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取代中國失敗?萬億訂單回流中國,莫迪將印度推向深淵

印度作為全球人口大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工廠遷至印度,涉及制造業、紡織業以及一些零部件加工業等。這些跨國企業在印度建設工廠,註入資金的同時,也給印度當地經濟發展提供瞭轉機。

隻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印度疫情的急劇惡化使得印度國內情況相當糟糕,各行各業都不堪重負、有萬億的訂單回流中國。不得不說,莫迪政府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莫迪錯誤判斷,讓印度疫情再度反撲

事實上,印度在第一波疫情趨於平穩後,莫迪政府因急於恢復當地經濟提前解除瞭封城禁令。可惜的是好景不長,從4月份開始,印度疫情急轉直下,傳染性極高的變種病毒在印度肆虐,印度醫療體系面臨巨大壓力。

不斷新增的確診病例不僅導致病床和醫護人手緊缺,就連氧氣、呼吸機等物資設備都供應不足。另一方面,持續增長的死亡人數也使得當地殯葬火化需求驟增,費用也是水漲船高。

為緩解這一情況,印度多地增設瞭露天火化場所,但作用微乎其微,有不少民眾直接將患者屍體丟入恒河之中。如今的印度仿佛人間煉獄,大批富人想方設法逃離印度,而窮人隻能在傢中掙紮度日。

大批訂單回流中國

值得註意的是,在疫情沖擊之下,有不少人員密集的工廠和工業園區被迫停工,此舉將對企業訂單交付以及經營情況造成嚴重影響。有分析稱,疫情影響的不僅僅是印度當地生產秩序的停擺,還將面臨大筆訂單的流失,或將造成1.5億盧比的損失。

就拿紡織業來說,原本很多跨國紡織企業看中瞭印度廉價的勞動力,紛紛在印度投資建廠。很快,紡織業便成為瞭印度一大經濟支柱,印度還發展出瞭完整的紡織品產業鏈,從產棉、紡紗到出口都能獨立完成。但在疫情之下,印度紡織業的原材料和勞動力充滿瞭不確定性,導致原有的競爭力喪失,紡織產業開始變得一蹶不振。

可全球紡織產業仍在繼續運轉,為瞭維持原有的供應效率,大批訂單重新流向瞭中國。畢竟眼下,中國的疫情狀況得到瞭有效控制,社會經濟運轉早已恢復瞭常態化,能夠在保障品質的前提下及時完成訂單的交付。可以說,這也是中國紡織業在疫情之下獲得的新的機遇,如果可以好好把握,或許將再次在國際紡織市場中獨占鰲頭。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