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產能供不應求!國產高端芯片還需3-5年,有兩大制約因素

據報道,近一年來,全球半導體行業一直產能不足,並且缺貨,但是至今還沒有緩解的跡象。業內預計,到2022年甚至是到2023年,將有可能恢復平衡,解決缺貨的問題。

這一波短缺的主力軍是晶圓代工市場。從去年到現在,臺積電、聯電等大型晶圓代工廠已經多次提價。據最新消息稱,第三季度代工報價將會再次上調,漲幅高達30%,遠超預期的15%,這意味著許多芯片的終端價格將繼續上升。

中芯國際是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公司。近日,中芯國際在互動平臺上回應投資者的提問,稱公司產能已經供不應求。

除此之外,中芯國際還曾表示,今年一季度中關於歐美客戶的收益占比為45%,但對於是否有歐美客戶進行轉單的問題並沒有進行正面回應。

中芯國際最新公佈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的收益環比增長12%,高達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2億元)。

另據觀察者網報道,6月9日,出席2021亞佈力中國企業傢論壇第21屆年會的TCL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東生在接受多傢媒體采訪時談到智能傢居、全球化、芯片等行業話題。

李東生表示,今年以來,手機、傢電等行業缺核問題引起大傢的廣泛關註,這種情況可能會一直持續9-12個月的時間。隨著配套政策的出臺和近兩年投資產生的產能,這種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將逐步得到解決。

此外,近年來,美國對中國芯片產業不斷進行封鎖,這也使得中國的科技產業有些受制於他人,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李東生表示,此輪芯片供應短缺,有可能會在未來3-6個月內逐步解決。

他還提到,中國芯片發展的瓶頸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我國在技術水平、技術積累、裝備等方面與美日等一些發達國傢仍有差距。並且芯片核心的制造設備比較有限,中國解決高端芯片問題的時間也至少需要3到5年。如果中國能在五年後,完全實現5nm芯片制造設備的國產化,這就已經是很瞭不起的事情瞭。

不過,李東生強調,美國的封鎖也將使中國在這些薄弱環節增加投資,從而加快國產芯片的發展。

李東生還表示,TCL並不會考慮制造汽車,而是會專註於核心產業,但會抓住電動車快速發展的機遇,抓住商機,制造一些與電動車相關的產品。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