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播就拿下收視第一,湖南衛視這麼快就打出瞭第二張“王牌”

說實話,今年的“優秀電視劇展播”系列,確實讓觀眾過足瞭癮。

如果細致觀察,我們可以從這種變化中窺探出,國產電視劇的“兩張全新面孔”

第一張面孔:以“人”為主線,循著人物成長進步的軌跡,展現整個時代的變化。

《覺醒年代》就是這樣的例子,整部電視劇隻有兩個核心人物:陳獨秀和李大釗。

而這兩個偉人塑造好瞭,黨誕生的那段歷史也就清楚明瞭地展示出來瞭。

第二張面孔:以“事”為主線,按照事物的發展脈絡,呈現一群人的狀態。

《山海情》即是如此,整部劇其實都是以扶貧幹部下鄉工作為核心,但圍繞著這件事,塑造瞭很多立體豐滿的人物,那段艱辛歲月也就呼之欲出瞭。

不過看慣瞭這兩種方式,皮哥似乎陷入瞭思維定勢,覺得以後的劇差不多也就按照這兩種方法來拍瞭。

直到湖南衛視這部新劇的出現,又讓我看到瞭主旋律電視劇的第三張面孔——

《百煉成鋼》

在這部劇播出之前,收視率榜單第一名基本都是被《光榮與夢想》“霸占”。

但《百煉成鋼》播出的第一天,收視率就直接沖到瞭第一,且第二天仍是第一,收視率連續破2.7。

可以想象,接下來《百煉成鋼》播出的這一個月,收視率基本上都會穩居榜首。

不過高收視下,有兩個數字“很不對等”——

電視劇的總集數是42集,但要展現的卻是我黨從1921年到2021年發展100年的歷程,這麼大的“懸殊”怎麼拍?

如果像《覺醒年代》那樣細致,至少要拍大幾百集。如果以《山海情》那樣呈現,至少也要七八十集吧。

不過看瞭兩集《百煉成鋼》後,這個答案便不言自明。

1919年秋,上海碼頭的黑暗裡,一支劃亮的火柴照亮瞭整個候船大廳。

這個點燃火柴的人叫毛澤東,26歲,旁邊則是小他兩歲的蔡和森。

在蔡和森赴法國勤工儉學的送別碼頭,兩個年輕人談起中國的未來。

毛澤東認為,現行制度下的光亮,照不清中國的出路。

蔡和森答:所以我們才要出國,去尋找光亮。

毛澤東說,國外的光亮沒法改變中國人骨子裡的羸弱。而中國的問題,不是換一個總統、換一個皇帝就能解決的。

所以,他們決定,一個留下來,一個走出去,土洋結合做中國的“盜火者”(比喻為成全他人而寧願犧牲自己的人)。

故事因此展開。

場景一換,同樣是碼頭,陳獨秀的兩個兒子陳喬年和陳延年準備赴法留學。

兩個年輕人沒等來父親的親自送行,隻有喬年手裡的那一封信。

信中,陳獨秀希望兩個孩子去法國能夠自覺將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改造中國革命結合起來。

結果延年太過氣憤,直接把信撕掉瞭。

因為詆毀父親陳獨秀,延年還在船上跟其他同學打瞭一架。

激烈的沖突讓他的行李灑瞭一地,赴法的路也因此多瞭些不快。

同樣一個碼頭的場景,將毛澤東、蔡和森、陳延年、陳喬年、李大釗、陳獨秀等等歷史人物串聯起來。

革命先輩的跨時空“合體”,也奠定瞭這部劇的超快節奏。而這種節奏,我們之前也從未見過——音樂詠史劇。

而我們剛剛看到的這個場景,其實是《百煉成鋼》的第一個版塊,也是第一首歌:《國際歌》的故事。

《百煉成鋼》共有八個版塊,對應瞭八首歌,除瞭《國際歌》,還有《萬裡長征》、《黃河在咆哮》、《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等。

每一首歌,都有特定的情境,看到《萬裡長征》我們自然會想起紅軍翻雪山過草地,看到《黃河在咆哮》我們眼前自然會浮現抗日戰爭。

《百煉成鋼》正是通過這種觀眾對歌曲的普遍共識,達成最終的敘事效果。

單元故事的形式我們其實並不陌生,在《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傢鄉》以及《理想照耀中國》裡我們都曾見過。

但用歌曲串聯某個特定時間的歷史,然後用單元劇的形式串起歷史事件主軸的方式,在今年這麼多展播劇中也確實是“一枝獨秀”。

因為這種創新的形式,之前聞所未聞。

為什麼用音樂?

其實看完兩集,皮哥才有點懂瞭。

首先,音樂自帶情緒。

像《國際歌》,即便沒有聽過《國際歌》的人,隻要一聽到那個旋律,就一定會被感染,甚至不自覺地跟著哼唱。

這種情緒感染力,對電視劇本身是一種天然加成。

也就是說,當你看電視之前知道這是關於《國際歌》的故事,你的情緒自然會向慷慨激昂那方面去靠。

這就讓電視劇本身可以騰出大量渲染情感張力的精力用在節奏和敘事上,相當於多瞭一層保險。

其次,那個年代的音樂,背後都有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這是劇的核心。

皮哥之前提到過,歷史劇敘事要麼以人為核心,要麼以事為核心。

《百煉成鋼》將音樂作為核心,則相當於以近乎“散文”的形式對人和事共同施力。

如果處理得當,敘事效果加倍。

就拿第一版塊的《國際歌》來說,最主要的人物是瞿秋白,因為最早就是瞿秋白決定要重新翻譯《國際歌》的。

與《國際歌》有關的人物,是陳延年、陳喬年、陳望道和李大釗,因為延年、喬年兄弟倆也曾翻譯過《國際歌》。

陳望道是《共產黨宣言》的翻譯者,也因吃墨水吃出“真理的味道”聞名。

而李大釗先生是外文版《國際歌》的最早傳唱者。

大釗先生是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時的老師,是他認為的“我真正的老師”,所以毛澤東最早知道《國際歌》,也是從大釗先生口中聽說。

在之後的中共一大中,全體黨員曾哼唱過《國際歌》的曲調。

而在中共三大中,瞿秋白則把自己翻譯的《國際歌》教給全體黨員。

你看,這一首歌,將所有重要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都串聯起來瞭。

如果說第一版塊《國際歌》是一篇“散文”,作為音樂的《國際歌》則是這個版塊“形散而神不散”的核心。

也是因此,這首歌曲的力量被主創發揮到瞭最大,這對觀眾瞭解那段歷史,瞭解整個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的大事件,是頗有裨益的。

最後,用音樂做劇的單元標題和引子,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宣傳音樂本身。

如果你是個從未聽過或唱過《國際歌》的觀眾,看完第一個版塊的故事,你首先會做什麼?

毫無疑問,兩件事:搜歌,唱歌。

觀眾們會去瞭解《國際歌》的前世今生,會瞭解關於《國際歌》的故事,也會對這首歌進行傳唱。

除瞭共產黨員外,普通觀眾裡沒學過沒唱過《國際歌》的人有很多。對歌曲的科普和宣傳,其實就起到瞭一些特定歷史普及的作用。

因為歌曲本身比電視劇更容易普及,聽到旋律和歌詞,隻要人們喜歡,可以隨時播放,甚至當作手機鈴聲。

其實作為電視劇,《百煉成鋼》的節奏是很快的。畢竟要在42集中展現100年的時空跨度。

第一集國民黨還沒建黨,第二集中山先生就病逝瞭。

第一集南陳北李還沒碰面,第二集就舉辦中共三大瞭。

如果放在其他電視劇中,這樣大跨度、碎片化、拼接式的敘事,勢必導致時間線混亂。

沒有紮實黨史基礎的人,是看不懂的。

但正是因為《百煉成鋼》音樂單元劇這種巧妙的形式,這個唯一缺陷也被完美避開。

這也是皮哥推薦這部劇的主要原因和初衷。

從內容品質來看,《百煉成鋼》稱得上是湖南衛視繼《理想照耀中國》後,在今年打出的第二張王牌,而且從口碑來看,也在向《覺醒年代》看齊。

如果說《覺醒年代》是精致的刺繡,那《百煉成鋼》就是寫意的水墨。

一個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兩個豐滿立體的人物,以普及建黨之初的困境和艱辛;一個則用全景式的如椽巨筆大筆一揮,勾勒出一幅百年黨史圖。

在這幅圖景裡,你能看到共產黨建立的初心,能看到共產黨發展的歷程,能看到覺醒、革命、建設、改革、復興,也能看到一個個歷史人物,曾經鮮活而生動地存在著。

這,不就是歷史嗎?

看完這部劇,我們也會最終明白,曾經活過的每個人,都是這歷史中的一份子。

唯有時代,滾滾不息,奔流向前。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