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義十三香:60歲時靠100元起傢,靠8分錢利潤年入4億

關於電影《少林寺》的票房有個說法,當時的票價隻有一毛錢,但是卻刷新瞭1.6億的票房紀錄。

若按當下標準來看,一張票價幾十元,換算下來它的票房收入將破百億,甚至更高,足見人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

《少林寺》的“薄利多銷”稱得上是一個奇跡,不過,這樣的奇跡不僅僅存在於電影產業。

國內,有一個民族品牌,憑借銷售調味料,靠8分利潤實現收入過億,不得不說又是一個商業傳奇,它便是王守義十三香。

百年傳承幾經波折

關於王守義十三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時期。王守義祖上在朝為官,原本衣食無憂,因厭倦瞭官場的爾虞我詐,辭官回鄉開起瞭藥鋪。

在經營藥鋪期間,由於熟識各種藥材以及對《本草綱目》的理解,所以便在賣藥的同時搞死瞭副業,開始出售一種調味料,其主要成分都是中藥材。

讓人沒想到的是,賣藥的生意不溫不火,可這種調味料的銷售卻門庭若市,在河南當地也是遠近聞名。

到瞭清末,社會動蕩,王守義祖上縮減瞭銷售規模,隻是會將制好的調料交給下人去販賣。多年的經營,讓他們意識到這個調味料秘方的價值,認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可以憑借此秘方衣食無憂。

後來,這個秘方便傳到瞭王守義的父親王學文手中,由此,15歲的時王守義便跟著父親學習制作調料。

1950年,公私合營模式取代瞭之前的市場主體經營模式,王守義選擇瞭放棄生意,種地為生,日子勉強過得去。

怎奈,九年全國大饑荒時,河南也是重災區之一,王守義不得不重新幹起瞭老本行,繼續售賣十三香。

當時,百姓吃飯都已經難以維持瞭,怎麼會去買他的調料呢,因此王守義的銷售慘淡。

於是,他便開始去找一些飯店和大型食堂合作。起初王守義提供調料讓他們試用,之後因為反應良好,他們便開始瞭長期的合作。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王守義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後期,王守義也根據人們口味喜好,對方子進行瞭適當調整。最終,該方子定型為由十三種材料配制而成,因此取名為十三香。

風雨路十三香

十三香被確定之後,王守義親自挑著十三香去叫賣,銷路覆蓋河南、河北等地。可惜的是,一路下來銷售業績平平

此時,王守義開始思考其中的原因,認為自己的調料秘方祖上傳下來的,也曾流傳於宮廷,產品質量肯定沒有問題,老百姓之所以不買賬可能是因為傢裡本就拮據,調味料並不是必需品。

根據這個基礎,王守義開始改變自己的策略,他先後進行瞭兩方面的改善,首先針對百姓們的實際困難,他壓低瞭價格,幾乎調到瞭和成本價相同的水平。

其次,王守義又考慮到產品信譽問題,將每包調料都印上瞭十三香的印章,誰要是買瞭十三香覺得不好可以免費退換。

經過這次調整後,印有十三香的調料在市面上多瞭起來,老百姓們也非常喜歡這種調料,由於出色的品質,十三香一度進去瞭年貨的購物清單。

在河南駐馬店,十三香的銷售最為紅火,為瞭銷售方便,王守義幹脆舉傢從開封搬到瞭駐馬店。

然而,在1976年後(國內特殊的歷史時期),王守義卻遭到瞭不小的挫折。

當時,經商人員被說成瞭是資本主義,或許是因為生意太火爆瞭吧,所以王守義也在“被輿論”之列。在這樣的情況下,十三香隻能被迫停止營業。

不過,王守義雖然被迫停止營業,但是他心中的理想從沒有磨滅過,一直在等待著一個機會。終於,在他60歲之時,機會來瞭。

當時,市場經濟開始復蘇,借助這個歷史機遇,王守義決定做一番大事業。他靠借來的100元錢,他在駐馬店開起瞭十三香調味廠,工廠簡單、工人也就王守義父子三人。

窮冬烈風,盛夏酷暑,父子三人在這條道路上算不清到底熬過瞭多少個年頭,對於能否成功他們自己心裡也沒底。

堅定的信念和不悔的付出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60歲的王守義,他的創業之路堪比“蜀道難”。

皇天不負苦心人,經歷瞭無數的雨雪風霜,王守義終於用“優惠的價格”打動瞭老百姓,同時對於老顧客他們還會贈送十三香,生意也是再次攀上新的高峰。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守義開始註冊商標,並在包裝上印上瞭王守義本人的頭像。1987年他們獲得瞭工商局註冊證,隨即在駐馬店開辦瞭興隆堂十三香加工廠,這標志著調味品市場已經從單一的五香粉、八大味替換為瞭王守義十三香。

有瞭商標後,十三香正在逐漸構築自己的品牌價值,銷售業績也隨之瘋漲,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機械化設備的引入對於產量增長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到瞭1998年,薄利多銷的王守義十三香,其銷售額已經達到瞭4億元之多,在國內都非常的有名。

有一句話叫做:“人怕出名,豬怕壯”,因為紅瞭之後,總容易招來一些煩惱的事情。

王守義十三香的成功引起瞭廣泛關註,也遭到瞭很多人的窺伺。當時,在調味料市場十三香無疑是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同類產品毫無競爭力可言。

由此,這些企業便走上瞭造假之路,僅在河南當地,冒充王守義十三香商標的企業就有20多傢。

對於這種現象,一向和善的王守義表現出瞭罕見的強硬態度,不僅擔心壞瞭自己的名聲,更擔心老百姓吃壞瞭肚子。

有意思的是,王守義雖然在維護權益方面付出瞭不少的資金,但是打敗那些違法商販的卻不是這些錢,而是王守義本身。

因為,很多騙子以為十三香的利潤很高,結果才發現銷售額上億的十三香單品利潤僅僅8分錢。

在這樣的情況下,諸多的商販隻能被迫放棄,十三香的用價格和口碑維護瞭自己的品牌。

在員工眼中,王守義是個和善的老人,絲毫沒有大做派,待人真誠。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進瞭十三香的門大傢就是一傢人,”一句話讓曾經那些老員工們暖瞭心窩。

除此之外,王守義還熱衷公益事業,每當有災難發生,總能在企業捐款榜單中看到十三香的名字。關於這些在他的企業文化中得到瞭集中體現:以人為本、凝聚人心、同心同德!

王守義老人於2003年去世,這位花甲之年再創業的老一輩企業傢創造瞭一個商業傳奇。緬懷的同時也充滿著感恩與敬佩,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可貴品質,值得很多創業人士學習。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