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橋效應:讓你暗戀的人,對你怦然心動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首卷語

大部分人的戀愛都是從暗戀開始的。尤其是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人,他們喜歡一個人不敢表達出來,也不會大膽的去追求,會把這份感情埋在心底。

因為他們認為,暗戀一旦說出來,可能連朋友都做不成瞭。至少現在還能像朋友一樣和對方相處。

其實這個想法並不正確,當你真誠的表達出自己的感情,對方即使不能接受,也會感謝你的喜歡。即使最終沒有走到一起,也並不會影響你們的友情。

勇於表達,勇敢的去追求,至少還有百分之五十成功的幾率。如果你隻是默默的暗戀,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隻能看著他牽起別人的手。

那麼怎麼才能在不直接表白的情況下,讓喜歡的人對自己動心呢?

其實用一個心理學的效應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就是比較著名的“吊橋效應”,是心理學傢達頓和艾朗通過實驗研究總結出來。

這個實驗也比較簡單。他們找瞭兩組男士,讓他們分別通過兩座完全不同的橋。

其中一座橋是險橋,就是我們在電視中才會見到的,兩邊用繩子吊起來的橋。還沒走上去就已經是搖搖晃晃的狀態瞭。而另一座橋是非常堅固的石橋,沒有一點安全隱患。

在橋的兩端各放瞭一個漂亮的姑娘,順利通過兩座橋的男士可以得到姑娘的聯系方式。

最終的實驗結果是通過吊橋的男士有十八位,在得到姑娘的聯系方式之後,有十五位主動給姑娘打瞭電話。

通過石橋的男士有16位,得到聯系方式之後隻有兩位主動聯系瞭姑娘。

在進一步的實驗中發現,在和姑娘通話的男士中,有很多是想要和姑娘交往的。因為在走過橋的這一段之後,他們見到姑娘竟然有瞭一種想要戀愛的感覺。

那麼為什麼兩座不一樣的橋會有這樣大的差距呢?其實結論也非常簡單,因為在走過吊橋的時候,男士們會有一種非常緊張,甚至是心跳加速的感覺。

正因為有瞭這些心理上的刺激,讓他們以為是對姑娘怦然心動瞭,所以聯系之後都想要有進一步的發展。

因為走橋的時候心跳非常快,這個時候碰到瞭一位異性,就很容易把此刻的感覺理解為對方使自己心動才產生的生理反應。

如果你看到這裡還是一頭霧水,不要著急,我們繼續來看心理學傢利用“情緒二因素理論”地解釋這個實驗。

“個體的情緒經驗並不是因自身的遭遇自發形成的,而是兩個階段的自我知覺過程”。

也就是說當個體產生一些反應的時候,會先體驗到自我的生理感受,然後在周邊的環境裡,為這些生理反應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因為不能準確地找到自己生理表現的真實原因,所以會對這些情緒產生一些錯誤的認知。

舉個例子,如果你和異性一起看恐怖片,那麼因看恐怖片引起的心跳加速很可能讓你誤以為是身邊的人對自己的吸引力。

心理學傢將這種情況稱為“錯誤歸因”。

其實生活中或者是電視情境中的一些場面也能解釋這一效應。比如兩個人一起度過瞭很多危險,最終走到瞭一起。或者是一個男人英雄救美,兩個人一見鐘情。

這些場景都非常利於感情的升華。

它們的共同之處就是先喚起人們的生理反應,心跳加速或者是呼吸急促。

之後將這些反應歸功於眼前的異性,接下來就很容易促成一段感情。

所以如果想要一個人對你心動,危險和刺激性的情境是非常必要的條件。

結語

所以如果你現在有一個暗戀的對象,想要有進一步的發展又不敢大膽的表達。

可以通過這個效應給你一些啟示,把相遇或者約會的地點換在一些緊張刺激的場景中,說不定就會讓對方認為已經對你心動瞭。

當然在選擇場景的時候也是很有講究的。一定是既刺激又相對安全的。比如一起約著看一部恐怖電影,或者一起去遊樂場坐一坐過山車。

當然這種方法可能並不適用所有人,但是即使最終沒能走到一起,也會讓你們的友誼得到升華。至少你為瞭喜歡的人努力過,之後想起來也不會覺得後悔。

END

今日話題:你對暗戀的人都做過什麼呢?

歡迎留言聊聊你的觀點。

作者|陶庸子

編輯|陶庸子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 Brain and cognition

David: