讓全世界都知道,西方帝國主義者在道德和手段上都是一群徹頭徹尾的小人和偽君子!

作者/郭老師

更多軍事國際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註,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