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脹信號來臨,美國消費者買不起日用品,中國情況如何?

從去年至今,美聯儲的“放水”基本沒有停過,直接導致瞭全球各國經濟壓力增大,通貨膨脹程度進一步加深,原本美國應該是處於最高位的“蓄水池”,現在卻因為放的水太多,各國承受不起,美國自己也終於迎來瞭通脹的局面。

大通脹信號來臨

據《中國經濟網》報道,美國的一系列操作讓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全面漲價,不少機構紛紛預測,這是席卷全球的大通脹信號的來臨。

美國4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增加為12年內的最高,上次這樣的還是金融危機前後,而消費者價格指數本身是描述通脹程度的數據之一,由此看,目前全球經歷的經濟沖擊的危險程度可能比2008年要大得多,畢竟短期內全球的經濟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的預期。

作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國和美國對世界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兩國之間的密切合作也同時意味著中國面臨的通脹沖擊同樣嚴峻,具體可能的結果自然就是大宗商品暴漲,物價升高,經濟發展逐漸因為過高的生產成本而停滯,不過目前看,似乎這一切並沒有發生,最大的徹底性影響可能就是養老增幅慢瞭,少部分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出路。

美國消費者買不起東西

報道指出,今年以來,美國的瘦肉豬期貨價格暴漲50%,木材、玉米甚至豆粕等都出現瞭整體的大幅增長,而且除瞭食物、原材料等等,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品甚至日用品都在漲價,包括但不限於加工、生產和零售等多個渠道。

而且從去年至今,美國國內不斷加劇的失業問題就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其勞工部的數據指出,首次申領失業救濟的人數,回落到44.4萬,這看起來是個不錯的消息,然而人員失業和企業招聘之間卻沒有必然的聯系,因為大量的放水和救濟政策,“懶人”越來越多,很多崗位反而出現瞭空缺。

這就基本導致瞭美國消費者沒有工作,買不起東西,美聯儲放水,物價進一步上升,消費者隻能維持救濟下的生活,同時還是買不起東西的惡性循環。從長期來看,這樣的情況可能還要持續好久,如果外部環境沒有實質性的變化的話,問題甚至可能還會更加嚴重,對於美國社會甚至全球經濟來說,這都不是個好消息。

中國情況如何?

反觀中國,情況卻似乎有些不同。雖然兩國的經濟關系密切,在美聯儲的放水下,我國的部分原材料企業尤其是受到外部影響較大的鋼鐵類的企業等可能會出問題,但如果放眼整個國內市場看,因為“內外雙循環”的正常運轉,加上較為謹慎且及時的調整政策,中國市場表現出瞭強大的抗通脹能力和水平。並且因為最近這些年國內的通脹水平也有限,消費者其實很多時候隻要稍微節儉一些,部分波動的物價並不會產生太大問題。

另外,考慮到通脹依舊在逐步影響國內,有人似乎開始針對性的重新儲備黃金,這段時間裡,虛擬貨幣市場的驟然下跌讓很多投資者都嚇得不輕,而房子在政府的強力管控下,未來進一步暴漲的可能性也在降低,所以,可以看到的是,黃金似乎又重新回到瞭過去其作為避險貴金屬的性質上。

不過,在大通脹信號下,未來的市場究竟如何依然還是個未知數,中國現在的情況也更多是在盡可能嘗試恢復並構建更加完善的保障措施。

問題還將持續

專傢指出,“放水”雖然帶來瞭通脹,但也一定程度上緩解瞭當前的問題,加上疫苗和政府持續性的政策,美國社會的穩定恢復是可以預計的。但很明顯,這場通脹帶來的問題還將繼續。

首先就是全球范圍內的各個國傢都還沒有完美解決病毒問題,2008年之所以能夠快速恢復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它隻是一個金融的周期性問題,然而現在全球市場的問題是病毒引發的,問題一天不解決,貨幣超發導致的通貨膨脹就隨時有可能“卷土重來”。

其次,美國“大水漫灌”的行為讓很多國傢尤其是以服務和旅遊業發展為主的國傢在經濟問題上“雪上加霜”,部分國傢甚至出現瞭社會不穩的現象,這就有可能成為地區問題的“導火索”。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美國在經濟逐漸恢復的過程中能不能始終堅持不被其他因素所左右還是個問題,畢竟目前來看,有非常多的因素在影響美國決策層的思考,如果作為全球經濟基礎的美國出瞭問題,恐怕全球絕大部分國傢都要“遭殃”。

對普通人來說,或許通脹和國際經濟距離自己太遠,但它們的影響是明顯存在的,這就要求個人不斷提升自己對於投資的警惕性,越是這個投機的好時機就越要學會等時機,不要盲目追熱點,否則比特幣的崩盤就是個例子。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