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通過幻想維持心理平衡的人,將會出現這些問題

長期沉浸在幻想中的人,出現這些變化需要註意。

幻想,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當個體在現實中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為瞭維持個體的心理平衡,就會通過幻想來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感。幻想本身並不是一種病態心理,個體偶爾出現幻想是很正常的。可是如果一個人長期通過幻想來維持心理平衡,就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心理學傢認為,如果個體對任何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產生依賴,都會導致個體的成長出現停滯。這意味著,一個成年人如果長期沉浸在幻想中,可能內心連一個小孩子都不如。因此,沉浸在幻想中的人,出現這些情況需註意。

長期沉浸在幻想中,出現這些情況需註意

自戀

長期通過幻想維持心理平衡的人,會變得自戀。因為個體在現實中得不到別人的關註,所以導致個體內心過於自卑。在心理補償機制下,個體通過幻想來得到滿足。其結果就是,個體突然變得特別自信。認為所有人都在關註自己,覺得別人稍微對自己好一點,就是因為自己的魅力所致。長期沉浸在幻想中的人,分不清什麼是幻想什麼是現實瞭。因此自戀者無法意識到自己的狀態,他們覺得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可是如果告訴他們這一切都是假的,他們一下子就會崩潰掉。

逃避現實

個體在現實中遭遇挫折,就會將註意力轉向內部。其結果就是個體不再關心外在的事物,逃避現實中的一切。通過幻想逃避現實的人大有人在,大部分人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可是每個人都有自我調節功能,在自我調節作用下能夠很快走出幻想,接納現實。對於一小部分人而言,通過自身的努力可能沒辦法擺脫幻想、接納現實。這類人因為在幻想中得到好處,對幻想產生心理依賴,所以再也沒有勇氣、沒有動力來面對現實。隻有通過別人的幫助,才能夠讓他們接納現實。

落差感

沉浸在幻想中的人,通常會在幻想中營造一個全然滿足的世界。在這個幻想的世界裡,個體的所有需求都獲得瞭滿足。當個體進入這種狀態中,再來對比現實時,就會出現心理落差感。這意味著個體把幻想的東西當做瞭真實的目標或者理想,幻想本質上與個人能力、目標、理想是沒有關系的。不要把你幻想的東西,當做你的目標。因為你所幻想的東西,早已經遠遠超過你自身的能力瞭。當個體因為幻想而產生落差感之後,意味著個體對自己越來越失望,認為現實中的自己無法滿足自己的期望,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內心變得脆弱

沉浸在幻想中的人,寄希望獲得一種“神秘”力量,從而毫不費力地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然而在現實中,想要得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需要付出努力才可以。這意味著,長期沉浸在幻想中的人,會變得越來越脆弱。任何一絲一毫的努力,都將直接暴露他們的真實能力。他們沒有勇氣接受自己真實的一面,所以沉浸在幻想中。一個內心脆弱的人,連真實的自己都不敢面對,這就是沉浸在幻想中的結果。而一個經歷各種艱難險阻考驗的人,一個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內心是堅定的,是強大的,能夠面對任何困難。

對現實的熱情逐漸消退

在一個幻想出來的世界裡,充滿瞭個體潛意識裡所有想要的東西。這個幻想的世界遠比現實更加豐富,所以個體對現實的熱情會逐漸消退。其結果就是個體無法從現實中得到好處,也沒有絲毫動機來參與現實活動。他們似乎已經在幻想中得到瞭想要的東西,已經不在乎自己是否真的擁有瞭。這樣的人會變得自暴自棄,失去對生活的熱情。歸根結底,他們經歷的挫折太少瞭,以至於心理承受力是如此的脆弱。隻有多去經歷一些事情,才能夠讓個體更快地成長起來。

如何走出幻想?

專註當下

想要走出幻想,就要學會專註當下。所謂專註當下,就是要把精力集中在眼前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上。如果你正在學習,那麼你就要全神貫註地放在學生本身上面;如果你正在工作,那麼你就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工作本身上面。讓自己充分融入到正在做的事情上面,不要處在半遊離的狀態中。如果你的確沒什麼事可做,那麼你可以花時間來整理一下自己的處境。要讓自己充分地放松下來,從情緒中跳出來,用理性的狀態分析自己當前的處境,為重新振作起來做好準備。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沉浸在幻想中的人,會變得眼高手低。想要走出幻想,就要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覺得這件事體現不瞭自己的價值就不去做,如果你總是想要一步登天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那麼你永遠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結合當前條件,看一下自己能做哪些事情。盡可能多做一些事情,因為隻要你做事情,就一定會變好。在趨均數回歸的作用下,身處低谷的人稍微做一些努力,就會回到正常的狀態,所以千萬不要放棄自我。你在幻想中做十件偉大的事情,不如你在現實中做一件小小的事情。

總而言之,沉浸在幻想中出現這些問題需要註意,說明個體已經受到嚴重的影響。暫時的幻想可是給個體一個調整自我的機會,可是一直沉浸在幻想中就會出問題。

作者:九霄雲客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