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鹿晗又請蔡徐坤,《奔跑吧》口碑下跌,不是流量明星可以拯救的

作為國內真人秀的知名綜藝,跑男曾經是很多觀眾心目中當之無愧的綜藝之王。

不管是收視率還是知名度,跑男都是一騎絕塵,將其他同行遠遠甩在身後。

就連其中的常駐嘉賓,也都是憑借著這個節目,身價飛漲知名度大幅度提高。

那時候的“學霸”鄧超、“天才”陳赫、“女漢子”楊穎、“大黑牛”李晨、“小獵豹”鄭凱等等。

都是十分受到觀眾喜歡的。

但是“綜N代”的問題就是,隨著節目的播放,觀眾開始產生審美疲勞,於是節目的口碑自然而然就下降瞭。

即便是“綜藝之王”跑男也是不可避免地面臨這個問題。

這一點從評分上可以看得出來。

從第一季《奔跑吧,兄弟》的7.6分,到改名為《奔跑吧》第一季的5.7分。

這個節目拍得越長,評分就越是往下掉。

節目也不是沒有想過挽救下跌的口碑,但是娛樂圈正處於一個流量時代。

對於任何一檔節目或者影視作品而言,提高流量和熱度最簡單最方便快捷的方法,莫過於邀請流量明星。

作為曾經的“綜藝之王”一度引領瞭國內綜藝前進方向的跑男,在“改革創新”自然也是走在同行最前列。

在第三季的時候,跑男首次將當時的頂流男性鹿晗作為常駐嘉賓,引入節目當中。

在當時,收視率確實是上漲瞭不少。

但是後來鹿晗由於個人原因,與鄧超、陳赫都退出瞭節目。

而節目組為瞭自救,則是請來瞭新一代頂流男星蔡徐坤。

然而,當一個節目和嘉賓有著深度捆綁關系的時候,每當一方出瞭一些問題的時候,自然也會影響到另一方的口碑。

典型的例子,就是當華晨宇和張碧晨的事情傳出來之後。

《王牌對王牌》的觀眾,總是會在視頻當中刷這個事件的彈幕。

所以,當《奔跑吧》的節目內容口碑滑落的時候,自然也是對蔡徐坤的口碑造型瞭一定的影響。

以至於有人說,鹿晗退出跑男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奔跑吧》口碑下滑,蔡徐坤應該負一半的責任。

但事實上,《奔跑吧》的口碑下滑,真的應該責怪蔡徐坤嗎?

其實,大傢還是錯怪蔡徐坤瞭。

鹿晗時期的跑男,國內的綜藝真人秀正處於一個野蠻生長時期,或者說洪荒時期。

當時的觀眾正處於對真人秀綜藝一種十分開放並包的容納態度。

加上當時的國內真人秀綜藝,還是處於一種稀缺的狀態。

所以真人秀的各種套路、流程、遊戲等等,都能夠被觀眾所喜愛。

當時就有人說:撕名牌才是跑男的靈魂,沒有撕名牌,你叫什麼跑男?

而現在呢?

跑男怎麼看來看去都是撕名牌,真就一個遊戲吃到老?

再加上,鹿晗加入跑男的時候,當時的嘉賓也算是比較努力拼命,所以節目效果也很出彩。

尤其是還有陳赫鄧超兩人在控場,會讓現場氣氛保持一種其樂融融的狀態。

但是蔡徐坤時期的《奔跑吧》呢?

不說大黑牛李晨、小獵豹鄭凱的狀態能夠明顯看得出來比較敷衍。

就連早年間以“女漢子”著稱的楊穎,在節目當中的競技狀態,都能夠看得出來明顯地下滑。

更別說,最近楊穎還和節目發生瞭爭執矛盾。

至於綜藝市場,更是成為瞭一個“煉獄場”。

不管是《極限挑戰》還是《向往的生活》,或者《五十公裡桃花塢》等等,在節目熱度上,可能都要比《奔跑吧》來得多。

而觀眾,在收看瞭這麼多的綜藝節目之後,早就是“身經百戰”瞭。

對於綜藝的套路,對於節目的內容質量,要求自然也就提升上去瞭。

所以,對於曾經的“綜藝之王”《奔跑吧》自然也就有瞭更高的要求。

但可惜的是,《奔跑吧》並沒有太多的創新,反而是在各種小遊戲之中沉溺。

事實上,國內綜藝被批評創新能力不足,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瞭。

創新能力不足隻能說是自身問題,然而有的綜藝,為瞭“創新”,竟然不惜走上“借鑒”的道路。

當然,觀眾都明白,名為“借鑒”實為抄襲。

為什麼國內綜藝會有“創新能力不足”,甚至走上“借鑒”的道路呢?

國內比較之名的幾檔綜藝《奔跑吧》、《王牌對王牌》、《青春環遊記》等等。

其中的總導演年齡相對而言,比較小。

《奔跑吧》總導演姚譯添1988年出生,27歲就成為《奔跑吧,兄弟》第三季的副總導演,28歲就正式成為總導演;

《青春環遊記》總導演吳彤1986年出生,23歲就是《中國夢想秀》第一季的主力導演,30歲就策劃出《王牌對王牌》,如今35歲更是《王牌對王牌》、《青春環遊記》和《萌探探探案》的總導演。

對於工作而言,年輕可能是一種優勢,甚至成為總導演都是年輕有為,十分優秀瞭。

因為年輕時候的精力和身體素質,使得他們能夠扛得住加班加點的沉重事務。

但是對於創作而言,年輕可能是一種劣勢。

因為年輕,生活經驗相對而言沉淀得自然就比較少,在創作上很可能會陷入“想當然”和“自嗨”當中。

從而會形成節目內容的貧乏。

除此之外,也和國內綜藝的創作空間有關。

一款經典的綜藝節目,是需要節目組花費時間去沉淀去思考去設置的。

然而當資本進駐娛樂圈的時候,或者更加直接地說,在帶有互聯網思維的資本進駐娛樂圈之後。

娛樂圈的一切,都開上瞭快車道。

收視率、廣告植入等等可能都成為瞭節目組的kpi(業績考核)。

甚至可能還會實行所謂的“末尾淘汰制”。

在這樣的“福報”之下,節目組沒有充足的創作時間和空間,倉促之下隻能是邊拍邊調整。

拍出來的綜藝質量可想而知,甚至在這樣的“福報”之下,為瞭完成kpi,節目也不得不去“借鑒”其他節目內容。

而一旦“借鑒”成功,有羞恥心的節目組,可能會“本土化”。

但是沒有羞恥心的節目組,很可能就會“借鑒成癮”。

而事實上,國內綜藝市場,確實也是有著為瞭彌補創新能力不足,而發展成抄襲成癮的現象。

節目組沒有羞恥心不要臉是一個方面的原因。

但另一個方面,也和他們背後的金主資本有關。

有人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一切的東西都是有價格的,如果你被人拒絕瞭,那一定是你給的價格不夠高。

節目抄襲上熱搜?

沒關系,花錢砸!

把熱搜扯下來。

甚至更深思極恐的是,這些熱搜出現的平臺,往往很可能就是節目背後的金主。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抄襲自然也就成為瞭綜藝的法寶瞭。

再加上,社會發展速度快,網絡訊息爆炸,往往上一秒還是聲討節目抄襲,下一秒網友就去關註某個明星的八卦瞭。

這樣的情況,節目組自然就沒有其他的後顧之憂瞭。

抄襲?

什麼叫抄襲,我們這叫借鑒!

還有一個原因,節目組可以放心抄襲,毋庸擔憂收視率點播率,以及啟用流量明星。

那就是流量明星龐大的粉絲群體。

在流量明星龐大的粉絲群體當中,總有那麼一部分是“無腦擁護”的人。

在有流量明星加入瞭之後,每當哥哥or姐姐受到瞭一丁點的“委屈”,就會出現大量的粉絲群體“聲討”節目組,為哥哥or姐姐找回公道的做法。

節目組一開始啟用流量明星,就是想著將他們的粉絲群體納入自己的收視群體當中。

所以,流量明星自然在節目當中,受不得“委屈”。

這樣的情況下,還怎麼做節目效果?

隻能說,當節目組有瞭啟用流量明星的時候,可以享受他們帶來的流量加成,但同時也要承受他們所帶來的後果

哥哥or姐姐所“饋贈”的流量,早在暗中標好瞭價格。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