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中文“泡菜”就炸鍋!韓國網民又來秀下限,外交部有言在先

【南方+6月4日訊】據國內媒體6月3日報道,近日,一款含有韓國泡菜的飯團,因在標註中使用瞭“泡菜”兩個漢字受到瞭韓國網民的抨擊。目前,售賣這款飯團的便利店GS25以及同樣使用瞭漢字“泡菜”標註產品的7-11便利店,都暫停瞭相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據韓媒《News 1》報道,6月1日當天韓國連鎖便利店GS25和7-11對旗下產品進行瞭全面調查,對標註中使用瞭“泡菜”二字的產品采取瞭“糾正”措施。而使得兩大連鎖便利店做出這番大動作的原因,是韓國網民認為,用中文“泡菜”標註就說明產品是中國泡菜,而不是韓國泡菜,這樣無法區分中國和韓國的泡菜。對此,GS25便利店的相關負責人解釋稱,便利店使用中文“泡菜”標記是為瞭方便來韓國旅遊的外國遊客。他們的產品中除瞭使用中文標記“泡菜”外,還同時使用瞭英文、日文進行標記。目前也沒有比“泡菜”二字更合適的標記方法。

其實,韓國方面也不是第一次因泡菜掀起輿論。此前,中國網紅李子柒做泡菜就曾遭到韓國網民“圍攻”。據媒體報道,有韓國網民看到李子柒做泡菜的視頻後認為,視頻中可以看到李子柒沒有泡菜冰箱,這足以說明“泡菜根本不是中國的食物”,這樣的言論引起瞭網民的討論。

有媒體註意到,2013年,韓國“醃制越冬泡菜文化”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需要註意的是,被列入非遺名錄的並非“韓國泡菜”本身,而是韓國“醃制越冬泡菜文化”,具體而言是“韓國泡菜的醃制與分享”。而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頁面介紹中,這種文化被認為“是加強傢庭合作的絕佳機會”。

但這並不能說明泡菜是起源於韓國。根據非遺名錄介紹,辣椒是醃制韓國越冬泡菜的必備食材。一般認為,辣椒原產於美洲。在1614年編成的《芝峰類說》中,李氏朝鮮的學者有這樣的記載:“南蠻椒有大毒,因傳自日本而稱倭芥子。”也就是說,一直到明朝萬歷年間,朝鮮半島的人還認為辣椒“有大毒”。顯然,當時的人不太可能把辣椒用於醃制泡菜。但這也並不是說,在那之前韓國就沒有醃制泡菜,隻是風味與如今的辣白菜不同而已。

中國泡菜由來已久。早在商周時期,《詩經·小雅·信南山》中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詩句。廬和瓜是蔬菜,“剝”和“菹”是醃漬加工的意思。而中國許多考古發現泡菜壇的特殊結構在漢墓中最多,如上海出土的“西漢泡菜壇”和“東漢泡菜壇”,所以有聲音認為泡菜壇的發明是在漢代。由此可見,泡菜是古代中國人常吃的菜。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韓國阿裡郎電視臺(Arirang TV)6月2日報道,韓國政府近日出版瞭一本宣傳韓國泡菜的書籍《世界眼中的韓國泡菜》。該書包含瞭韓國海外僑民和海外文化中心對韓國泡菜文化的體驗,也介紹瞭韓國泡菜(kimchi)和中國泡菜(pao cai)之間的區別。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對韓國方面時常掀起的泡菜輿論進行回應。華春瑩表示,泡菜作為一種醃漬發酵的食品,並非僅存在於少數國傢和地區。中國稱之為“paocai”,朝鮮半島及中國的朝鮮族稱之為“kimchi”。我們支持從美食角度對泡菜相關學術問題進行有益友好的交流,但不應帶入偏見,以免引發對立,影響感情。

校對:吳荊子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