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相處,心裡想著離開的人,都喜歡“被動”

《簡·愛》中有這樣一段話:“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惜,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

戀愛中的男女,能做到勢均力敵者寥寥無幾,多數情況下,總有“主動”與“被動”之分。

有人說,愛一個人隻要自己喜歡就好,無關他人(包括被愛的一方),這是一種極其主觀的情感表現,是感情中比較積極的一方。

也有的人在愛情中的表現並沒有那麼主動,甘願做那個“被動”的人。

看似平常的“主動”與“被動”中,蘊藏瞭戀愛雙方的心理狀態,而那個心裡想著離開的人,往往是喜歡“被動”的一方。

愛是激情,愛是激勵人在感情中表現主動的原動力

戀愛心理學指出:愛情是人類的主觀情感,是人的主觀意願使之想要去愛,是兩性關系中主動的原動能。

在親密關系中,那個更為主動的人,往往是那個愛對方多一些的人,也是對這段感情更加在乎的一方。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男主賀涵是一個工作中冷峻認真的人,他的冷靜、智慧,使他成為業界翹楚。

就是這樣一個平時不茍言笑,做事嚴肅、嚴謹的人,在遇到羅子君時,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情,亂瞭方寸。

賀涵幫助羅子君,如何在離婚時爭取到兒子的撫養權和更多的財產,教她如何在職場立足,如何和前夫相處,如何處理感情問題等等。

羅子君去外地出差,遭遇瞭大暴雨,搭乘的車又壞在瞭路上無法返回上海,賀涵得知後沒有多想,直接連夜驅車趕到外地去接羅子君。

賀涵為瞭陪平兒去跟外地的羅子君一起過生日,拋下一個重要的大客戶在辦公室裡久等,致使客戶憤然離去,最終導致賀涵職場地位不保。

對於工作至上的賀涵來說,這些做法是他以前從沒有過的,正是這幾近瘋狂地舉動才反映出瞭他對羅子君熾熱的愛。

隻有當一個人真正地愛上另一個人時,才會有激情,才會去主動,才會有不計後果的付出。

愛情裡“主動”和“被動”,是不一樣的心理狀態

01)、相較於在愛情中比較“主動”一方,處於“被動”的一方則少有付出。

主動的一方往往是最先愛上對方的那個人,基於對他/她的喜歡和愛,主動“攻擊”的概率較大。

被動的一方往往是那個被追求的人,基於被喜歡和被愛的優越感,他/她們不擔心這段感情的走向,所以,不會表現得太積極。

主動的一方擔心失去這段來之不易的感情,表現得更謹慎、更緊張,唯恐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而失去對方。

而生活又是一種習慣,尤其是從兩人相處開始,就慢慢建立起來一種僅屬於兩人之間的相處模式,而這種相處模式一旦建立,便很難改變。

也就是說,誰習慣瞭主動,便一直主動,誰習慣瞭被動,便一直被動。

02)、在經濟學原理中有沉沒成本這一概念: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與決策。

感情中那個已經投入很多的主動方,基於對沉沒成本的考慮,更希望這段感情得到其想要的結果,比如結婚。

被動一方,沒有之前過多的付出做基礎,他/她對於這段感情的看法相對客觀,不會迫切需要一個結果,他們認為,還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這段感情的走向。

心裡想著離開的人,是那個喜歡“被動”的人

我們試想一下:當一個人遇到瞭自己的真愛,是一種什麼的心情?又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眾所周知,熱戀中的人,恨不得分分秒秒都跟愛的人在一起,相見時滿心歡喜,分開時無精打采。

越是深愛對方,越是在乎他/她的感受,越想對其加以關心和照顧,怕他/冷、怕他/她餓,怕他/她累,怕……

這是真愛的表現,如果男女相處時,對方對自己沒有這種關心和掛念,則需要重新審視兩人的感情瞭。

主動的一方在兩人交往中,主動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付出,被動的一方則是是獲取。

被動的一方表現得對感情的不熱情,是不擔心這段感情的未來結果,任由其自由發展,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

這種態度說明瞭一個問題:愛情中被動的一方,要麼不愛,要麼沒那麼愛。

有句話叫作:透過現象看本質,感情中亦是如此。

總之,如果男女相處時,遇到瞭這樣失衡的情況,我們一定要多加思考,認真看清這段感情的本質和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調整相處方式或是及時止損。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