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國傢的女性為何普遍比較早熟

中國人覺得歐美國傢的女性普遍早熟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歐美白人在生理上確實比我們更早熟,另一方面歐美國傢普遍相對偏低的法定婚齡進一步強化瞭我們這種印象。1980年新頒佈的婚姻法所規定的法定婚齡為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西藏、內蒙古、新疆等民族自治地區通常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放寬為男方需滿20歲、女方需滿18歲。我國的港臺地區法定婚齡為男18歲、女16歲。澳門地區的法定婚齡是男女均為16歲,但已滿16歲而未滿18歲者要結婚需經父母同意。

韓國的法定婚齡是男女均為18歲,但已滿18歲而未滿20歲者要結婚需經父母同意。在2018年3月之前日本法律規定20歲之後才是成年人,這比大多數國傢要晚2歲。日本還同時規定必須年滿20歲以上的成年人才能結婚,但目前日本為應對少子化、老齡化問題已將成年的年齡降到瞭18歲。歐美國傢的法定婚齡比起中、日、韓等普遍相對偏低:英國的法定婚齡是男女均為16歲,但已滿16歲而未滿18歲者要結婚需經父母同意。荷蘭的法定婚齡是男18歲、女16歲,但與此同時在父母同意的情況下12歲就可以結婚。

作為聯邦制國傢的美國各州的法律在諸多具體條款上是不同的,這點反映在法定婚齡方面就是從12歲到18歲都有,但未成年者結婚必須征得父母的同意。俄羅斯絕大多數地區的法定婚齡是男女均大於18歲,但如果可以拿出正當且合理的理由就可以把年齡限制降低兩年。在摩爾曼斯克、特維爾和梁贊這些地區法定婚齡為15歲;在莫斯科、弗拉基米爾、圖拉等地區允許在特殊情況下將法定婚齡降低至14周歲。14歲的女孩在中國才剛告別幼女期、進入青春期,然而14歲的歐美女性很多卻可以結婚瞭。

這自然會給我們造成一種歐美女性普遍早熟的印象。其實歐美國傢的法定婚齡普遍偏低並不完全是因為早熟,這更多還是由於這些國傢的人口政策使然。在中國古代的《黃帝內經》中關於人體生長發育的規律有男八女七的說法:男性身體的生長變化規律以8年為一個周期;女性則是以7年為一個周期。女性從7歲時後開始進入生長高峰期;14歲左右第一次月經來潮後可以懷孕;大約21歲後才完全發育成熟;28歲左右進入身體最強壯的時期;35歲以後開始逐漸衰老;42歲左右開始白發;49歲左右開始絕經。

如今在經過數千年的發展之後男女性成熟的時間已與《黃帝內經》的記載有所出入,但大體仍是圍繞《黃帝內經》所記載的時間上下波動。歐美白人發育成熟的時間一般比黃種人一般要略早一些,不過歐美白人的衰老速度也要比黃種人更快一些。白人女性在十四五歲的時候通常已像十七八歲的黃種人女性一樣具備瞭較為明顯的女性性征。當然有人會說在我國十七八歲的女孩也沒結婚啊。這主要是由於我國與歐美國傢所面臨的人口形勢是不一樣的。

德國、俄羅斯、意大利等國長期以來就存在較為嚴重的少子化、老齡化問題,所以這些國傢很早就開始采取鼓勵生育的政策:放低法定婚齡就是這些國傢促進人口增長的方式之一。盡管近年來我們也出現瞭人口生育率下降的現象,但在總體上人口基數依然很龐大,所以目前我國婚姻法仍延續著男二十二周歲、女二十周歲的法定婚齡規定。歐美國傢普遍相對偏低的法定婚齡確實容易使人形成這些國傢的人普遍發育早熟的印象。當然除瞭這種印象感覺上的原因之外歐美白人確實比我們更早熟。

這種“早熟”其實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身體機能發育的早熟;二是指心智狀態的發育早熟。達到什麼年齡的人才能結婚呢?既要看他或她的身體機能是否滿足婚姻生活的需求,又要看他或她在心理狀態上是否能承擔起經營一個傢庭的責任。歐美白人恰恰在這兩方面都比我們更早熟。歐美人的基因普遍比亞洲人顯得更加高大威猛,所以即使是女性的身材也普遍比亞洲女性更為高挑。歐美白人相比黃種人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發育較早,當然與之對應的是衰老得也更快。

二十歲左右的白人女性已進入生理上的成熟期。三十歲以後的白人女性開始逐漸出現衰老跡象。人種上的差異決定瞭白人女性在生理上的成熟程度平均要比亞裔女性早兩三年。當然白人、黃種人、黑人都是由智人進化而來的,隻是由於生活在不同環境中才出現瞭體貌差異。白人女孩身體發育成熟的時間一般會比亞裔女孩略早一些,但並不會像有些營銷號吹噓的那樣有多達十多年那樣明顯的差異。不過歐美女性比中國女性更早熟的原因也並不完全是由人種基因造成的。

我們身邊那些發育比較早、身材比較高的人很多和小時候的營養攝入量有關。尤其是熱量和蛋白質攝入量比較多的人往往在生理上是比較早熟的。歐美國傢大部分處於高緯度地區:這種地區典型的氣候特征就是常年氣溫較低。尤其是到瞭冬天的時候氣溫可以達到零下幾十度。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們為瞭抵禦寒冷就養成瞭吃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的飲食習慣。中國人的食物以糧食、蔬菜和豬肉為主;相比之下歐美人的食物以面包、咖啡、牛羊肉、奶制品等高熱量食物為主。

除瞭這些正餐之外歐美人還有吃甜點零食的飲食習慣,甚至有些歐美女性從小就有喝酒的習慣:俄羅斯人主要是喝伏特加這種烈酒;美國、西歐國傢主要是喝威士忌、白蘭地等酒類。長期攝入這些高能量、高熱量的食物都容易促進未成年人的身體發育。在中國傢長們從小就給孩子們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作文、英語、奧數、書法、繪畫、舞蹈、鋼琴……一個不落下。相比之下歐美國傢的教育環境更為寬松,所以孩子們有相對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

毆美人從小就喜歡運動:在他們的社區裡有健身俱樂部,有不少人從小就喜歡鍛煉。歐美國傢的學校也普遍由各種各樣的體育社團。歐美人的審美觀和中國人不同:中國傳統的審美觀更欣賞身材苗條、嬌小玲瓏的秀氣女性;歐美人的審美觀更欣賞健康、陽光、豐滿、強壯的女性。同時歐美人在育兒觀念上也註意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所以孩子們從小就參與瞭傢庭的事務。大人有什麼事也會與孩子商量,這樣孩子們從小就比較喜歡追求自我。

相當一部分歐美孩子在父母的影響下從小就喜歡運動和健身,所以他們通常比我們發育得更早。人種的差異、飲食的差異以及相對更多的運動量使歐美女性在生理上一般要比中國女性早熟兩三年。與此同時歐美女性在心理上通常也要比中國女性更為早熟。在我國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想要瞭解身體和兩性方面的會令傢長感覺很尷尬,以致於當電視中出現這方面的鏡頭時傢裡的氣氛便非常怪異。然而西方國傢從小就會對孩子進行一定程度的性教育。

這就導致看上去對我們來說是年紀非常小的西方孩子其實在心理心智上比我國同年齡段的孩子更為成熟。早戀在我國長期以來是被視為洪水猛獸的,直到最近才有人提出應當通過正確的手段疏導。事實上包括俄羅斯在內的西方國傢對青少年的早戀現象一直是抱著比較包容的心態去看待的。當然這並不是說這些國傢會放縱乃至鼓勵早戀。西方國傢普遍認為早戀並不不值得提倡,但讓孩子早些接觸性知識、樹立愛情觀更利於從正面疏導早戀現象。

所以那種將早戀視為洪水猛獸一棍子打死的現象在這些國傢並不存在的。這些國傢的父母通常會告誡青春期的孩子們以學業為重、註意做好安全措施,對孩子青春期那種懵懂的兩性感覺通過正面積極的影響去疏導,而不是直接采用不允許這種比較粗暴的方式。像允許12歲結婚的荷蘭本身就是在性方面世界聞名的開放國度。正是考慮到這樣一些客觀現實,加之歐美國傢普遍存在較為迫切的促進人口增長的需求,所以歐美各國在立法時普遍制定瞭相對偏低的法定婚齡。

然而即使在荷蘭、德國、俄羅斯這些國傢真正在12歲、14歲結婚的人也是相當罕見的。因為一旦結婚瞭就意味著被傢庭和孩子束縛住瞭。在這些國傢如果不好好照顧孩子,那麼是有可能被以虐待兒童罪指控的。喜歡自由的歐美人其實並不喜歡這種被束縛的生活,相比之下他們更樂意去享受自己的人生,所以這些國傢的人口始終不見增長,這就迫使他們的政府不得不把法定婚齡調低,然而即使調低之後也很少會有人那麼早結婚的。比如以性開放聞名的荷蘭女性通常會在22歲以上才結婚。

同樣俄羅斯法律允許14歲的女孩結婚也並不意味著會有很多俄羅斯女性在14歲就結婚的。事實上俄羅斯對14歲的女孩結婚是有諸多限制性規定的。十四歲的俄羅斯少男少女基本上仍在中學讀書。政府也考慮到允許他們結婚實際上就相當於默認學生可以在校早戀,不利於學生的學業與優生優育,所以對這一政策的實施做瞭必要的限制。事實上俄羅斯法律也並不鼓勵14歲的女孩結婚,但如果14歲的少男少女已偷吃禁果並生下瞭孩子呢?面臨人口問題的俄羅斯政府當然希望這些人能把孩子生下來。

所以為瞭保護這些懷孕的少女允許在雙方父母同意的前提下可以結婚。其實當地法律並不鼓勵14歲的少女結婚,但如果已發生既成事實是會予以承認的。此外如果有文件可以證明女孩患有某種危及生命的疾病或存在到其它地區長期出差、應征入伍等情況,那麼在提供相應的證明且符合規定的情況下也是可以提前結婚的。這些允許提前結婚的特殊情況都必須滿足一個基本前提條件——取得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同意。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青少年由於無力承擔傢庭責任而墮胎。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