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高鐵關鍵部件依賴進口,10倍利潤被賺走,我國為何不自己造?

前言

眾所周知,高鐵是我國的驕傲,我國的高鐵技術始終走在世界前列,高鐵已經成為我國對外的一張名片,與此同時我國高鐵還成功走出瞭國門,許多國傢紛紛邀請我國修建高鐵,以改善本國境內的交通情況,通過修建高鐵我國還和許多國傢建立瞭深厚的友誼,讓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就在幾年之前,我國建造高鐵關鍵部件還要依賴進口,10倍利潤被賺走流向他國,那麼我國為何不自己造軸承?

我國軸承依賴進口

幾年之前確實存在這種情況,根據當時的媒體報道,當時軸承技術被海外巨頭公司壟斷,其中包括美國鐵姆肯、瑞典SKF等,這些公司在我國市場賺取極其驚人的利潤,先是從低端工廠用超低的價格購買制造軸承的原材料,隨後在這些巨頭公司的工廠裡使用核心技術把軸承造出來,再以10倍的價格反賣回我國。

這些海外巨頭公司隻不過是進行瞭一項加工就可以獲得十倍的利潤,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視科技創新的國傢,為瞭突破美國的芯片封鎖,當前我國正在走獨立自主研發道路,但是既然制作軸承的核心技術被西方國傢掌握,那麼我國為何不抓緊時間破解,制造屬於我國自己的軸承呢?

最初是因為沒有必要,軸承利潤雖高,但和高鐵總體造價相比隻是九牛一毛,沒有必要用國產軸承零件代替進口,有專業人員算瞭一筆賬,如果每節車廂的軸承都使用國產,那麼每節車廂能夠節省成本3.2萬元,這筆錢隻是每節高鐵車廂造價的千分之1.6,而想要研發軸承技術卻需要一筆不菲的資金。

正因如此,國內大部分公司都沒有將軸承相關技術放在眼裡,認為沒有必要花費人力和物力投入過多,還不如進軍其他領域,攻克一些更為重要的技術難題,於是制作軸承這個“臟活累活”就這樣被空置瞭下來,一直以來都被國外公司承包。

但美方實施的芯片封鎖給所有我國企業敲響瞭警鐘,即便是一些零部件平時不是非常重要,可我國企業依舊要將所有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手裡,不能對西方國傢公司過度依賴,否則面臨的就是西方國傢的技術“卡脖”,一旦國際關系出現變化,我國將面臨難以生產的窘境,就像是芯片一樣。

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

於是開始有企業向軸承界進軍,這傢公司就是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業內稱之為洛軸。短短幾年時間,洛軸就解決瞭高鐵軸承和地鐵軸承的卡脖問題,現在的洛軸是一傢擁有國傢級技術中心的大型企業,旗下可生產的軸承品種多達1萬多個,還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專門定制,是當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軸承制造企業之一。

洛軸生產的軸承已經不僅僅應用在高鐵和地鐵上瞭,還為載人航天飛船提供瞭配套軸承,軸承生產水平已達到全球領先水平,與此同時洛軸還十分註重對於新技術的研發,擁有多種新型軸承的自主知識產權,為我國的制造業添磚加瓦。

除瞭洛軸之外,有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始生產軸承,根據最新數據統計顯示,當前國內有35萬傢左右軸承相關企業,其中有70%以上已經成為瞭有限公司,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漲當中,僅2020年一年就新增瞭6.2萬傢軸承相關公司。

當前國內自主生產的軸承幾乎全面取代進口,人們日常出行乘坐的高鐵和地鐵上應用的都是我國研發生產的軸承,想要生產高鐵軸承是非常困難的,高鐵運營路線長,車身環境變化大,軸承不僅要經歷風沙,還要耐得住風霜,這對於軸承品質是一個嚴格的考驗,而目前國產軸承足以應對各種環境,可以跟隨我國高鐵行駛在天涯海角,不會出現任何質量問題。

當前我國軸承正努力爭取走出國門,跟隨我國高鐵一起開拓海外市場,雖然國外擁有諸多軸承巨頭公司,但我國企業從來不懼技術比拼,不依靠西方國傢,我國企業也能夠研發出更好的軸承,使用更加先進的材料。

結語

我國企業已經越來越意識到自主研發的重要性,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隻有掌握瞭相關技術才能將產業牢牢掌握在手中,擺脫西方國傢的桎梏,單純進行產品生產已經滿足不瞭我國企業,中國制造正在逐漸向中國智造轉型,打造掌握更多專利主權的科技生產公司。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