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對明星夫妻互撕,恩愛人設塌瞭?

有人說:應采兒一上綜藝,陳小春就開始慌張。

最近在綜藝《聽姐說》裡,應采兒毫不留情地懟陳小春欠缺自理能力:“我有三個兒子。”“他碰過的電器,也會弄壞。”

又爆料陳小春愛說謊,即使承諾戒煙,但每天借口外出買咖啡,其實偷偷抽煙。

敢說的應采兒圈粉無數,但丈夫陳小春也是暴脾氣。兩人曾窩在沙發上聊天,應采兒忽然感慨:“想換種生活方式。”誰知陳小春直接回答:“你改嫁吧。”

陳小春承認過,他們每兩天就吵一次架。分明吵架最傷感情,為什麼十幾年來他們的吵架不但不磨損感情,反而使感情更加牢固呢?

兩個不同的人在一起,是互補,是治愈

1967年,陳小春出生於一個貧寒之傢,父母為瞭生活,把陳小春的弟弟賣掉瞭。弟弟至今下落不明,這成瞭陳小春的終身遺憾。

小學時,父親曾將陳小春丟在農村去種田,一去就是大半年。他像奴隸一樣被鐵鏈鎖過腳,饑寒交迫,還因為營養不良,幾次暈倒在地上。

陳小春初一被迫輟學,隨傢人去瞭香港,為生計隨父親一起打工。16歲那年,他在餐廳做招待,因為顧客投訴菜裡有蒼蠅,被老板當眾掌摑,甚至要求他當場吃下蒼蠅並給顧客道歉。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成為譚詠麟演唱會的伴舞,因為動作到位,態度認真,被譚詠麟推薦給許多明星做伴舞。

機緣巧合,憑借《古惑仔》的山雞哥一角,陳小春開始成名之路。那一年,他已30歲。

成名後,他依然性格乖張暴戾,幾乎和所有媒體交惡,他曾遭受太多惡意,對世界抱有深深的懷疑。

直到遇到應采兒,一個與他完全相反的人。

應采兒傢境優渥,5歲跟隨父母移民美國,自幼兒園起,她就開始各種才藝補習,精於鋼琴、書法、英語……

她17歲參加選美,獲得亞軍。同年隨母親回香港度假,恰逢中國星招新,被向華強和向太一眼相中,簽約中國星影業旗下。

入行第二年,她就與劉德華、任達華在電影《全職殺手》裡搭戲,飾演女二號,又與古天樂搭檔主演《我的失憶男友》,可謂是年少成名。

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相遇後,常常會是生命裡的電光火花。因為他們都能從對方身上,看到生命的另一面。

應采兒的人生確實美好順利,但太順利的人生,會缺少生命的張力。

對她來說,陳小春身上的魯莽、不羈、叛逆等古惑仔氣息,是那樣的新鮮和刺激。

而陳小春的生命充滿磨難,讓他滿身疲憊。愛笑的應采兒,就像生命裡的一束陽光,給他溫暖和希望。

他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愛笑的人,我話不多,站在她後面聽她一直在笑,當時我就認定這個人瞭。”

戀愛乃至人生的更大動力,是追求人性上的圓滿。

應采兒對於陳小春來說,是治愈;

陳小春對於應采兒來說,是圓滿。

但一段戀情開始和結束的原因,往往是同一個——他們因差異而對彼此產生吸引,又因分歧吵得不可開交,最終分道揚鑣。

陳小春和應采兒也經常吵架,可每隔兩日就有的吵架,似乎從來沒有成為他們關系裡的一道道傷疤,反而促進瞭他們對於彼此的瞭解。

吵架,不需要揪出壞蛋,分出對錯

陳小春未婚時人送外號“孤寒城”,整天臭著臉,好像誰都欠自己錢,一言不合就爆粗口、罵狗仔、懟得人下不瞭臺。

應采兒性格也非常強勢,年輕時有“小向太”之稱,自稱“我不是大哥的女人,我是大哥本人。”

兩人一起上綜藝節目,應采兒絲毫不給陳小春面子,翻白眼、大聲呵斥時常發生。

有一次,因為嫌陳小春喝粥聲音太大,直接給瞭他一巴掌,屏幕外的觀眾都嚇一身冷汗。

陳小春也是一如既往“沒禮貌”,叫應采兒直接叫“喂”,應采兒不理,他就連著叫兩聲。

兩人不但會真刀實槍地吵架,還在節目裡冷戰,可是一跟兒子視頻,兩人又立刻和好如初,還擺出萌萌的姿勢討兒子開心。

這兩個暴脾氣的“冤傢”,似乎越吵越恩愛,越懟越甜蜜。

陳小春在任何時候,隻要提起應采兒,就是一副“我很幸福,我很滿足”的表情,甚至在接受采訪時說:“應采兒很野蠻,脾氣很暴躁,可我就是被她吃得死死的,她喜歡降服我就給她降吧。”

而應采兒也從不會把陳小春的“惡言惡語”放心上。

陳小春在節目中吐槽應采兒八卦、八婆、話癆,吵架時甚至連“你改嫁吧”、“我們離婚吧”這樣的話說出來瞭。

但應采兒聽瞭並不理會,一轉眼還是哈哈大笑。

不難看出,他們每次吵架,都隻是表達當下的情緒,而不會過度延伸。

許多人遇到分歧時,難免陷入以下“魔鬼式對話”的三個階段:

首先是“揪出壞蛋”,即夫妻雙方爭辯“這件事情是你的錯”。

其次是“抗議”,被指責的人,往往會為自己辯解。最後,倘若抗議不被接受,人們就會在關系裡冷漠、回避、撤退,直至雙方勢不兩立,不再向對方表達需求,最終走向分離。

而陳小春和應采兒並非如此,他們吵不散的背後,是對關系的深深信任。

確信被深愛,才無懼沖突

為什麼有的關系一吵架就會陷入“魔鬼式對話”,而陳小春和應采兒的吵架,卻感覺隻是喝瞭一口被搖晃過、氣泡很足的可樂:不僅不可怕,還有點小刺激?

心理學對此現象有所解釋:當人們不能與伴侶有安全聯結的時候,通常會陷入魔鬼式對話的模式。

陳小春和應采兒在婚姻關系裡,都有十足的安全感。

二人結婚時,陳小春的婚姻承諾書,成為娛樂圈至今無人超越的愛情范本。

結婚後,陳小春夜店不泡瞭,朋友聚會能不去就不去瞭,酒能不喝就不喝瞭。

他雖然依然常常一副冷面孔,但對應采兒也有一副專屬面孔:不管前一秒多麼拽,多麼兇,多麼暴脾氣,隻要看到應采兒,就會自動切換為寵溺模式。

如果一起出門,去吃飯時要應采兒決定去哪傢餐廳;

如果沒有一起出門,無論去哪裡,跟誰一起,必須要報告一次,面對這個有點不講理的要求,而陳小春的反應是報告就報告吧,這是責任。

這份唯應采兒才有的暖男模式,給瞭她深深的安全感——“我肯定是你的最愛”。

這份信任感,埋在他們的關系深處,是多少次吵架也沖不掉的。

面對陳小春的愛,應采兒也給瞭最好的回應:

在婚禮上簽那份“賣身契”一般的婚姻承諾書時,陳小春覺得還不夠,他讓應采兒再加上一條。但應采兒認真寫下:“生個妹妹陪著你”。

他們一起參加《王牌對王牌》,有一場表演是體操鞍馬秀,他們兩個人共穿一件特殊的道具服裝,全程看起來都是陳小春在表演,其實是應采兒藏在衣服裡面配合。

她幾乎沒有露臉,但也無所謂,隻要陳小春的表演夠完美就OK。

這個表演裡藏著他們夫妻間的默契和信任,所以吳秀波和湯唯才會在這場明明很搞笑的表演裡,笑著笑著就哭瞭,湯唯說:“我是特感動,怎樣的默契和信任,才能做到這樣?”

陳小春有近兩個小時的起床氣,根本不理人,錄綜藝節目時,工作人員看著那張臭臉都有點不知所措,但應采兒卻淡淡地說,他就是有這樣一個習慣。

陳小春照顧Jasper很沒有耐心,但應采兒卻可以日復一日非常耐心、溫和地陪著兒子,最終養出情商超高,超優秀的Jasper。

一般情況,如果老公在老婆生孩子的重要關頭,沒有做好,幾乎可以成為女性終身不能原諒的錯誤。

但應采兒卻沒有揪著陳小春在生育時的錯不放。

應采兒在《妻子的浪漫旅行》裡說起生Jasper之前,她給陳小春打電話,“我羊水破瞭”。當時身在外地,剛演出完喝瞭點酒的陳小春,隻會結結巴巴地反問,“怎麼辦?”

生育時,當陳小春看到長長的麻醉針頭刺進愛妻的身體,緊張得瞪大雙眼,應采兒反過來安慰他放輕松。

因為這一幕幕飽含著愛的經歷,讓他們彼此十分信任,讓兩個人的關系牢不可破。再多的吵架,對他們來說,隻能算“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如果夫妻關系本來就有很多隔閡和傷害,彼此都感到婚姻關系十分脆弱,在這種情況下,一點沖突確實很容易引發情緒失控,引發魔鬼式對話,最終走向關系的決裂。

面對婚姻裡的沖突,還需要有一點鈍感

美國心理學傢 John Gottman是婚姻研究的領軍人物,他曾在上個世紀對 700對夫妻,進行瞭長達 40 年的追蹤研究,最後發現:夫妻之間的矛盾和問題,69% 會永遠存在。

面對必然存在的生活摩擦,在關系中,我們除瞭減少魔鬼式對話,增強關系安全感,還要學會面對沖突,有一點鈍感力。

針對人們面對矛盾沖突時的不同反應,Gottman把他們分為災難制造者婚姻掌控者。

災難制造者們在關系裡有“非戰即逃”的應激反應,一旦遇到分歧,他們就做好瞭攻擊對方和迎戰的準備。

他們厭惡沖突本身,覺得一旦有沖突,必然是對方的錯,因此變得咄咄逼人。

而婚姻掌控者的生理應激就沒有那麼明顯,雖然也是在發生沖突,但他們知道沒那麼可怕。他們明白,沖突的存在,是正常的。

面對沖突,他們也有一種鈍感力。

鈍感力是日本作傢渡邊淳一提出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遲鈍的力量”。

渡邊先生說:

“‘鈍感力’作為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進、張揚、剛硬而言,更易保持自身內心的平衡,以及與他人和社會的和諧相處。”

擁有鈍感力的人,對外在反饋沒那麼在意。就像陳小春對應采兒的吵鬧:

“我們每兩天吵一次,喜歡吵就吵,我也可以把耳朵關起來,我絕對不會跟她分開,就忍一下,退一下,你贏瞭,每天都是你贏瞭,有什麼所謂的,沒什麼所謂的。”他一邊說一邊笑,語氣裡滿是寵溺和幸福。

而應采兒,面對被陳小春忽視,被嘲諷為“八卦、八婆”,轉眼就可以哈哈一笑,何嘗不是一種鈍感力呢。

寫在最後:

每對婚姻裡的兩個人,必然帶著不同的成長背景相遇,對世界、對生活有不同的認知,沖突是必不可少的。

《親密關系》的作者克裡斯多福·孟把“爭吵”視為親密關系必經的磨合過程,兩個有責任感的人,會因為吵架走得更近。一段有愛的婚姻,會因為吵架變得強韌。

每一對夫妻,都是因為緣分而相遇,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期盼而在一起,從不是因為要戰勝對方而在一起。

面對關系裡不可避免的沖突,我們不一定要分出對錯輸贏,不一定要非戰即逃,讓我們允許沖突的存在,面對沖突,坦然一點,鈍感一點,信任對方一點。

畢竟,那個吵架後還不忘給你端雞湯的人,才是最靠得住的伴侶;那段經得起吵架的婚姻,才能陪你一起慢慢變老。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