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婚主義者越來越多瞭?社會學傢:理智的選擇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奇葩說上有一期討論到瞭婚姻制度存亡的話題,對此李銀河說道:

“‘婚姻制度即將消亡’這個說法並不準確,準確地說是婚姻制度開始式微,開始走下坡路瞭。”

在我國,達到結婚年齡的人口比重較大,但是存在高離婚率的現象,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適齡結婚人口選擇晚婚,甚至選擇不會結婚。

當下,不婚主義作為對婚姻制度的反抗,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選擇,選擇不結婚的人口比重在增大。

也就是說,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不會按照社會發展規律結婚生子,而是傾向成為一名不婚主義者。

這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社會現象,並且隨著年輕人成長,不婚甚至恐婚將會更加盛行。

問題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成為不婚主義者呢?

婚姻對女性的影響

婚姻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有著很長的歷史,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性愛的結合,還與生產資料的分配有關。

在人類進化的原始階段,人與人之間的結合是隨意發生的,社會秩序還沒形成和完善,是否發生性行為是由供養關系而不是血緣關系決定的。

女人因為生育而成為神祗,有權與想性交的任意一個男性發生關系。

當部落和國傢等社會組織出現以後,婚姻作為政治籌碼出現。從部族的通婚,到國傢統治者之間的“聯姻”,都是試圖通過婚姻來達到政治目的。

直到今天,婚姻仍被富豪傢庭用於結盟和理順財產繼承關系。

在自然小農經濟社會中,婚姻則是一種勞動的分工組合,即所謂“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

而在現代社會中的老百姓,婚姻則是為瞭組成一個傢庭,被看作是一種歸宿,是為瞭擔起社會上養育後代的責任和義務,同時滿足日常生活需要。

婚姻的起源和財產的保護有關,從父系社會發展而來,在父系社會的婚姻中,女性是作為“物”——一種可供交換的財產,而不是“人”存在的。

但人類社會發展出現瞭農耕文明後,私有財產出現,人類的首要任務是保護私有財產,同時婚姻的出現讓妻子成瞭丈夫的財產。

當人類徹底邁入農業社會後,女性無法在自己的婚姻上做主,社會把女性作為財產看待。

現在社會中,很多女性都是不婚主義者,這是為什麼呢?

很大一個原因是這個社會中依然存在著對女性不平等和歧視,甚至還存在一定的被物化的現象,並且女性通常在婚姻中付出的更多,人們對婚姻還殘留著很多封建時期的思想。

比如認為做傢務和照看孩子是女性的職責,女人要扮演好母親和妻子的角色,同時還要孝順公婆等。

米勒在《親密關系》一書中指出,女性和男性同時具有工具特性和情感特性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發展,女性知識水平提高,在經濟能力上不需要依靠男人才能生存,精神上也會通過其他方式富足自己,因此,婚姻對她們來講壞處比好處要大得多,結婚是一項得不償失的選擇。

城市化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大,不僅僅是經濟方面,人們的消費水平、生活理念也會產生不同。

小城市的環境更加閉塞,與外地交流的程度比較低,人們更強調關系和人情世故。

而大城市中,與其他城市交流頻繁,有較高的流動性,由於人口密集產生較大的競爭壓力,人們會更加關註自己。

大城市中,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打拼,即使你的穿著標新立異,也不會有人對你評頭論足。

現如今,結婚是一件高成本的事,兩個人結婚,房、車和存款必不可少,有些傢庭在彩禮和嫁妝上爭執不休,甚至會因為男方給的彩禮不夠多推遲婚禮或者分手。

而婚後婆媳矛盾和生育的高成本也會使許多人產生恐婚情緒,許多人因此望而卻步。

尤其是近來新聞上多次出現的傢暴事件,以及新出臺的離婚冷靜期增加瞭女性對婚姻的恐懼。

城市化步伐加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提高瞭生活成本,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系越來越少,更多的人傾向於選擇獨居生活。

心理需求

歸屬感和安全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心理需求,在以前,婚姻制度可以實現這樣的需要,然而在當代,人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滿足自己心理上對歸屬感和安全感的需要。

婚姻在當代人眼裡,是一項高成本、高風險的選擇,有很多人對其避而遠之。

目前,主要的適婚年齡人群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觀念中相較有兄弟姐妹的人而言會比較自我,遇到戀愛和婚姻上的事很少會選擇妥協。

與此同時,受個人主義文化的間接影響,這些人對婚姻的態度相對來說比較消極。

從另一角度看,當下盛行的消費主義強調活在當下、註重享樂,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感官刺激和部分心理滿足。

還有一部分人群,父母的婚姻矛盾和創傷使他們不相信婚姻會給人帶來幸福或是更好的生活,打算趨利避害,獨自一人過完一生。

在如今社會,人們看待婚姻越來越理性,高離婚率和高出軌率讓人們重新反思步入婚姻的殿堂是否真的意味著是人生的成功。

婚姻制度是在群體無意識狀態下產生的,當代人強調自我意識的覺醒,對婚姻制度會有更理性的看法。

不婚主義逐漸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是時代進步的產物,也是人們對長久以來形成的婚姻制度的批判與反思。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